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召集預製菜龍頭企業、營銷平台、媒體代表等召開了“梅州預製菜產業工作推進會”,籌建預製菜產業聯盟,推出十項舉措,謀劃梅州預製菜產業大發展。
梅州2021年底已推出首批15款客家預製菜,這次工作推進會,是緊跟廣東省步伐,組織化、係統化推廣預製菜產業的又一重大舉措。
梅州將依托好山好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將孕育出的好產品做成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以世界客都之名,為全球預製正宗的“客家菜”。
01 產業基礎好,主打“一桌菜”概念
梅州有世界客都之稱,全區處於富硒地帶,好山好水孕育出一大批客家特色農產品——客都米、梅州柚、嘉應茶、平遠橙等,很多是地理標誌農產品,或是名特優新農產品,截至2022年1月,梅州市培育了217個“粵字號”農業品牌,149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有102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及加工企業,為獲認定生產基地數量最多的地級市。
好山好水出好菜。客家菜名揚天下,豐富優質的農產品,千年客都文化底蘊,出品了一大批名菜,像梅菜扣肉、客家鹽焗雞、釀豆腐、胡椒豬肚雞、客家三杯豬手、橄欖蒸飛鴿、三及第湯、醃麵……都是耳熟能詳的家常菜。
近年來,梅州湧現出一批核心的預製菜企業,其中“名客勝”“向麗食品”“尚記食品”“樂得鮮”“強惠農業”“臻尚食品”“麵不二食品”“裕豐食品”“漢光超順”“金綠現代農業”“客遷食品”等預製菜企業為“客家菜”的佼佼者。
會議指出,客家預製菜有肉有菜有湯,還有各類小吃,讓吃貨們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客家一桌菜”自由,享受來自“世界客都”鄉甜問候。
02企業幹勁足,共推客家菜標準
在發言環節,與會企業熱情高漲,對梅州預製菜的技術研發、運輸包裝、倉儲冷鏈、園區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麵,各抒己見。而在關鍵發力點,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梅州發力預製菜產業,最大的資源就是“客家菜”這塊招牌,而擦亮品牌,關鍵在於梅州預製菜產業要統一發聲,統一形象,統一標準,特別是製訂“客家菜”標準。
什麼是好吃的梅菜扣肉?選材、風味、營養乃至包裝,都應該有一個嚴格的標準,投放市場後,讓廣大消費者一眼就能辨識它是“梅州製造”。
為了高效推進客家菜標準落地,以及打響梅州預製菜品牌,與會企業代表紛紛建言成立梅州預製菜產業聯盟,通過聯盟整合外部資源,推動梅州預製菜“走南闖北”,進大灣區,進長三角,進大西北,進京津冀。
03 文化賦能,凸顯蘇區老區曆史底蘊
民以食為天,吃飯曆來是民生頭等大事,隨著我國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從吃飽,到吃好,“吃生態,吃文化”。
據此,南方農村報代表建議,梅州預製菜產業發展要以蘇區老區的紅色作為底色,把梅州傳承千年的客家文化、革命曆史賦能預製菜,把握市民口福與農民增收的統一、把握產業轉型與基礎設施的協同、把握整體規劃與重點項目的節奏、把握一二三產融合,將文化力與科技力並重,夯實為梅州預製菜產業發展的核動力。
04 政府重視,多措並舉促產業發展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陳愛東副局長表示,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預製菜產業的發展,受市領導委托,市農業農村局開展了多次的產業調研,組織本次會議,旨在集思廣益,以推動梅州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他指出,廣東謀劃預製菜產業已達三年,站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鄉村振興”等角度,率先在全國組織化、係統化推廣預製菜產業,通過舉辦全省預製菜產業發展大會、發布廣東預製菜核心技術和菜品名單、啟動2022雙節營銷、登陸廣州塔喊全球吃廣東預製菜、發起2022廣東預製菜產業春季大行動等係列舉措,炒熱了這盤鄉村振興的“硬菜”。
廣東省的主動作為,取得了促進農產品食品化、提升農產品價值、助力農民增收、打響廣東預製菜品牌等一攬子成效,這或將引發第一次“農業革命”,引領餐飲市場新風尚,促進“廚房革命”。
而梅州依托省裏營造的產業發展良好氛圍,要搶抓市場機遇,搶抓RCEP國際機遇,進一步促進農產品食品化,開發功能性預製菜產品,在預製菜萬億藍海市場新賽道,搶占梅州“客家菜”的一席之地。
經與會代表充分討論,會議給出了梅州預製菜產業發展的建議路徑:一是出台產業規劃;二是成立產業聯盟;三是製訂客家菜標準(含食品安全);四是建立推介目錄;五是培育龍頭企業;六是引進產業人才;七是組織銷區活動;八是打響公用品牌,帶動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九是推動產業聚集發展,報建預製菜產業園;十是講好客家菜故事,推動梅州預製菜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