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村長”齊發力 鄉村煥發新活力

梅江區發揮“產業村長”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產業村長”張偉君(左)和員工在給魚喂食。(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產業村長”梁誌龍在酒館裏用山泉水釀造啤酒。(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產業村長”王子瑜(右一)為前來上村村參觀的暨南大學教職工介紹梅州特色農產品。(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張瑩娜 攝)

筀竹村為慕名前來的市民遊客帶來舒適、愜意的遊玩體驗。(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我們向中央電視台推廣的草莓番茄已經選品入圍了,中央電視台後續會來村裏拍視頻。”日前,在梅江區城北鎮上村村,梅州上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子瑜正與村幹部討論草莓番茄種植和後續與中央電視台宣傳推廣合作的相關情況。
除了是上新農業公司負責人,王子瑜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梅江區“產業村長”。在梅江區,像王子瑜這樣的“產業村長”還有不少。截至6月上旬,全區共聘任“產業村長”22人,其中區級聘任10人。近期以來,梅江區牢牢把握省市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大機遇,持續推進“產業村長”製度建設工作,充分借助外力,聘請具備一定實力和奉獻精神、“愛農村、懂農業、熱市場、會經營”的產業發展“開路人”擔任“產業村長”,積極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聘請社會能人 發揮領航作用
功以才成,業以才廣,鄉村振興離不開有思路、有闖勁的產業“領頭羊”。設立試行“產業村長”製度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是“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的深化提升,是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招才引智”的積極嚐試。
梅江區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於聘請“產業村長”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產業村長”職責任務和保障措施。各“產業村長”駐村後,跟隨村“兩委”幹部主動深入到村裏開展調查研究,摸清產業發展基礎、產業發展條件、產業發展優勢、群眾產業發展意願等“村情”“民情”,科學研判、綜合分析地理氣候、區位優勢、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圍繞聯農帶農效果,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村民就近就地就業創業,促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群眾持續增收,大力解決農村產業發展缺人才、缺技術、缺市場等現實問題,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2022年4月,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引薦我們到上村村開辦企業。經過實地研究分析,我們決定統一收購客家娘酒、五指毛桃、柚子花茶、蜂蜜等產自上村村和梅州其他地方的農產品,通過深加工不斷提高農產品規模效益,走上品質化發展道路,同時以電商平台等方式助推農產品融灣入海。”王子瑜告訴記者,作為新上任的“產業村長”,她深感重任加身,希望能以自己的經驗,在培育“造血”產業方麵持續發力,引導鼓勵當地村民種植草莓番茄、水果玉米等特色農作物,並協同各村聯建,實現抱團發展,推動梅州農產品“走出去”,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多元業態融合 做活鄉村旅遊
記者近日走進西陽鎮筀竹村,一幅盡顯產業興旺之美、文明淳樸之美、自然生態之美的畫卷徐徐展開,為慕名前來的市民遊客帶來舒適、愜意的遊玩體驗。誰能想到多年前,筀竹村還曾是一個貧困村。
“筀竹村古樸的瓦房、炊煙嫋嫋的景色讓人感到身心愉悅,可以很好地滿足現代人遠離喧囂、親近自然、尋味鄉愁的美好追求。”又見·山村酒館民宿負責人、梅江區“產業村長”梁誌龍告訴記者,2020年5月,他被筀竹村原生態的自然風光所吸引,決定在這片土地上發展民宿產業。
在幾年的運營過程中,梁誌龍積極參與村級事務,通過多次走訪,深入探索適合筀竹村發展的路子,並利用自身的經驗、人脈等資源積極引薦投資者走進鄉村,對民宿產業集群發展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如今,參與鄉村民宿建設發展的力量不斷壯大,體驗鄉村民宿的遊客不斷增多,有效盤活了閑置土地和房屋,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民宿也成為展示筀竹村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目前,筀竹村已有7家民宿。“以前來筀竹村的遊客少之又少。自從發展鄉村旅遊以來,村裏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於是我把家裏閑置的5間房屋改造裝修成民宿並對外出租,多了一筆租金收入。”筀竹村“兩委”幹部、山屋民宿負責人吳雲珍告訴記者,山屋民宿每逢節假日基本上都是客滿狀態,每年可以增加收入近2萬元。
在書屋讀書品茗,在工業風的小酒館喝上一杯山泉水釀造的啤酒,在靜謐的咖啡館細品香醇咖啡……這是現在筀竹村愜意的生活場景。梁誌龍認為,鄉村要發展,光有民宿遠遠不夠,還要開展多元業態經營,讓遊客旅行更有記憶點。筀竹村計劃在原有業態的基礎上,拓展共享農業、手工製造、特色文化體驗、農副產品加工、電商物流等綜合業態,拉長鄉村旅遊產業鏈,同時培訓村民掌握拍攝、製作短視頻等技能,引導村民通過線上宣傳營銷的方式,讓鄉村的“土”味產品被更多人熟知。“在民宿建設初期,我們多次與梁總和其他有經驗的‘主理人’探討發展之路。今年我們的民宿正式開業,保持了原有老屋古樸的風格,將為村裏開拓親子教育、研學實踐等產業業態。”曉莊自然教育民宿負責人劉玲說。
發展水產養殖 增加就業機會
記者日前來到位於金山街道的梅州偉群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水產生產基地看到,偉群公司負責人、梅江區“產業村長”張偉君和員工在機械化喂食機的輔助下,正給魚兒投喂當天的“午餐”,魚兒撲騰著、翻滾著,不時躍出水麵,濺起層層水花。“魚塘目前主要養有鯽魚和鯇魚,養殖麵積400多畝,年產量約100萬斤。”張偉君告訴記者。
有了“產業村長”帶動,村民們也有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好機會。偉群公司水產生產基地目前聘請了20多名員工。“我主要做開氧機、投料、收魚等工作,一個月能有4000多元收入。”在基地工作了十多年的村民鍾寬靈告訴記者,足不出村就有一份較為穩定的收入,還能掌握養魚的技術,真是一舉兩得。
去年7月,偉群公司投入建設省級水產良種場主體建設項目。該項目占地麵積1380平方米,育苗規模預計可達1億尾魚苗,力爭今年10月投產,不僅能提升魚苗的品質,而且能降低運輸成本。“水產良種場建成後,還需要增加人力。”張偉君告訴記者,作為金豐村新晉的“產業村長”,他將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資源和力量,繼續擴大技術培訓,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其中,在為後續規模化生產築牢基礎的同時,也為金豐村探索出一條產業振興的致富路。(記者 張瑩娜 特約記者 鍾 戈 鍾偉才 陳綺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