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發展新動能 闖出振興新路徑

豐順縣堅持製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景田(豐順)飲用水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工程(河西工廠)於近期正式投產。(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近日,豐“聲”計劃在深圳正式啟動。(圖片來源:掌上梅州 鄭坤 攝)

推動“雙百”工作提質 ,豐順全麵推廣“一門式”綜合服務。(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豐順縣以茶葉、特色蔬菜2個省級農業產業園為牽引,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今年以來,豐順縣簽約落戶項目17個、計劃總投資62.35億元、占全年任務的81%;威富通訊技術年產值10億元項目實現拿地即動工,刷新“豐順速度”;深入實施黨建賦能“八大行動”,加快推進“3+34+528+57”個書記領航項目;在全市率先推出水電氣網“一網通辦、一廳聯辦”主題集成服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翻閱中共豐順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報告,一個個項目落地、一串串數字刷新、一項項舉措推出,映射出豐順縣砥礪奮進的2023年。
今年上半年,豐順縣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立足豐順蘇區發展實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進中提質。剛剛出爐的豐順“半年成績單”顯示,豐順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超過8%,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6%,主要經濟指標排名全市前列。
產業集群握拳成勢
近日,廣東梅州招商推介會·豐順專場暨年產值超25億元項目落戶豐順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深圳立能派、深圳朗誠科技、東莞盈通電子、東莞三澤製品等4家製造業企業項目簽約落戶豐順,總投資18.8億元、年產值超25億元。在招商推介會同日,2023國際音頻技術博覽會(IAT2023)開幕式上,豐“聲”計劃正式啟動,深圳市音響行業協會與梅州豐順縣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值得一提的是,電聲產業集群還入選了2023年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上半年,豐順縣堅持製造業當家,在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上爭創新業績,深入實施大產業、大平台、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集群。
實體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當前,豐順縣做強做大智能製造、電子電聲、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推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豐“聲”計劃,加快表麵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推動立訊智造今年達產、威富通訊技術10月投產。與此同時,豐順縣建好海珠(豐順)產業園、國際聲穀、萬洋眾創城、電子電聲智慧產業聚集園“一園三平台”,著力推進投資20多億元的園區標準化廠房、商業綜合體及人才公寓、配套服務中心、工人文化宮和園區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打造產城融合工業新城。
今年,豐順縣統籌抓好年度計劃投資47.3億元的111項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汕梅高速改擴建和大豐高速規劃建設,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大力引導鄉賢回鄉投資興業,承接珠三角等地區產業有序轉移,同時加快推動新簽約總投資62.35億元的17個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增強發展後勁。
統籌城鄉協調互促
走馬豐順縣城區,總投資20多億元的縣城老城區片區改造、榕江北河兩岸親水公園建設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和206、235國道穿城段綜合提升等一批城市提質擴容項目初顯成效,嘉應學院紫琳學院一期、堅真文體中心加快建設,城市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承載力全麵提升。
在推進城市提質擴容上,豐順縣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加高水平公共服務供給,打造獨具客潮風韻、功能完善的品質縣城。一方麵,豐順縣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統籌抓好總投資4.84億元的縣城老城區片區改造工程,確保東山片區、南市場片區今年底完工,加快推進206、235國道穿城段綜合提升工程,抓好縣城東環公路前期工作,推動堅真文體中心年底前建成啟用,積極引導附城鄉鎮承接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另一方麵,豐順縣加強榕江北河綜合整治,推進榕江北河兩岸親水公園及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十裏榕江生態畫廊。
與此同時,豐順縣紮實推進美麗圩鎮、和美鄉村建設,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提升。該縣統籌鄉村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農房風貌規劃“三個規劃”,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抓好農村垃圾、汙水、廁所長效治理,活化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規劃實施10條鄉村振興示範帶,以點帶麵建設和美鄉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當前,豐順縣推行“產業村長”製度,提速建設“產業社區”,以茶葉、特色蔬菜2個省級農業產業園為牽引,推動高山茶、特色蔬菜、橄欖、紅薯、預製菜等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組織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認證,加快發展供銷農產品直供配送,培育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遊、數字農業等新業態,推動一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老舊小區改造是看得見、摸得著、實打實的民生項目。位於豐順縣湯坑鎮東山片的郵電邨小區由於建成年限已久,小區基礎設施、綜合環境“每況愈下”,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改變始於去年,豐順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響應居民呼聲,著眼於全方位改造提升、完善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等,切實提升了小區居民生活的舒適度和幸福感。此次改造不僅限於外牆麵翻新、瀝青路麵鋪設、供排水雨汙分流、架空線纜規整,還有群眾觸目可及的景觀節點、鮮花綠植、休閑公園等,讓群眾真真實實地感受到為民的溫度和惠民的厚度。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關乎縣城發展,正逐步從縣城中心向周邊延伸。豐順縣計劃今年完成東山片、南市場片、內嶺片項目建設,2024年完成獅山片項目建設,湖下片分年度分階段實施,計劃於2025年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總共惠及50個小區、9個社區、6個行政村、7萬多名群眾。
老舊小區改造是豐順縣切實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豐順縣新增城鎮就業1173人;名校、名校長、名老師“三名”工程深入實施,中高考成績實現新突破;豐順縣人民醫院綜合內科樓及傳染科大樓、豐順縣中醫院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加快建設;社保、醫保、低保“三保”水平穩步提高;信訪源頭治理成效顯著,縣信訪局獲評第六屆廣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砂田鎮獲評廣東省2022年信訪工作示範鄉鎮。該縣用心用情辦好民生社會事業,深入實施“民生十大工程”,讓發展成果惠及豐順人民。
當前,豐順縣實施新一輪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計劃,推進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在建項目和砂田鎮衛生院遷建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質效提升和均衡發展,建設健康豐順。同時,該縣強化兜底保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係,落實生育支持政策,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全麵落實困難群眾救助幫扶措施,推動社會保障從“製度全覆蓋”轉向“人群全覆蓋”。(林玉瑩 鄭坤 葉思琪 卜優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