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化矛盾 真情解民憂
——記廣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豐順縣信訪局
“您別著急,我先向鎮上相關工作人員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在豐順縣信訪局服務窗口,麵對來訪群眾羅先生的不穩定情緒,信訪接待中心工作人員陳誌遠保持冷靜,一邊安撫羅先生,一邊向鎮上了解情況,很快就給出了處理建議。他的這一建議,讓羅先生甚是滿意。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和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2016年至2020年,豐順縣連續5年被國家信訪局評為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為當地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日前,豐順縣信訪局被評為第六屆廣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成為此次獲得該殊榮的47個單位中唯一的信訪係統單位。
彈好信訪“協作曲”
“有發展就會有矛盾糾紛,如何把這些矛盾糾紛以最快、最妥善的方式進行化解,就看這個地區的信訪工作做得怎樣。”豐順縣信訪局局長陳新雲在政法係統工作多年,他認為做好信訪工作要“大合唱”,“獨唱”是不行的。
這與豐順縣委、縣政府“一盤棋”推動信訪工作的思路舉措高度一致。多年來,豐順縣在全省首次建成的縣級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的基礎上,設立了縣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同時在鎮、村分別設立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站、點,形成縣、鎮、村三級信訪服務網絡架構。
根據工作部署,豐順縣委、縣政府把信訪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月至少召開一次縣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信訪工作,定期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協調解決信訪工作重大問題。
“豐順還堅持落實縣黨政領導條塊結合、包案處理重點信訪事項製度,根據工作需要將重點信訪事項安排給行業主管縣領導或掛點聯係縣領導包案處理,直至案結事了。”陳新雲介紹說,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落實、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協調、信訪部門推動、各方齊抓共管,豐順信訪工作重點彈好“協作曲”,奏響“大合唱”。
群眾“小事”放心上
“群眾為什麼來找我們,一個是有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信任我們。”豐順縣信訪局副局長張裕生說,做信訪工作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首位,真正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信訪成為群眾的“信任之訪”。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讓信訪充滿信任,是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關鍵所在,也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一環。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多年來,豐順縣信訪局堅持以“情理法”作為化解信訪矛盾糾紛的手法,將懂法、用法、普法有效融合,鍛造了講政治、懂業務、善調解的信訪工作“行家裏手”。
“我們對上訪群眾反映的鄰裏糾紛、勞資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上訪事項先行調解,從‘情理法’等多維度幫助信訪人進行全方位分析梳理,找出問題的關鍵,對準症結召集雙方和解或明理釋法使信訪人息訴罷訪。”陳誌遠說,豐順信訪工作者努力當好“五員”,即做政策法規的宣傳員、風險隱患的巡查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社情民意的采集員、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切切實實為群眾解決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在信訪工作中,一件又一件小事累積,彙成了一股又一股暖流,滋潤著老百姓的心田,拉近了幹群關係,整個社會也就更加和諧穩定。陳新雲說,群眾滿意,信訪工作才有意義,經濟社會發展才更有動力。(記者 林玉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