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首席記者羅誠浩 通訊員梅研)日前,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專程到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開展宣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活動,要求玉水村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幹部通過學思踐悟,切實做到強班子、帶隊伍,優環境、興經濟,依托“廚師村”好傳統,擦亮玉水廚鄉品牌,助力鄉村全麵振興。
張愛軍詳細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時隔6年再次到廣東視察的主要行程、對廣東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提出的四個方麵重要指示精神,還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經曆,分享了學習體會,並與黨員幹部進行探討交流,共話鄉村振興大計。
結合城東鎮和玉水村的發展實際,張愛軍對推進鄉村全麵振興提出五點要求:一要把村頭巷尾的環境整治好。要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發揚客家人愛衛生的傳統,進一步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強化垃圾收集管理和生活汙水處理,推進“廁所革命”,落實河長製湖長製,營造幹淨、整潔、衛生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要狠抓護林防火,嚴禁上山砍樹,倡導文明祭祀,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二要把老宅舊院的土地利用好。要認真總結推廣豐順縣大羅村嶽潭村民小組率先成功利用我省拆舊複墾政策方麵的好經驗、好做法,把農村資源變成可交易的資產,推動惠民政策落地見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三要把灶頭田間的手藝運用好。要發揮玉水村“廚師村”的優勢,搶抓省委省政府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和市委市政府實施“客家菜師傅工程”的機遇,把“名廚”資源組織好,培養更多國家級的廚房大佬、烹飪大師,帶動梅縣乃至梅州湧現更多的客家菜師傅,讓客家菜走向更廣闊的舞台。同時,要發揮玉水村柚果種植的優良傳統,善於吸收梅州市柚果產業發展專家問策會成果,積極探索良種良法,強化柚果管理,提升梅州柚品牌效益,讓柚果產業變成興村富民產業。四要把村規民約的要求執行好。既要加大黨紀國法的宣傳和普及力度,又要傳承發揚好的傳統村規民約,推動村民自治與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解決農村“有規劃難落地、有新房無新村”等難題,實現鄉村有效治理。五是要把支部村委的組織建設好。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建設好支部、強支部,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團結帶領全村群眾因地製宜發展經濟,不斷增加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努力讓廣大群眾過上更體麵的生活。要圍繞2020年貧困戶全麵脫貧目標,堅持一戶一策,采取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兜底幫扶等措施,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落下。
宣講活動期間,張愛軍還深入到貧困戶家中,詳細了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情況和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鼓勵貧困戶堅定信心、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早日脫貧致富。張愛軍還隨機檢查了玉水村美麗鄉村建設、村公共服務站對接“數字政府”建設和推廣運用“粵省事·梅州”等工作情況。
(本文來源於《梅州日報》2018年12月1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