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實施“三大工程”工作動態
來源:梅州市人社局  時間:2020-07-03 16:32:15  瀏覽:-
字號:



梅州市實施“三大工程”工作動態


1


梅 州 市實施“三大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73

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是省委書記李希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工作,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充分肯定。“三大工程”的開展,對穩就業、助脫貧、促增收,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市委、市政府對“三大工程”高度重視,陳敏書記、張愛軍市長多次調研和研究部署“三大工程”,作出一係列重要批示指示。張晨副市長經常深入一線督查指導,提出明確要求,不斷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各地各相關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推動“三大工程”深入實施。

為進一步掌握各地各相關單位實施“三大工程”的工作動態,建立一個互學互鑒、互促互進的平台,從本月起,每月出版一期“三大工程”工作動態。希望各地各單位積極報送相關信息。




【市領導工作動態】

1.62日,市委書記陳敏到五華縣調研,要求要踐行新發展理念,用足用好用活國家和省的支持政策,實施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千方百計利企援企穩企安企,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兜住民生底線,全力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2.31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對深入推進 “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 “廣東技工”三大工程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和特色優勢,進一步理清思路,加強係統研究,創新工作方法,拿出有力舉措,推動三大工程深入開展,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副市長張晨參加會議。

3.629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到興寧市,就紮實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進行調研。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紮實推進三大培訓工程,進一步創新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年度任務,做出梅州特色、梅州品牌。市委常委、興寧市委書記餘其豹參加活動。

4.41日,副市長張晨到豐順縣調研,要求要落實落細“廣東技工”“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項目,加強校企合作,紮實培訓平台,健全完善政策,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助推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5.518日,副市長張晨率隊調研“南粵家政”工程並召開工作推進會,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對標先進,務實推進,促進我市家政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市政協副主席、嘉應學院醫學院院長馬誌元陪同調研。

   6.519日,副市長張晨到廣梅園調研“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粵菜師傅”三大工程建設情況與現代學徒製招生工作。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全力以赴,做好政策支撐、教育支持和部門協調工作,將三大工程省級實訓基地作為梅州市三大工程工作的突破口,建成政、產、學、研為一體的集成平台,促進扶貧、就業、職業化教育更進一步,形成多贏格局,交出多份答卷。

7.69日,市政府副市長張晨率隊赴潮州市,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的決策部署,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市學習交流隊成員參觀了潮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潮州菜傳承發展研究院、天川家庭服務中心等學校和企業,並進行了座談交流。


【各地各相關部門工作動態】


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

一、市人社局:

召開“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工作推進會。612日,市人社局召開“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工作推進會,圍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三大工程的決策部署和市領導的具體指示要求,分析存在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伍衛華主持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張晨副市長在廣梅產業園調研三大工程培訓基地創建工作、赴潮州市學習交流三大工程建設工作時的指示要求,要求相關科室(單位)對號入座,認真思考、謀劃、推進工作,抓緊辦、務實辦,做到事事有回複、件件有著落。

二、梅州日報社:

開展全媒體立體式宣傳。梅州日報社依托全媒體平台,大力宣傳客家菜師傅工程。今年上半年,梅州網、掌上梅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除及時轉發《梅州日報》相關稿件外,還製作推出圖文報道、短視頻等一批可視化融媒體產品。上半年新媒體平台共發布相關文章30多篇,總閱讀量20多萬。其中“客家菜民間係列尋訪”、開啟“美食地圖”、直播帶貨等活動以及與“美菜網”展開合作方麵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三、市文廣旅局:

編製客家菜非遺美食手冊。市文廣旅遊局積極啟動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客家菜係申報工作。積極展開調研、梳理、走訪相關餐飲協會負責人、多間飲食企業等工作。結合客家非遺雜誌,積極策劃出版客家美食係列叢書,走訪非遺項目中的美食類對象,對梅州客家菜的種植類、釀造類、製作類和烹飪類進行梳理。組織相關人員對全市涉及客家美食的非遺類項目89項集中以客家美食係列叢書呈現,把此書做成客家人(遊客)的美食手冊。項目在20204月中旬開始著手走訪調查、編著涉及非遺類客家美食係列,5月中旬開始,文字撰寫、圖片拍攝全麵啟動,樣書已於620號出稿,計劃於本月印刷出版。

四、五華縣:

加強基地建設,加快“客家菜師傅”技能提升。517日,五華縣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暨陳鋼文(國家級)大師工作站揭牌。工作室主要開展釀豆腐、魚生、茶膳、藥膳等五華客家菜係列菜品的研發、培訓、創新等工作。此外,五華縣在安流鎮超順長江農旅產業園建設五華縣“粵菜(客家菜)師傅”示範基地。基地集優質食材生產供應、粵菜師傅培訓、美食長廊於一體,打造了客家文化、“三丸”文化和茶文化等美食文化示範點。基地設立了超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專門培育粵菜(客家菜)技能人才。

五、大埔縣:

開展“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工作。6月份,大埔縣瑞錦職業培訓學校舉辦“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班1期,培訓人數共計30人。


南粵家政”工程


一、市人社局:

1.開展南粵家政“四大培訓”。疫情期間以線上培訓為主,逐步恢複線下教學培訓,1-5月,全市“南粵家政”技能培訓934人次,完成省下達任務數23.35%,帶動就業776人。

2.推進梅州市“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範基地建設。五華、興寧已分別建成1家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為入駐企業、從業人員和市民提供全方位家政服務。

3.舉辦線上線下家政專場招聘會。去年以來,舉辦線上線下家政專場招聘會28場,發布崗位13677個次,服務求職者8554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515人次。今年以來開展家政職業指導、政策宣講活動10場,共150家(次)企業參加。

二、市商務局:

1.推動健全家政服務領域信用體係。指導廣東客天下母嬰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安琪嬰皇月子中心、梅州市客家大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梅州市雄鷹培訓有限公司、興寧市同創職業培訓學校等重點家政服務機構,根據省的要求在“廣東省家政服務共同平台”建立家政從業人員個人信用記錄、跟蹤評價和管理製度,開通家政從業人員職業背景信息驗證核查渠道,至目前已完成1997名家政從業人員信息錄入工作。

2.打造家政服務“龍頭企業”。指導梅州市客家大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全省排名第9位)、興寧市同創職業培訓學校(全省排名第21位)、梅州市雄鷹培訓有限公司(全省排名第26位)等3家“人證合一”項目全省排名前30的企業,申報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根據省的要求,已完成申報企業現場核查工作,目前項目正在公示。

三、市衛生健康局:

1.開展醫療護理服務培訓。該局就“南粵家政”醫療護理服務培訓項目與市人社局、嘉應學院醫學院進行協商,研究具體的開展培訓方案。至目前,該局與市人社局、嘉應學院醫學院商定:擬於7-8月份分期分批開展培訓工作,並於近日製訂梅州市醫療護理服務培訓標準,製定培訓教學日曆,落實教材采購、教室、實驗室安排、授課教師挑選、實驗老師安排、實驗物品請購、後勤保障等工作。

2.開展母嬰服務培訓。2020年我市母嬰服務培訓任務為1500人次(2019—2021年計劃每年1500人次,總任務4500人次。其中興寧市每年任務240人次,總任務720人次。培訓性質為免費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由政府專項資金補貼),主要培養育嬰員、保育員、母嬰護理員(月嫂)等服務隊伍。由各縣(市、區)衛健局、人社局與符合資質的第三方開展政企合作。

四、市民政局:

1.組織開展用電安全管理及事故應急處置線上培訓。612日,該局組織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400多人參加了用電安全管理及事故應急處置培訓。該培訓委托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取線上直播的方式,邀請省安全生產培訓講師進行授課。

2.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員崗位培訓及繼續教育工作。67月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員崗位培訓及繼續教育工作。第一期培訓時間為625日至26日,全市有377人報名參加。

3.籌備成立“梅江區養老服務實訓基地”。梅江區民政局與梅江區人社局籌備在梅州市福利院成立“梅江區養老服務實訓基地”。該實訓基地主要對整個梅江區範圍內的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含新加入養老護理隊伍人員)進行上崗和回爐培訓。

五、梅縣區:

該區共有家政服務業企業7家,實行全員員工製的企業2家;有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81人。到目前為止該區家政服務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總人數為159人,線下培訓正在逐步重新開展。

六、大埔縣:

對五家職業培訓學校疫情防控準備工作進行檢查驗收,五家職業培訓學校全部順利通過驗收並陸續展開培訓工作。大埔縣博雅職業培訓學校、大埔縣育才職業培訓學校、大埔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開展育嬰員培訓各1期,各30人,共計3期、90人,大埔縣育才職業培訓學校舉辦美容師培訓1期,共計30人。

七、五華縣:

1.錄製梅州五華“南粵家政”工程宣傳片。五華縣人社局聯合五華縣電視台錄製了梅州五華“南粵家政”工程宣傳片,宣傳片主要介紹了我縣“南粵家政”工程的開展情況、工作進度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2.建設梅州五華“南粵家政”工程展示廳。6月份,五華縣人社局在縣技工學校食堂大樓三樓建設梅州五華“南粵家政”工程展示廳。展示廳麵積共500多平方米,分為啟動篇、發展篇、創新篇、遠景篇四個篇章、四大功能區。

3.“五華家政超市”平台正式上線。由五華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聯合梅州市即刻科技有限公司製作的“五華家政超市”平台於618日正式上線,家政企業和群眾可通過“五華家政超市”小程序參與線上的家政技能培訓報名、職業資格認證、就業申請、發布家政需求、預訂家政服務、反饋服務質量等服務。

4.開展南粵家政“四大培訓”。認真篩選了一批辦學條件好、培訓質量較高的機構承擔家政服務培訓任務,6月份共培訓73人。


廣東技工”工程


一、市人社局:

74日,以“學理論、強技能、補短板、提素質”為主題的技能提升培訓班在廣東粵電大埔發電有限公司開班,共有240名學員參加培訓。此次活動立足在崗培訓組織實施專項技能培訓,首期培訓班為期21天。開班儀式上,市人社局及廣東粵電大埔發電有限公司特邀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黨委書記丁勇和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荊朝霞等專家學者,結合工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為企業員工開展了《電力現貨市場基本原理及對電廠的影響》專題講座。

二、大埔縣:

1.開展電工培訓。大埔縣飛陽職業培訓學校舉辦初級、中級電工培訓班各1期,各30人,共計60人。

2.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技師製度。及時發現、選拔和培育善於創新攻關、帶徒傳技、傳承推廣的領軍型技能人才。6月份,該縣推薦廣東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3.推動企業建立全員培訓。今年以來,企業職工線上適崗培訓的申報企業共計32家,培訓人數總計1029人,其中6月份企業職工線上適崗培訓的申報企業有13家,培訓人數總計392人。

三、平遠縣:

開展技能扶貧專項幫扶。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精準對該縣未穩定就業但有培訓意願且2020年度未參加培訓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進行送技下鄉,促進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技能就業、技能脫貧。該縣結合結合各鎮產業特點分別組織臍橙栽培、油茶栽培、花生高產栽培、甜玉米栽培、水稻栽培等“鄉村工匠”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及就業創業政策宣讀。目前,已在差幹、八尺、東石、大柘四鎮舉辦了4期培訓班,共有240多人次貧困勞動力參加了培訓。

四、五華縣:

1.完善“三大工程” 展廳布置工作。610日,五華縣技工學校對校內實訓場所進行了功能布局,進一步完善五華縣“粵菜師傅(客家菜)”展館 “南粵家政” 和“廣東技工”展廳布置工作。

2.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培訓。6月份,企業職工線上適崗技能培訓工作持續推進,培訓企業職工640人次。二、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教育教學工作。嚴格按照縣疫情防控專班精神布置學校聯防聯控工作,全麵做好全體師生人員返校返崗工作嚴防校門關。做到進校測溫、出示粵康碼、做好晨午晚檢,實施日報製度,落實校內安全衛生工作等事項。

3.推進“新型學徒製”培訓工作。五華縣技工學校與五華縣國有義齒公司開展“新型學徒製”培訓工作,目前也有150名學員報名接受培訓,並研討於20209月份在校內聯合舉辦大型義齒製造工技能競賽。

4.籌備廣東省創業創新大賽和學生技能考核培訓工作。五華縣技工學校積極籌備學生參賽項目。結合理論教學和實操課程相結合,弘揚技能工匠精神,目前校內學生近500人參與2020年上半年技能證考核。








主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張運全、陳亮、黃偉華同誌;省人社廳“三大工程”專班;市委辦、市府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三大工程”各成員單位,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

抄送:各縣(市、區)人社局、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

編輯:偉周海興祖常羅曦審核:廖先鑒 簽發 :伍衛華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