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實施“三項工程”工作動態
第5期
梅 州 市實施“三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2月7日
【市領導工作動態】
1.11月12日,中山大學原黨委書記鄭德濤同誌一行以及梅州市副市長、梅縣區委書記吳澤桐帶領梅縣區考察團一行先後到五華縣技工學校,深入到“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培訓展示館,對“三項工程”的工作進行現場調研。
2.11月21日,梅州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名師名店名菜”評選頒獎暨梅縣區成果展示活動在梅縣區人民廣場舉行,為“十大客家菜名師”“二十家客家菜名店”“三十道客家菜名菜”的獲獎者頒獎。副市長張晨出席活動並講話,希望“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展現出梅州蘇區鄉村振興新氣象,烹飪出客都人家健康美好新生活。
【各地各相關部門工作動態】
“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
梅江區
1.組織參加市級“名師名店名菜”評選活動。在全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名師名店名菜”評選頒獎活動中,梅江區榮獲二十家客家名店3家,榮獲三十道客家名菜4道菜品;榮獲十大客家菜名師3名(廖昌健、陳雲祥、陳澤換)。
2.以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客家菜名優綠色食材。11月,“藥食同源”——板蓋坑雪蓮果直播活動在梅江區西陽鎮明山村強惠板蓋坑雪蓮果產業基地舉行。市農林科院專家、農企代表等來到直播間,向網友推介雪蓮果,分享雪蓮果的種植環境和優良品質。
3.實施“梅城醃麵”“嶺南名小食” 市級非遺申請工作。已完成“梅城醃麵”市級非遺項目實地調研並錄製非遺申報片,已向上申報市級非遺項目,初步建立“嶺南名小食”名錄庫。
4.大力開展“粵菜(客家菜)師傅”創業扶持。至目前,我局對在鄉鎮創辦驛道客棧、民宿、農家樂的人員落實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政策扶持35人次創業、補貼18.3萬元;創業擔保貸款30萬元的貼息企業1家;創業帶動就業補貼5家、補貼11.8萬元。
5.落實“粵菜(客家菜)師傅”企業線上適崗培訓與以工代訓補貼工作。受理“粵菜(客家菜)師傅”行業線上適崗培訓備案企業14家、875人,已撥付4家、175人,補貼17.5萬元;受理“粵菜(客家菜)師傅”企業以工代訓5家、185人,已撥付1家、7人,補貼2.1萬元。
梅縣區
1.積極開展“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現組織“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餐飲企業開展線上適崗培訓,已備案企業8家其中屬於中式烹調的人員有235人;至目前,梅縣技工學校累計舉辦2期“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班,培訓學員84人,均已完成專項能力考核;對我區已備案開展新型學徒培訓的2家餐飲企業進行實地檢查。
2.已完成2020年梅州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三名工程”評選活動暨梅縣區成果展示活動。梅州日報社利用全媒體宣傳平台對此次活動進行宣傳推廣,展示梅州“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發展成果,促進客家飲食文化交流,全方位拓展輿論傳播力、社會影響力。
3.聯合程江鎮政府在人民南路打造梅縣美食街,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
興寧市:
1.11月份,開展了第四、五期客家風味菜培訓班,共計培訓學員120人,其中退役軍人60人。
2.11月3日,興寧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甦帶領成員單位一行16人赴汕頭市澄海區考察學習“粵菜師傅”工程,學習借鑒“獅頭鵝”名廚名店以及相關產業鏈的經驗做法。考察學習結束後,人社部門牽頭撰寫《學習“獅頭鵝”產業發展經驗做大做強“興寧鴿”產業—赴汕頭澄海考察學習報告》一份,為興寧市委市政府做好“興寧鴿”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11月份,召開“興寧市首屆“興寧鴿”美食烹飪大賽”的籌備工作會議,製訂出大賽活動方案。
11月21日,組織參加“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名師名店名菜”評選頒獎係列活動,興寧市有四家餐飲企業榮獲梅州市“二十家客家菜名店”;六道菜品獲得梅州“三十道客家菜名菜”稱號。
5.11月23日,舉辦“興寧市2020年第二屆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大賽”,大賽通過指定菜和自選菜,鼓勵從業人員努力提升客家菜技藝水平,推進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
平遠縣
1.成功創建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目前全縣臍橙栽培麵積達4.25萬畝,預計總產5.37萬噸,預計產值5.93億元。2019年8月,平遠臍橙成功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粵字號2019年度產業扶貧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挖掘培育優質特色食材。全縣認定的省級“菜籃子”基地企業有5個,已培育認定“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食材供應基地企業有9個。
3.重點打造差幹鎮加豐村“粵菜師傅+民宿+鄉村休閑旅遊”項目:加豐村獲評梅州市客家美食名村;加豐村內過嶺驛站獲評梅州市三星級民宿;加豐村被納入“平遠紅色記憶景觀廊道旅遊線路”,獲評廣東省精品鄉村旅遊線路。
4.通過“平遠旅遊”自媒體平台,推送了《秋來,“豬”多美食等著你》《【慶豐收,迎小康】平遠縣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精彩紛呈》《非遺|平遠傳統技藝,你知多少》等十餘條推文,閱讀量達近萬人次;印製了《精致小城·大美平遠——平遠全域旅遊自駕指南》,上線了平遠全域旅遊小程序,專門設置了美食專欄,進一步宣傳推廣了我縣的粵菜文化。
5.縣市場監管局舉辦“粵菜師傅”培訓班1期,培訓人數共計50人,培訓主要圍繞食品安全意識、農村集體聚餐申報登記程序以及農村家庭聚餐食品安全操作規範。
6.完成了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工作,推選“紅燜紅菌豆腐頭”“客家娘酒雞”“上岌山歌”3個項目參加申報;推薦謝銘揚、羅誌傑、黃瓊峰3人申報縣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蕉嶺縣
1.10月24—25日,蕉嶺縣人社局牽頭組織縣餐飲行業協會承辦,縣團委、縣婦聯、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供銷社多部門參與,在蕉嶺縣“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培訓基地舉辦2020年廚師技能培訓班。本次培訓班共完成結業授證5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人,就業困難人員7人,退伍軍人5人)。
2.11月27—28日,在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舉辦期間,在特色美食文化街(毗鄰會議中心)向八方來客宣揚客家美食文化,擦亮“世界壽鄉·富美蕉嶺”品牌。
大埔縣
1.積極開展“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工作,11月份,舉辦“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班1期,培訓人數共計30人。
2.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0年度梅州“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三名工程”評選頒獎暨梅縣區成果展會上,
我縣客家菜大師丘景堯獲評“十大客家菜名師”稱號;我縣鴻華大酒店、瑞錦酒店獲評“二十家客家菜名店”稱號;“五指毛桃焗雞”、“鯇魚蒸針菜”獲評“舌尖上的三十道名菜”稱號。
3. 2020年11月,省市場監管局攜手碧桂園舉辦的漳北村“粵菜師傅”培訓班第二期啟動,第一期學員通過培訓掌握了烹飪就業技能,並獲得了順德廚師學院認證的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職業培訓合格證。第二期粵菜師傅培訓班於11月29日結業,共完成培訓55人,其中貧困戶17人,通過考試53人,通過學員將進行就業推薦。
豐順縣
1.組織參加“三十道客家菜名菜”複評活動工作。豐順縣有芝士焗番茄、客家祿鵝、特色娘酒蝦、飄香八寶鴨、鮑汁金薯、鮑汁豆腐等六道菜參加評選。
2.組織參加“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三名工程”評選頒獎活動。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0年度梅州“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三名工程”評選頒獎暨梅縣區成果展會上,豐順縣榮獲客家菜名店之稱的有“豐順美食城實業有限公司”和“豐順金德寶凱悅國際溫泉酒店有限公司”;在三十道客家菜名菜獲獎名單中,榮獲三十道客家菜名菜的有“豐順縣金德寶娘酒蝦”、“豐順縣美食城祿鵝、豐順縣千江酒店飄香八寶鴨”。
五華縣
1.開展“粵菜師傅”工程“每月一菜”視頻拍攝。由縣人社局(縣就業服務中心)主辦、大昌培訓學校協辦的“粵菜師傅”工程“每月一菜”粵菜線上教學視頻正在進行,五華地理名菜“釀豆腐”“外婆菜”和“紅燜肉”“客家釀粄”“擂茶”“橫陂小炒”“釀腐衣西利”視頻已線上發布,11月份“手工肉丸”教學視頻已完成製作,準備線上發布。
2.做好五華“粄文化”宣傳工作。10月28日,南方日報對五華“粄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拍攝報道,高級中式麵點師古肖輝向記者展示了經過改良創新後的五華傳統粄食釀粄、甜粄、發粄、艾粄的製作流程。
3.抓好粵菜師傅工程人才培養工作。10月29日至11月8日,在龍村鎮梅蓄新村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班,共培訓22人,其中貧困戶學員3人;11月10日至11月20日,在岐嶺鎮黃福村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班,共培訓30人,其中貧困戶學員2人。
4.開展現場招聘,帶動“粵菜師傅”就業。11月15日,在五華縣創業孵化園舉辦五華縣“粵菜師傅”專場招聘會,參加招聘會的餐飲企業有7家,共提供34個崗位。
5.組織參加“粵菜師傅”工程係列活動。五華小綿羊飯店李慶泉獲得2020年梅州“十大客家菜名師”稱號,五華超順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五華縣金五福飯店、五華縣水寨鎮小綿羊火鍋連鎖店獲得2020年梅州“二十家客家菜名店”稱號,五華釀豆腐、五華魚生、炒牛雜、橫陂小炒、豬肉丸、香脆無花果獲得“三十道客家菜名菜”稱號。
6.組織餐飲行業積極參與抗疫獻愛心行動。11月20日,廣東餐飲行業協會在潮州召開抗疫獻愛心先進集體頒獎大會,會上表彰了五華超順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和五華縣維也納酒店在抗擊疫情中作出的突出貢獻,並為其頒發抗疫獻愛心優秀集體獎,張文超、李東鋒獲抗疫獻愛心優秀個人榮譽稱號。
市商務局
1.11月20日,在蕉嶺縣、大埔縣啟動第三期促文旅消費“柚子宴”專題活動。預計帶遊客1萬多名,拉動景點、美食、特產等消費1000萬元以上。
2.協同阿裏本地生活服務打造美食、數智街區。目前,正在組織各縣(市、區)科工商務局積極向阿裏本地生活推薦符合要求的商業街區,充分利用阿裏本地生活優勢資源,對我市傳統商業街區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重構零售場景,打造美食、數智街區。
3. 11月19日,指導梅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帶動會員企業到潮州烹飪協會交流學習,交流分享客家菜、潮州菜菜品、廚藝展示和飲食文化。
“廣東技工”工程
梅江區
1.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256家11016人參訓。其中11月新增備案1家997人,新增發放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補貼53家企業1837人183.652萬元。
2.11月份,新增開展創業培訓14期420人,農村電商技能培訓2期330人,新增帶動創業就業1500人。全區累計已開展電工(初、中級)8期239人,美容師(初、中級)11期420人,育嬰員1期30人,創業培訓17期510人,農村電商技能培訓7期350人,共帶動創業就業1500人。
3.11月份,新增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7人、補貼7萬元;創業帶動就業補貼21家企業、補貼22.9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6家企業、貸款135萬元。
4.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目前已受理80家企業,申請人數4169人,預計補貼資金共552.55萬元。截至目前已成功撥付31家企業,1388人,撥付金額232.45萬元;36家企業待撥付,13家正在公示中。
5.11月份,籌劃梅州市電梯安裝與維修保養職業技能競賽,組織專家組修正競賽方案。
6.11月11日,在長沙鎮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電商、微商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全力打通農村電商發展全鏈條,讓有創業意願的城鄉勞動者實現在家創業。
梅縣區
1.至11月底,已開展城鄉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1321人,本月新增培訓電工15人;累計落實補貼1094人226.231萬元。
2.至11月底,累計開展“鄉村工匠”培訓專場24場,累計培訓人數897人,其中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訓133人。
3.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365家13341人,其中11月新增備案1家149人。已累計發放補貼企業167家5075人,合計金額507.42萬元。
4.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至11月累計審核134家企業申請人數5255人補貼561.15萬元。
5.11月份,累計實施“廣東技工”職業技能培訓16615人。
6.11月份,累計受理各類工種鑒定46期1306人。
興寧市
1.11月6日,舉辦“2020年興寧市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專場招聘會”,共有32家企業參與,旨在為有意願的求職者提供更好的平台,促進就業。
2.11月7日,開展殘疾人就業創業客家風味菜烹飪培訓班,共60人參加了培訓。
3.11月14日,開展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客家風味菜烹飪培訓班,共60人參加了培訓。
4.11月份,新增開展婦嬰護理培訓兩期共60人。大力開展合格證書培訓,共培訓居家養老照護480人,家庭保潔80人。
5.11月份,新增開展職業技能鑒定473人,其中育嬰員253人,電工135人,焊工85人。
6.11月23日,在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舉行第二屆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大賽。比賽評出了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優勝獎16名以及2020年興寧市“客家菜十大名師”。
7.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累計受理企業84家444萬元,其中審核2家,審批10家,公示21家307.85萬元,待支付24家42.65萬元,支出成功27家51.05萬元。
8.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19家1446人,新增企業17家1089人;累計發放補貼15家101.934萬元。
平遠縣
1.平遠縣受理線上適崗培訓補貼申請12家企業837名職工,其中,發放補貼9家企業593人55128元。
2.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累計受理以工代訓補貼申請企業59家137.3萬元,其中,審核中6家,公示中29家34.45萬元,待支付18家65.95萬元,支出成功6家21.15萬元。
3.截止11月底,縣農業農村局開展各類精勤農民培育班12期,931人次。
4.縣科工商依托縣級電商中心,開展電商培訓,並通過創建可其山、新大地等電商示範點,帶動更多的企業、人才投入到電商發展中來。今年以來,在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共舉辦了兩場電商培訓班,參加培訓學員100多人。
蕉嶺縣
1.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累計受理8家,已發放以工代訓補貼1家企業,發放補貼資金1.4萬元。
2.累計組織13家企業開展職工適崗培訓備案1947人,開展企業新型學徒製培訓69人。目前,已審核通過9家企業適崗培訓補貼申請1120人,發放補貼資金111.997萬元;成功發放個人技能提升補貼140人26.7萬元。
3.支持綜合性培訓載體平台建設,受理2家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籌設申請,其中按流程同意“蕉嶺縣桂嶺職業培訓學校”設立申請,現已進入公示階段。
4.日前,舉辦2020年“金秋招聘月活動”暨“民企招聘1+1行動”現場招聘活動。其中進場招聘企業26家,提供就業崗508個,求職人數700多人,達成就業意向98人,發放宣傳資料500多份。
大埔縣
1.11月13日,舉辦廣州—梅州(大埔)人才和勞務對接現場招聘會。共有18家企業,其中廣州企業15家,大埔本地企業3家,共提供1200多個崗位,現場還設置了“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個項目專場招聘以及相關政策的宣傳。
2.11月新增開展育嬰員培訓3期90人,電工(中級)培訓2期60人,美容師培訓2期60人。
3.11月,組織專家小組對梅州一方土實業有限公司進行了評估,經評估認定,梅州一方土實業有限公司符合成立梅州一方土創業孵化基地(縣級)的條件,同意其成立梅州一方土創業孵化基地(縣級),並進行公示。
4.積極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技能提升培訓。累計共有41家企業1399人次參加,目前已完成34家企業資金申報,共1141人,共撥付資金114.1萬元
5.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開展以工代訓活動以來,已完成審核撥付9家企業330人,撥付補貼資金36.85萬元,另有20家企業完成審核公示,正在辦理撥付程序。
豐順縣
1.積極開展以工代訓相關政策宣傳。一是組織相關人員下企業進行以工代訓相關政策宣傳;二是通過不同渠道收集受疫情影響停工停產企業的聯係方式,主動對接企業宣傳以工代訓政策,切實做好援企穩崗工作。
2.日前,舉辦首屆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共有30多名代表參加培訓。
3.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20家1141人。目前,已受理資金申報企業17家,申請人數1022人,94.7650萬元;成功撥款企業7家,共50.5650萬元;6家企業待撥付,3家企業公示中,1家審核中。
4.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累計受理20家2610人,補貼資金共130.50萬元。已成功撥付3家企業,共1743人次,共87.15萬元;10企業待撥付,6家企業公示中,1家審核中。
五華縣
1.加大力度打造口腔健康產業,全力向牙科全產業鏈進軍,擦亮“牙匠之鄉”品牌。其中五華縣技工學校開設口腔義齒製造專業,已累計招生346人。
2.10月28日,與梅州國友義齒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以初級口腔修複膏為目標的新型學徒培養舉行開班儀式。
3.10月29日,舉行五華縣“粵菜師傅”就業扶貧技能培訓,多方麵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11月17日,五華縣技工學校結對幫扶高榕村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
4.11月份,新增開展婦嬰護理、客家菜風味菜烹飪、電工、育嬰員、美容師、網商運營和殘疾人、退役軍人等培訓1250人,累計培訓10493人。
5.累計組織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備案企業33家2040人,對已完成培訓的13家企業共938人,進行審核撥付資金籌備工作,其中,已有12家企業收到補貼款66.104萬元。
6.開展以工代訓“百日行動”,已有7家企業提交備案經審核撥付資金的7家企業73.5萬元,人數907人。
市人社局
1.市人社局對符合條件的梅州市百城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批準為我市第十四批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至目前,我市見習基地總數達69家,今年以來已提供550多個見習崗位。
2.11月16日,市技師學院舉行梅州高新區專場招聘宣講會,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梅州)食品有限公司、梅州廣汽汽車彈簧有限公司、萬寶電器有限公司等8家園區企業提供崗位數近400個,涉及數控加工、汽車維修、電子商務、工業機器人等多個專業,近200名相關專業的學生參加。
3.11月19日,組織800多名開展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培訓工作,提升農電商運營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和推動創業就業。
市農業農村局
近日,2020年梅州市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範觀摩培訓會在梅縣區丙村鎮田頭村舉行,現場展示了105個蔬菜新品種、10餘項配套栽培新技術。
市工信局
1.近日,梅州市第二屆工業設計大賽完美結束。大賽共計征集參賽作品525件,經初賽、複賽和決賽等環節評審,最終確定33件作品為本屆大賽獲獎作品,其中產品組、概念組、產業組金獎各一件,銀獎各兩件,銅獎各三件,優秀獎各五件,有效提升我市工業設計水平,緊跟時代發展需求推動梅州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11月16日,阿裏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新創業大賽梅州創客大賽總決賽在興寧市舉行,經過激烈角逐,總決賽中梅州斬獲1個三等獎2個優勝獎。
3.11月25日,啟動實施贏在客都·梅州市第五屆創新創業大賽。主要麵向 “5311”綠色產業體係、五大產業集群、三項工程、互聯網+、工業互聯網、5G應用、人工智能等領域,激活新活力,培育新動能。
4.近日,第一屆梅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認定工作順利結束。經推薦、審核及評前公示,以及現場技藝考核、申報作品評審、申報資料評審等程序,投票產生39名申報者為第一屆梅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推薦名單。
市殘聯
11月24日,舉辦為期4天的梅州市2020年國家通用手語培訓班,共有30多人參訓。
市教育局
11月8日至14日,市職業技術學校舉辦2020年職業教育活動周係列活動。活動周以“人人出彩、技能強國”為主題,以弘揚“品德至上、技能寶貴、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使社會了解職教、體驗職教、參與職教、共享職教成果,營造人人知曉職業教育的濃厚氛圍。
“南粵家政”工程
梅江區
1.截至11月底,累計進行家政服務培訓888人,其中居家服務培訓100人次,母嬰服務培訓323人次,養老服務培訓465人次。
2.11月14日,區人社部門在劍英體育館廣場舉辦2020年“就業政策保民生,就業扶貧保就業”專場招聘活動,設立了“南粵家政”招聘區,吸引廣州多家家政企業前來招聘會,提供月嫂、育嬰師、保姆、家庭嬰幼兒護理師、保潔、鍾點工、養老護理員等崗位。
梅縣區
截至11月底,全區母嬰服務類培訓15人次,累計培訓387人次,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的133.45%;培訓居家服務類累計培訓363人次,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的181.50%;培訓養老服務類累計培訓81人次,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的135%。
興寧市
1.截至11月底,累計進行家政服務培訓1419人,其中居家服務培訓80人次,母嬰服務培訓859人次,養老服務培訓480人次。
2.11月25日,興寧市家政服務行業協會舉辦了“南粵家政”專場招聘會,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領導對“南粵家政”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職業指導。
平遠縣
1.11月20日,召開平遠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成立大會,完成協會選舉。
2.新增具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培訓機構(平遠縣科訓職業培訓學校)一家,經專家評估等程序,該學校具備按照課程標準組織家庭保潔、居家養老護理兩個項目的培訓能力,本縣南粵家政類培訓力量得到增強。
3.截至目前,已全麵完成南粵家政培訓280人次的培訓任務,其中,居家服務培訓150人次(線上培訓),母嬰服務80人次,養老服務培訓50人次。
4.11月10日,在官田廣場舉辦2020年“金秋招聘月”暨“民企招聘‘1+1’行動”招聘會,共有18家企業進場招聘,涉及電子、製造、醫藥、科技等行業,提供652個工作崗位,其中高校畢業生崗位387個、退役軍人崗位235個、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項工程”崗位106個,有136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同時,縣人社局在活動現場還設置有人社政策宣傳區,現場發放人社政策宣傳資料4000多份。
蕉嶺縣
11月,蕉嶺縣科工商務局組織開展第二期居家服務培訓50人次,累計培訓100人次。
大埔縣
1.11月6日,我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正式掛牌成立,並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大會聽取了大埔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籌備工作報告,審議通過《大埔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大埔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和理事會成員、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監事長。目前協會共有會員39個,辦公地址設立在大埔縣怡景雅苑A座四樓401室。
2.截至11月底,我縣累計進行家政服務育嬰員培訓25期750人次。
豐順縣
11月,豐順縣科工商務局在潘田鎮鬆柏村、豐良鎮豐溪村和莘橋村、建橋鎮環西村等組織舉辦“南粵家政”居家服務培訓班,集中培訓5天,共計30個課時,主要包括理論講解、技能演示、實際操作等培訓環節。
五華縣
1.11月6日,平遠縣委書記宋才華同誌一行參觀梅州市“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範基地,聽取五華縣“三項工程”的實施推進情況介紹,詳細了解了梅州五華家政超市平台建設情況。
2.11月15日,在五華縣創業孵化園舉辦2020年“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專場招聘會。據統計,有33家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崗位1287個,有136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其中家政招聘企業15家,提供783個崗位,有60多名應聘家政服務求職者與家政招聘企業達成了初步就業意向。
3.縣人社部門積極搭建梅州市“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範基地家政服務網絡平台,目前家政服務網絡平台建設項目已於11月17日完成公開招標程序,按照合同要求,該項目將在簽訂合同20天內完成,並交付使用。
4.11月份,全縣培訓南粵家政服務人員830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2人,全年累計培訓2980人次,建檔立卡貧困戶277人。本月持續開展“送教下鄉”培訓活動,組織培訓機構和老師團隊到鄉鎮為留守勞動力免費進行家政服務技能培訓,培訓家政服務人員442人次。
市衛健局
11月份,全市各縣(市、區)衛健局、人社局與符合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合作,開展母嬰服務母嬰護理培訓合計417人次。2020年1月至11月累計開展母嬰服務培訓合格3205人次,其中育嬰員培訓1170人次,保育員培訓560人次,婦嬰護理培訓1475人次。2020年度各縣(市、區)免費培訓任務1500人次,目前已完成1429人次,完成率95%。
市商務局
1. 11月份,組織發動家政服務企業參加梅州市第五屆創新創業大賽
2.廣東月子中心聯盟醫學委員會專家巡講暨梅州市首屆母嬰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客天下酒店舉行。廣東月子中心聯盟、梅州市家政協會、鴻藝集團等相關代表約130多人參加論壇,向客天下月子中心授予廣東月子中心聯盟梅州分會和培訓基地的牌匾。隨後,梅州市家政協會啟動家政職業培訓活動,共謀母嬰健康產業發展藍圖,進一步推動家政服務高質量發展,
主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張運全、陳亮、黃偉華同誌;省人社廳工作專班;市委辦、市府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三項工程”各成員單位,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
抄送:各縣(市、區)人社局、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
編輯:盧偉周、李秀茹、鍾海興、黃祖常、羅曦
審核:黃錦亮、彭思學、廖先鑒 簽發 :伍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