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區縣動態

黨建強 產業興 環境美 民風清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8-07 11:14:08

  田野間瓜果飄香,池塘裏蓮葉搖曳,房屋前雞鴨覓食……在興寧市新圩鎮新北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鄉村風景圖變成了現實。陽光穿透密匝的枝丫,傾瀉在新北村的每一個角落,近看綠葉紅花,遠看流水人家,目之所及,欣欣向榮。

  近年來,新圩鎮新北村突出聚焦抓黨建、興產業、治環境、清民風,促進鄉村振興工作邁上了更高的台階,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聚焦強村富民

  鄉村產業更旺

  “自從進駐新北村種植西瓜以來,當地鎮村幹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給予了大力支持,在用水、用電、用工及技術、銷售等方麵提供了大量幫助,使基地發展特別順利。”在新北村從事西瓜種植的農企負責人感慨道。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壓艙石,隻有繁榮鄉村產業,鄉村才有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2021年,新圩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進駐新北村後,密切聯係群眾,廣泛凝聚共識,並結合該村的生態優勢謀劃產業興村藍圖。該村通過土地流轉、引進農企等方式推動撂荒地複耕複種,先後打造了西瓜種植基地、蓮藕種植基地、稻魚共生基地等。

  “西瓜品種有麒麟、帥童、特小鳳等,西瓜基地畝產預計5000斤以上,畝產值達8000元。還有300多畝的蓮藕種植基地和150多畝的稻魚共生基地,實現了產業多樣化。”工作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村民可以在基地從事除草、施肥、灌溉等日常管理工作,帶動附近上百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村民年收入可增加3.5萬元,同時新北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8.8萬元。

  “村民在本村務工就有一筆收入,而且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了10多萬元。有了這些收入,村級也能更好地為村民和企業服務。”新北村黨支部書記彭思威說。

  聚焦美麗宜居

  鄉村環境更美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的需求逐漸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新北村接續打造了五個文體廣場。

  據介紹,村“兩委”班子多次召開會議商討,精心謀劃,主動聯係鄉賢爭取資金支持。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文體廣場建設現場調研,研究建設方案,督促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此項工程。如今的新北村,在社下角、藍塘、上倉、下倉、火甲勿等片區,共建設了五個文體廣場,廣場布局合理、設計新穎、環境幽雅,集休閑、娛樂、教育等於一體,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體生活。

  與此同時,新北村堅持以基礎提升為出發點,以“清髒治亂”為著力點,以“美麗宜居”為落腳點,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主動抓住農村發展機遇,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扶持項目,合力實施老屋修繕、“廁所革命”、“三清三拆三整治”、水溝三麵光改造等,規劃建設了6個汙水終端處理設施(點、池)、建設9000米雨汙分流管網、安裝720盞路燈和52處安防監控,以及完善上倉、新林、下倉、藍塘片電灌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村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也為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

  “我們村現在也有模有樣了,基礎設施完善,又有休閑娛樂好去處,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樣枯燥乏味,幹完農活後也有豐富的休閑生活,日子過得很開心。”望著變得越來越好的村子,村民喜笑顏開。

  聚焦社會治理

  鄉風民風更淳

  培育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使群眾不僅口袋“鼓”起來,也要腦袋“富”起來,近年來,新北村緊盯鄉村治理“堵點”問題,著力在服務上下功夫,組織發動黨員幹部、誌願者團隊、民間藝術隊、村民鄉賢等力量,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宣傳黨的主張,弘揚正能量,不斷充實德法教育及家風家訓等積極向上的文化內涵,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今年以來,新北村共組織開展移風易俗、禁毒、反詐等宣傳活動13次,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件,村風民風更加好轉,社會環境持續穩定,治理成效日趨明顯。同時,新北村不斷完善村規民約,明確“門前三包”要求,促使村民自覺維護美麗家園。村“兩委”班子還充分利用手機微信等新媒體,做好與外出黨員、群眾的互動交流,群策群力,共同促進鄉村和諧發展。

  如今的新北村,如一幅美麗畫卷徐徐鋪展開。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在新圩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繼續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發揮該村優勢,補齊短板,傾力描繪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壯麗畫卷,為實現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交出滿意答卷。

  我為改革獻一策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要切實圍繞鄉村資源稟賦、產業特點、資源優勢找準定位,按照“因村製宜、一村一策”思路,積極探索摸清家底實現“變廢為寶”、依托能人“借梯登高”、發展產業“生血造血”等模式,切實讓鄉村富起來、強起來,才能全麵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思路決定出路,新北村在發展過程中,注重從本村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全麵梳理和摸清閑散土地資源、閑置集體資產,以整合資金資產資源為突破口,在抓好現有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讓資源“活”起來、資產“動”起來。(記者 陳思傑 通訊員 陳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