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法規公文

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梅州市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來源:市府辦 時間:2019-11-25 11:20:17

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梅州市招商

引資三年行動方案(2019—

2021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梅州市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商務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25日


梅州市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

(2019—2021年)


  為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進一步調動全市招商力量,形成招商引資合力,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和“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新格局,夯實宜居宜業宜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產業基礎,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市委七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為指引,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以創新工作機製和方式方法為主要抓手,進一步拓展招商領域,重點瞄準歐美發達國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招商引資;進一步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加強我市重大平台和重點園區等招商引資載體建設,提升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強化產業鏈招商,不斷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通過三年的奮力工作,推動我市的重大平台和重點園區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產業集聚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明顯提高,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二、基本原則

  (一)因地製宜、科學謀劃。深入分析我市優勢資源、產業基礎及產業發展方向,研究把握國際、國內資本流動趨勢,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和主要目標,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

  (二)突出重點、明確方向。突出麵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發達經濟體的招商引資,突出圍繞我市“5311” 綠色產業體係招商引資,突出圍繞重大發展平台和各縣(市、區)工業園區為重點載體的招商引資,重點引進重大項目、產業鏈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

  (三)創新方式、合力招商。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機製和方式方法,堅持市場主體、政府引導方針,建立健全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專業服務機構相互合作的多渠道招商渠道。

  三、發展目標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的總體安排,重點引進電子信息、機電製造、互聯網、文旅、體育、大健康、特色現代農業等產業,努力構建全市“5311”綠色產業體係。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力爭到2021年全市共實現招商引資計劃投資總額1500億元以上,其中:2019年450億元,2020年500億元,2021年550億元。

  ——重大項目明顯增加。全市每年新增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投資項目3個以上;引進計劃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

  ——產業鏈招商效果顯著。2019年,逐步夯實產業鏈招商工作基礎;2020年,引進一批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等現代產業龍頭帶動項目,促進產業鏈結構調整優化;2021年,著力充實產業鏈上下遊配套項目,推動完善我市現代產業體係。

  四、重點方向

  (一)五大傳統產業方麵。圍繞煙草、電力、建材、電子信息、機電製造五大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快煙草、電力、建材產業綠色化改造,推動電子信息、機電製造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每年引進3個計劃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其中:

  ⒈煙草產業:爭取完善種植、複烤、卷接的一體化產業鏈,打造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煙草種植和卷煙生產基地。

  ⒉電力產業:爭取引進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推動電力產業優化發展。

  ⒊建材產業:爭取引進上遊綠色礦產開采項目,中遊新型牆體材料、新型保溫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室內裝修構件、蒸壓加氣混凝土製品等裝配式建築材料生產項目及相關研發機構,下遊建材產品交易流通項目,推動建材產業轉型發展。

  ⒋電子信息產業:依托梅州高端電路板產業基地、豐順電聲產業集群,爭取引進5G通訊、智能駕駛、智能家電、智能視聽設備生產等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創新平台,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端發展。

  ⒌機電製造產業:依托廣汽零部件產業園,爭取引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汽車電子生產等相關企業及研發機構,推動機電製造產業集群發展。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相關市直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文旅產業方麵。加大梅州旅遊城市形象宣傳推介力度,擴大梅州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瞄準景區景點、主題公園、遊樂設施生產、虛擬旅遊、旅遊投融資、旅遊配套產品生產等領域開展招商引資,每年引進8個計劃投資額10億元以上文旅項目,引進國際知名的酒店集團、度假村、旅行社、旅遊管理公司及綜合效益好、技術含量高、資金需求量大的旅遊項目,發展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工業旅遊、都市旅遊、鄉村旅遊等多種旅遊業態,形成全域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積極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市。[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商務局]

  (三)互聯網產業方麵。以廣梅共建省級大數據產業園、廣東115科技、紫晶存儲為龍頭,引進一批大數據存儲、處理、分析、加工、應用、軟硬件配套、智慧硬件設備製造等項目和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數字創意、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企業,推動互聯網產業全鏈條發展;大力招引互聯網企業在梅州設立數據存儲中心,將大數據存儲環節向梅州轉移,推動梅州成為大灣區金融、商貿、航運、物流、海關、通訊等領域的大數據備用存儲後台、粵北智慧產業基地。[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

  (四)體育產業方麵。發揮足球之鄉品牌及“兩甲一超”職業球隊資源,爭取引進體育場館建設企業、賽事運營公司、體育傳媒公司、賽事直播、數據統計等技術服務類公司、體育裝備製造、體育旅遊等體育衍生品供應企業,策劃舉辦足球、馬拉鬆、徒步、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車等賽事,帶動其他體育休閑產業項目發展,打造體育競技生態,努力建設國內有影響力的體育休閑城市、足球特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體育局、市商務局]

  (五)大健康產業方麵。依托梅州生態、長壽、富硒等優勢,以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瞄準健康管理、生物製藥、醫療裝備製造、康複智能、養老養生、中醫藥全產業鏈等領域開展招商引資,每年引進5個計劃投資額10億元以上大健康產業項目,引入一批中醫藥科研成果在梅州轉移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推進特色原料技術創新,延伸發展輔料藥,提升中醫藥製造技術水平,加快中醫藥、醫療服務、健康養生等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市衛生健康局、市商務局]

  (六)特色現代農業方麵。圍繞梅州柚、嘉應茶、客都米、平遠橙等優勢農產品,瞄準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閑農業、旅遊農業、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綜合體等領域開展招商引資,引入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附屬產品綜合利用開發企業,推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全麵發展,促進農業與旅遊、文化、食品、康養、體驗等融合,推進建設家庭農場、休閑農莊、農家樂等休閑觀光農業示範項目。每年引進4個計劃投資額10億元以上特色現代農業項目。[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五、工作舉措

  (一)強化招商引資主體責任。強化市縣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主體責任,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重點工程。市級領導帶頭抓,對分管領域的重大招商項目,帶頭研判、帶頭對接、帶頭洽談。縣級領導親自抓,對招商引資工作親自參與、親力親為,撲下身子抓洽談,直接掛帥抓項目,不斷爭跑項目,不停洽談項目。市有關部門聯動抓,各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主動溝通、強化協調,對招商引資項目靠前服務,形成上下會戰招商引資的生動局麵。[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相關市直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立“四個一”招商服務機製。牢固樹立“產業興市、項目為王、企業第一”理念,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行“四個一”招商服務機製(即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專班、一抓到底),從項目策劃、線索生成、宣傳推介、對接洽談、項目簽約,到項目規劃、審批、開工、達產等全過程提供細致、快捷、周到的高效服務,推動項目加快落戶、加快建設、加快投產運營。[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相關市直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開展招商推介係列活動。市縣兩級要以專題性推介梅州投資環境為主線,借助粵台港澳經貿交流、海外經貿文化聯絡處等平台及各類節慶活動,組織開展好招商推介係列活動,優化活動安排、創新活動形式、提升活動的專業化水平,著力提高活動的精準度,增強梅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市級層麵每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組織舉行1—2場招商推介會,各縣(市、區)、園區圍繞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每年舉辦1場以上專題招商推介會。[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市商務局]

  (四)推進駐外招商。各縣(市、區)、園區要組建專業招商小分隊,麵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原則上要在粵港澳大灣區派員進行駐外招商,開展客商聯絡、對接企業、項目跟蹤等工作;市政府駐京聯絡處、駐穗辦要強化招商職能,進一步發揮招商引資先頭部隊作用,主動做好招商線索收集、日常項目跟蹤等工作,配合各縣(市、區)、園區做好駐外招商工作。[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市商務局、市政府駐京聯絡處、市政府駐廣州辦事處]

  (五)推行中介招商。各縣(市、區)、園區要主動對接各類商協會、知名中介招商機構,探索建立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市場化招商機製,充分利用商協會、中介機構的信息、人脈、產業渠道資源,開展各類投資推介活動,積極對外宣傳推介我市投資營商環境,通過購買服務、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形式引進優質項目。[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市商務局]

  (六)深化鄉賢回鄉工程。各縣(市、區)、園區要深入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建立健全“鄉賢回鄉”工作機製,持續完善外出鄉賢信息庫,大力策劃項目回遷、資金回流、人才回歸。密切與國內外梅州商會、客家商會的聯係,加強親情溝通,發揮商會信息靈通、人脈資源豐富等優勢,協作開展招商活動,推動“客商回歸”工作常態化、高效化發展,吸引更多梅州籍客商回鄉投資。[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管委會,市商務局]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強統籌協調。市商務局作為全市招商引資職能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各職能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方案要求,創造性抓落實,進一步細化招商工作計劃,明確具體抓手,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各部門加強聯動,共同協調解決引進項目落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合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

  (二)強化政策支持。在市級層麵依法依規出台各類招商引資扶持政策,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和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區管委會依照市級政策措施,結合各地實際情況,製定具體實施細則,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強化政策支持。

  (三)提升服務水平。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馬上辦、辦就辦好”和“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努力營造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營商環境。認真落實省“實體經濟十條”“民營經濟十條”政策,並加大宣貫力度,確保政策落地生效。嚴格落實政府與企業“雙月”定期溝通製度、市縣兩級政府領導掛鉤服務製度,為企業提供“母親式”營商服務,及時協調企業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麵問題。

  (四)加強隊伍建設。優化組合好市縣招商隊伍,通過組織外出進修學習和聘請專家學者授課等方式,加強招商隊伍的培養、培訓,提高梅州招商隊伍的整體水平。通過引才引智活動,積極引進法律、產業、經濟和商務洽談等專業人才,打造一批熟悉國家法規和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掌握本地資源優勢並具備良好溝通談判技能的綜合型招商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