古鎮煥新采 奮發向未來

下南村連片的古民居,體現出這座古鎮的曆史底蘊。(高訊 攝)

美麗的象嶺新村是新鋪鎮全麵提升人居環境取得顯著成效的縮影。(新鋪鎮政府供圖)

黨委、政府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增強了皇馬水泥公司的發展動力。圖為皇馬水泥公司廠區。(高訊 攝)

在同福村蔬菜種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摘蔬菜。(高訊 攝)

經過改造提升,圩鎮煥發新魅力。(新鋪鎮政府供圖)
蕉嶺縣新鋪鎮是有近千年曆史的古鎮,位於蕉嶺縣最南端,是蕉嶺商貿重地,自古商貿繁盛。
而今,這座底蘊豐厚的古鎮開足馬力,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以建設“千年古鎮·魅力新鋪”為目標,在一個個產業項目、“美顏”工程的帶動下,麵貌日新月異,古意呈新。
靠前服務 引鳳來棲
走進皇馬水泥日產46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一期配套工程建設現場,各式機械正在忙碌作業。“當地政府一直以來給予企業非常大的支持和幫助,在這次技改項目中,鎮政府積極協調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問題,讓我們企業省心省力。”梅州皇馬水泥公司副總經理陳鐸說,該公司創立於2003年,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大大增強企業紮根當地的發展動力與信心。“隨著企業發展,我們需要擴大用地,政府也對此給予我們全力支持,為項目早動工、早投產給予充分保障。”陳鐸說,近期,鎮政府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解決企業約41畝堆場用地需求。
在同福村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數百畝連片大棚裏的蔬菜長勢正旺。每天淩晨,一箱箱新鮮采摘的蔬菜從基地運往潮汕、梅城等地區。“鎮村都非常關注我們田地使用情況,自對接以來,不僅幫我們完善好灌溉條件,而且服務不斷檔,經常上門幫助我們解決田地管護等問題。”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漢明說,去年落地同福村以來,政府關懷有加,協助他們解決各項難題。說話間,新鋪鎮黨委委員宋雪丹透露,為更好助力產業發展,該鎮還正謀劃擴大種植基地周邊機耕路,方便運輸車輛往來。
這是新鋪鎮靠前服務、深入企業、問需於企,為企業紓困解難的其中一個生動特寫。今年以來,該鎮先後幫助皇馬公司解決4600T/D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餘熱發電技改項目用地問題;幫助北坑石場擴大企業規模、新廠址選擇等問題;積極幫助辦理中嶺瀝青應用技術中心新建項目備案、環評用地報批等相關手續等,還組織開展了“四上”企業培育專題培訓。
“對‘四上企業’、培育庫企業,我們采取鎮領導掛鉤聯係企業服務製度,幫助企業協調在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問題。同時,聯合市場監督、稅務等部門,依托新鋪商會鄉賢、企業力量,定期收集企業經營數據並進行統一研判,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及時解決好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宋雪丹說,目前,該鎮現有“四上”企業11家,“四上”企業培育庫內企業10家,今年擬培育新增“四上”企業5家,確保年底高質量完成“四上”企業培育任務。接下來將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協助皇馬新型熟料技改配套項目落地,加快投資1.64億元的光伏項目建成並網,全麵推廣規模達10MV、總麵積約45400㎡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進一步打造綠色發展新優勢;推進農業“接二連三”,探索農光互補立體農業,打造辣椒工坊、粵菜工坊、蔬菜加工基地和物流基地,確保今年16個行政村集體經濟達15萬元以上。
發展靠產業,產業靠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靠著項目保障工作前移一步,貼心服務讓企業少走彎路的積極態度,新鋪鎮強勢出擊,迎來招商好形勢。目前,已有礦泉水、物流、辣椒加工廠和有機化肥廠、資源綜合利用、瀝青等多個意向招商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1.7億元的中嶺瀝青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1.1億元,稅收500萬元。目前已完成項目備案及環評工作,並對項目用地開展硬底化施工。
向綠而行 產業競發
經濟要發展,產業是“強引擎”,項目是“生命線”。錨定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新鋪鎮向綠而行繪新景。
曾經,耕地撂荒、碎片化等問題困擾著同福村。近年來,該村以新鋪鎮入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通過將碎片化的耕地化零為整,不斷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目前,該村已通過集約流轉,盤活土地1000餘畝,耕地集約率達到62%以上,增加農戶就業100餘人。“我們當初落地同福村看中的就是這裏連片集約的土地,而且土地平整。”黃漢明說,目前公司已在同福村種植各種蔬菜,每日出產1萬多斤蔬菜。
村中蔬菜產業發展強勁,該村黨委書記曾豔忠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以前村裏沒有產業,而且因老齡化等原因撂荒地超百畝,現在撂荒地盤活,土地流轉後更方便不同項目落地。結合我們村實際,我們精挑細選發展蔬菜產業,在大戶的帶動下,其餘散戶也熱情高漲種植,不斷壯大我們產業。以前村集體收入僅萬餘元,現在村集體經濟在超15萬元路上飛奔。”他說,村裏還準備建冷鏈運輸、冷凍庫,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盤活土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吸引項目落地的背後是該鎮不遺餘力增耕地、騰空間、優生態。該鎮在2021年入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乘入選東風,該鎮紮實推進試點工作,在試點範圍內擬實施項目43個,總投資約7.37億元,已啟動23個子項目,合計投資額約4.8億元,共完成高標農田建設5895畝,生態修複2290畝,盤活閑置建設用地20畝;優化全鎮基本農田布局,調整700畝濱水連片耕地納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先後引進“光伏小鎮”示範項目、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產業。
在獅山村,一排排光伏板肩並肩“站立”,在暖陽的照射下盡情地捕捉著每一縷陽光,將光能轉化成為電能。這是由廣州發展集團和蕉嶺縣新鋪鎮聯合實施打造的“光伏小鎮”鄉村振興示範項目,今年7月,該項目第一批順利並網發電。“該項目一期總投資約1.64億元,總規模為39兆瓦,目前,已完成項目第一批5兆瓦並網發電,整體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6600萬千瓦時,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100餘個。”新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項目以“板上發電、板下經濟”為重點,謀劃板下種植食用菌、南藥,養殖鷓鴣等農業產業,帶動集體、村民增收。
山水村居 各美其美
屋前有花香,園內有果蔬,休閑有去處是鄉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新鋪鎮結合“千年古鎮·秀美新鋪·稻香畫廊”目標,全力推進美麗圩鎮、美麗鄉村建設,全麵提升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隻要有空,我都會到球場活動活動。我們打球時,周邊還有很多人在休閑,比起從前無處休閑好太多了。”今年62歲的新鋪鎮村民陳慶榮看著圩鎮變化欣喜不已。“在政府打造下,夜晚的一河兩岸非常迷人,濱水公園熱鬧非凡。”陳慶榮舉例細數。
這是群眾眼中的新鋪之變,新鋪圩鎮變化不止一點點。該鎮積極謀劃美麗圩鎮項目建設清單,共建立美麗圩鎮項目庫39個項目,總投資約2.585億元。至今年初,已全麵完成古鎮古街“一、二、三”期改造工程、濱水公園、蕉嶺(新鋪)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新東路改造、沿河步道、鎮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和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等項目建設。接下來,該鎮將積極整合全域自然景色、田園景觀、圩鎮風貌等,打造山水人居工程,推進商住綜合體征地工作,持續推進圩鎮內街道路提升、內街風貌提升、“三線”整治改造和提升、圩鎮公園升級改造以及汙水處理設施提升等投資約5400萬元的古街“七個一”項目。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圩鎮顏值飆升,各村也不掉隊。在各村,獨具特色的入口景觀、幹淨整潔的村容村貌、寬廣筆直的村道、主題鮮明的公園、“穿衣戴帽”的客家民居、圖文並茂的文化牆……一幅幅“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鋪展。“下南村是廣東省古村落,古建築多以群居的方式存在,全村明清古建築共有20多處。村裏一直有過七月半的傳統,在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拿出看家菜、傳統小吃招待親朋。”說話間,下南村黨總支書記林金淼帶領記者遊覽該村,老屋、古井、舊巷無不訴說著下南村的“古老”。林金淼說,接下來,該村將圍繞“古”味,做好文章,讓古韻與產業共悠長。
美麗圩鎮、美麗鄉村建設需要久久為功。“各村現已開展村內廢棄的旱廁、豬牛欄、殘垣斷壁、破舊泥磚房等清拆工作,有效提升村容村貌。”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將持續推進以“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為重點的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製,推動農村更加生態宜居美麗。(記者 鄭煒梅 楊喬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