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三項工程工作動態
第12期
梅州市三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9月15日
【市領導工作動態】
9月9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藍偉東率調研組對“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推進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督辦。調研組一行先後前往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梅江區“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月子中心、幸福島康養基地進行實地調研。在召開的座談會上,市人社局黨組書記書記、局長黎紅英彙報了今年以來三項工程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措施,市人大代表就辦好民生實事提出意見建議。藍偉東對我市實施“三項工程”民生實事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形成人社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機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培訓力度,主動與企業對接,進一步擴大生源,提高培訓頒證率,提升學員的技能水平、業務素質,增加經濟收入;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體、戶外宣傳渠道,提高市民群眾對三項工程培訓政策的知曉率,讓更多符合條件的群眾享受到政策紅利。
【全市工作進展情況】
1-8月,全市“粵菜師傅”工程培訓2502人,完成市年度計劃1000人次的250.2%;帶動就業創業1837人,完成市年度計劃2000人次的91.9%。“廣東技工”工程培訓12414人,完成市年度計劃6000人次的206.9%。“南粵家政”工程培訓6377人次,完成市年度計劃4000人次的159.4%;帶動就業7787人次,完成市年度計劃8000人次的97.3%。從培訓獲證率情況來看,大部分縣(市、區)都能按照時序要求完成年初下達的任務數,個別縣甚至能大幅度提前完成,但也有部分縣獲證率至今仍為“0”的情況。
【經驗交流】
五華縣編印“粵菜師傅”係列書刊
推廣本土飲食文化
為了持續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粵菜師傅”文化品牌,提升五華飲食文化的影響力,五華縣人社局、五華縣就業服務中心委托五華縣作家協會進行“粵菜師傅”書籍創作。該協會主席繆德良先生通過深入采訪調查和查閱大量資料,出版了《最是鮮香客尋來—五華手工肉丸》《五華千年米粄文化訴說萬年稻米傳承》等書籍,加快建設“粵菜師傅”文化品牌,提升五華飲食文化的影響力。其中《人間煙火—五華飲食文化》通過深入采訪調查和查閱大量資料,具有很強可讀性和史料性,是第一篇比較完整地敘述五華縣飲食文化曆史的文章。它根據五華的地理環境和客家民性特點,從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引入,深入細致地描述了五華飲食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繁榮和創新,生動地敘述了五華飲食文化的主要要素:食材、菜品和飲品,菜品的製作,配伍調味,烹任創新等,將五華有史以來的飲食文化全景式地展現在讀者麵前。
【各地各成員單位工作動態】
梅江區
1.8月,梅江區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班1期45人,培訓後實現就業45人;開展創業培訓班1期共30人;開展退役士兵短期職業技能培訓,設網絡運營和客家菜烹飪兩個專業,培訓44人。
2.8月,邀請餐飲行業協會專家對各餐飲企業推薦的省級星級“粵菜師傅”進行評分,初步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星級“粵菜師傅”報送市級。
3.8月,梅江區舉行農村電商培訓和就業創業基地、農村電商產業園揭牌暨鄉村振興消費幫扶梅州館開館儀式。期間還舉行了華南理工大學華為雲學院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分部、梅州市技師學院校企合作基地揭牌儀式,多家知名企業與網紅基地簽訂農產品消費幫扶合作協議。
梅縣區
1.截止至8月份本月新增“粵菜師傅”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專項能力培訓班2期,培訓86人次;農村電商培訓人數157人次;職業技能低壓電工培訓183人次;開展婦嬰護理線下培訓331人次。
2.8月27日,梅縣區副區長謝芳率區民政和人社局工作人員到梅縣區培訓學校、“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家政企業進行調研,認真查看硬件設施設備,並與相關負責人及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詳細了解經營、培訓、就業、維權等情況。謝芳表示,要從增強技能培訓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等方麵,更高質量地開展“南粵家政”工程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帶動就業創業,幫助更多青年實現穩定就業。
興寧市
1.8月,興寧市抓好“三項工程”培訓,開展 “粵菜師傅”專項技能培訓175人次;完成新型學徒製培訓係統備案人數共153人;南粵家政服務培訓515人次(其中母嬰195人次,居家200人次,養老120人次)。
2.8月,興寧市月形山風情民宿被評為梅州市五星級民宿,壹名美食民宿和興隴民宿兩家被評為梅州市三星級民宿,助推了興寧市鄉村旅遊美食精品路線的建設,推動“粵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旅遊協同發展。
3.8月,興寧市開展星級“粵菜師傅”認定選送工作,經過資料審核、打分評判,共選送11名選手推薦到市級。
4.8月份,興寧市人社局對在廣東省第一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總決賽中獲得家政服務員項目第三名的王茂丹和醫療護理員項目優秀獎的羅曉紅進行了表彰,並通過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
平遠縣
1.8月,平遠縣舉辦三期“粵菜師傅”客家風味菜烹飪培訓班,帶動人數203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69.2%;縣人社局聯合縣教育局舉辦了一期“粵菜師傅”客家風味菜烹飪培訓班,共45名學員參加;舉辦七期家政服務各項培訓班,帶動就業395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0.5%。
2.8月,平遠縣向市人社局提交了申報“非遺”項目,傳承平遠技藝省級資金項目申請,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一鎮一品建設。
3.8月13日,中共平遠縣委辦公室 平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推動平遠縣“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4.8月16日,平遠縣印發了《平遠縣“鄉村工匠”工程實施方案》。
蕉嶺縣
8月23日,團縣委聯合縣科工商務局在縣少年宮舉辦了“我為青年做件事”—2021年蕉嶺縣“領頭雁”青年創業培訓暨省級農村電商培訓活動。此次活動共吸引了40餘名青年參加,幫助青年進一步了解了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知識和技能,為青年創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渠道。
大埔縣
1.8月,大埔縣開展居家養老照護培訓班2期,培訓人數共計80人;開展家庭保潔培訓班1期,培訓人數共計40人;開展創業培訓班1期,培訓人數共計30人。
2.8月,廣東省電子商務高級技工學校、大埔縣供銷社和大埔縣瑞錦職業培訓學校共同舉辦送技下鄉-廣東“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班(2期),為年滿18周歲以上的大埔農村戶口人員免費提供培訓,培訓人數104人。每期培訓時間8天,培訓內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識、嶺南飲食文化、粵菜師傅由來等飲食文化,烹調技法介紹及演示,刀工培訓等廚藝實操。
豐順縣
1.8月,已完成關於“推動豐順縣“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和“打造客家醃麵品牌小吃的工作方案”及“2022年度省級促進就業創業發展專項資金非基本建設“粵菜師傅”項目的申請報告”三項工作方案,進一步明晰了發展定位,全麵助推“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和豐順鄉村振興發展。
2.7月30日至8月6日,豐順縣豐泰職業培訓學校聯合廣東省電子商務高級技工學校與豐順縣供銷社在豐順縣黃金鎮大溪背舉辦省供銷社“粵菜師傅”工程培訓班(今年“粵菜師傅”培訓工程短期技能培訓班第六期),培訓人數53人。
五華縣
1.8月,大力抓好三項工程人才培養工作,開展南粵家政、粵菜師傅、新型學徒製、農村電商、安全員等各類培訓3641人次。
2.8月,五華縣技工學校2021年秋季招生人數1539人,完成招生任務數的102.6%。
市人社局
1.8月中旬,市人社局召集市相關單位、各縣(市、區)三項辦和市、縣餐飲行業協會等單位,召開打造“客家醃麵”粵菜小吃品牌工作會議,就《關於打造“客家醃麵”粵菜小吃品牌工作方案(初稿)》進行座談討論,提出有關意見建議。
2.8月,根據廣東省三項辦《關於做好星級“粵菜師傅”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市人社局積極組織各縣(市、區)人社局、市餐飲行業協會對本地廚師擇優選優,最終推薦8名廚師申報2021年度廣東省四、五星級“粵菜師傅”名廚。
3.8月25日,市人社局召開梅州市技師學院高質量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研討會,討論該院擴容提質相關事宜。
4.8月27日,市人社局召開全市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推進會,各縣(市、區)人社局、市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5.8月底,在中山市舉辦的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餐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全國選拔賽中,我市陳鋼文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派出的13位選手,斬獲了2個金獎、4個銀獎、7個銅獎的好成績。其中2個金獎選手入選國賽,將代表廣東省隊參加今年11月舉行的全國技能大賽。
主送:陳敏、正勇,金鑾、張晨、向芳,張運全、陳亮、黃偉華同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誌;省人社廳工作專班;市人大社工委,市三項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
抄送:各縣(市、區)人社局、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
編輯:盧偉周、李秀茹、賴寶達、丘此越
審核:黃錦亮、彭思學、廖先鑒 簽發 :黎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