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稻”路寬

夏收時節,湖柏村稻田裏滿是金黃。(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倉廩實而民心安,農業強則百業興。近年來,坭陂鎮湖柏村發揮生態地域優勢,補齊生產要素短板,不斷厚植農業特色優勢,積極探索“黨建+集體+企業+大戶”模式,把撂荒地整治和農村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走出鄉村振興新“稻”路。
黨建引領
按下振興“加速鍵”
喜看稻穗千重浪,鄉村遍野鍍金黃。夏收時節,走在湖柏村村道上,放眼望去,金黃色的稻田連成片,美不勝收。2021年以來,湖柏村兩委把撂荒地整治、複耕生產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組織優勢,引導農戶將閑置土地流轉到村集體,再由村集體將土地流轉給鄉賢企業和種植大戶,最終實現湖柏村撂荒土地基本清零。
“如果農業種植不能發揮規模經營的優勢,不能連片經營,機械作業就很不方便。從長遠看,隨著會種田的人年歲漸長以及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田地仍然隨時有撂荒風險。”湖柏村支部書記劉向彬介紹道,土地流轉的過程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最初的時候,由於老百姓的土地情節、鄰裏之間土地邊界和水利等問題,土地流轉協議簽訂遲遲無法完全解決。湖柏村駐村幹部與村“兩委”幹部組建工作專班,按照“幹部包戶,黨員帶頭,逐個擊破”的工作思路,當好政策宣講員、矛盾調解員,逐一進戶解答疑惑,消除村民顧慮,最終流轉1480畝水田,分別流轉給鄉賢企業和本村種植大戶,不僅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昔日零散撂荒地也終變連片豐收田。
強化服務
開出穩糧“定心丸”
土地流轉後,如何保障農田灌溉用水和機械耕作是需要破解的問題。近年來,湖柏村結合自身地理位置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推進高標準農田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以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賦能鄉村振興的全麵實現。
湖柏村地勢相對較低,全村土地灌溉用水全部依賴紅湖水庫。後來,紅湖水庫被用作飲用水源保護起來。為了保證灌溉用水,村黨支部當機立斷,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在西溝三站和柏塘大屋入口設立2個灌溉抽水點,並大興修建水利基礎設施,新建機耕道路2條,打井2眼,下涵1管,修繕或新建灌溉水渠27條。至目前,全村1500多畝農田基本實現了灌溉全覆蓋,其中1200多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基本完成。
“哪怕在最幹旱的2021年,我承包的稻穀產量也不低於往年。隻要有灌溉用水需求,村裏都會全力保障。機械化種植也比傳統種植方式好太多,水肥管理方便,防病害效果好,效益高、成本低。”承包戶村民黃師傅說,他在村裏承包了70多畝地種植“南晶香占”絲苗米和雜優水稻,今年早稻絲苗米幹穀畝產達1000多斤,雜優水稻畝產達1200多斤,有這樣的耕作條件,他對未來的種植路很有信心。
龍頭帶動
叩開致富“新稻路”
“對這片土地,我愛得深沉。能夠回來實現‘家門口’創業,我感到很高興。”廣東辰豐穀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豐穀物)董事長黃新輝說道。
發揮鄉賢優勢、利用鄉賢資源,引進龍頭企業辰豐穀物是湖柏村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嚐試。自辰豐穀物進駐湖柏村後,大力推廣“南晶香占”絲苗米規模化種植,不僅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善,處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從此“稻花香裏說豐年”有了畫麵,“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有了情意。豐收令人欣喜,銷售也不愁出路。今年還未開鐮,辰豐穀物1000多畝絲苗米已被珠三角廠商預訂。“村裏其他種植大戶承包種植的稻穀,我們也會以比市麵價稍高一點的價格收購。”辰豐穀物經理劉賓桂說。辰豐穀物的持續發展,還解決了村裏部分群眾的就業問題,實現了村民們“家門口”工作掙錢的願望。
據了解,湖柏村將在坭陂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繼續以黨建引領為總抓手,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帶動農民增收,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畫卷。(記者 王麗莉 通訊員 王杏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