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實施“三項工程”工作動態
第2期
梅 州 市實施“三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8月13日
【市領導工作動態】
1.7月7日,市委書記陳敏到五華縣調研“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建設工作。陳敏書記先後深入到梅州五華“三項工程”展示館、五華縣技工學校、就業創業中心等地,認真了解相關工作進展情況。
2.7月3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到興寧市興業職業培訓學校調研“南粵家政”工程推進情況,對該市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3.7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市人社局關於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南粵家政” “廣東技工”三項工程的進展情況。
4.7月24日,副市長張晨到五華縣調研“三項工程”。在五華縣“三大工程”展示館召開的座談會上,她要求要認真學習借鑒潮州市“三項工程”展館的做法,結合我市客家民俗,高標準、高規格打造集展示、體驗、消費、培訓等為一體的梅州市“三項工程”展示館。
【各地各相關部門工作動態】
“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
豐順縣:
1.豐順縣豐泰職業培訓學校是該縣“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培訓基地,目前已通過市、縣驗收,並得到省級備案。
2.自5月中旬開始,省自然資源廳駐豐順縣大羅村工作隊攜手碧桂園集團在該村開辦“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班(全免費)。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幹部主動上門宣傳,廣泛動員,村民積極響應。培訓班於6月10日正式開班,共有學員45人,其中貧困勞動力有36人,培訓班通過理論與實操相結合,以實操為主,現場教學製作、產品展示、美食圖文介紹、學員代表現場實習等的形式進行。
3.7月6日,豐順縣舉辦湯西鎮石江村黃寨“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班、2020年7月14日豐順縣“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埔南村貧困勞動力技能專項幫扶等培訓班,培訓班共有54名學員參加,其中貧困戶44人。
4. 7月30日,豐順餐飲協會接待潮州市烹調協會考察團,就粵菜(客家菜)、粵菜(潮州菜)的現狀、發展前景、兩地菜的共性與特性開展專題研討會。
7月15日,由梅江區人社局主辦的2020年“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第一期“客家菜師傅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班正式開班。課程共45天,來自於各鎮(街)有意願參加培訓的貧困戶、農民工、城鄉勞動者等30名學員在區新華職業培訓學校接受專業的客家菜技能+創業培訓,此次培訓課程改變單一的“理論+實操”技能培訓模式,創新“客家菜師傅技能培訓+創業”培訓模式,邀請了經驗豐富的老師+創業培訓講師授課,著力培養本地善廚藝、懂經營的客家菜師傅優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同時,學員還可學習到有關餐飲行業創業的專項創業知識,將進一步促進梅江區“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帶動就業創業工作。
五華縣:
1.7月以來,五華縣持續開展客家菜線上線下培訓。由縣人社局(縣就業服務中心)主辦、大昌培訓學校協辦的“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每月一菜”客家菜線上教學視頻開拍,全年計劃推出10期,目前五華地理名菜“釀豆腐”、“外婆菜”和“紅燜肉”“客家釀粄”視頻製作教學已線上發布。
2.7月份,南方日報社組織記者對五華縣“三項工程”的實施情況進行詳細走訪,並於7月3日在《南方日報》A12專題刊出《釀豆腐做得香 助力脫貧奔康》采訪報道。6月29日廣東省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拍攝五華釀豆腐。7月6日上午廣東衛視台到五華縣拍攝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扶貧成效。
3.7月9日,五華縣人社局組織縣中醫院、縣餐飲協會等多位專家並邀請梅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鋼文大師參加五華縣藥膳研討會,最終確定了五華縣30多種膳食,並利用傳統醫藥知識與烹調相結合確定了藥膳的配方、技藝方法、功效、適用人群等。7月16日-7月18日專家對藥膳菜肴進行評審,最終確定了幹藥材篇21種、鮮藥材篇6種。7月21日將評審出來的藥膳菜肴整理成畫冊。
大埔縣:
7月份,該縣舉辦“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班1期,參加培訓30人。
梅縣區:
1.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該區積極引導和組織“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餐飲企業開展線上適崗培訓,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共享,引導各類勞動者積極參與線上培訓,實現防控、技能兩不誤、兩促進。已備案企業8家共102人。7月份梅縣技工學校組織全日製中式烹飪專業學生進行考試和舉辦1期“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班,參加人數55人。
2.為舉辦好2020年梅州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之“三名工程”評選活動暨梅縣區成果展示,該區與梅州市“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梅州日報社簽訂了全媒體宣傳合作協議。梅州日報社利用全媒體宣傳平台對此次活動進行宣傳推廣,展示梅州“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發展成果,促進客家飲食文化交流,全方位拓展輿論傳播力、社會影響力。
興寧市:
1.興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餐飲行業協會的第一個菜品團體標準釀豆腐完成起草初稿,已進入標準征求意見階段。
2.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已發出兩個“客家菜師傅”培訓班招生簡章,一個是中式烹調(中級)培訓班,計劃培訓30人;另一個是舉辦客家風味菜烹飪技能培訓班,計劃培訓40人。兩個培訓班正在報名中。7月,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烹飪專業40名學生順利畢業。
蕉嶺縣:
7月14日,在蕉嶺(新鋪)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舉行蕉嶺縣“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展示體驗培訓館揭牌儀式。該縣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出席了此次揭牌活動。
平遠縣:
7月份,平遠縣積極推進“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本月完成技能培訓30人,占全年培訓任務的50%,帶動就業36人。平遠縣人才就業服務中心成功申報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
市商務局:
7月15日—31日,由市商務局、市餐飲行業協會等單位主辦,阿裏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等企業承辦的2020廣東省促消費(夏季)暨“梅州客家滋味雲美食直播節”係列活動在萬達廣場舉行。活動將由阿裏巴巴本地生活(餓了麼)聯合商戶投入百萬級紅包、百萬級流量、百萬級減免,通過發放優惠券、讓利促銷等方式,激發消費熱情,加快市場複蘇。在7月15日舉辦活動啟動儀式上,26家梅州老字號客家美食商家獲評餓了麼官方甄選品牌館稱號,將進一步擴大我市特色餐飲企業的影響,有力推動客家菜特色企業的培育工作。
“南粵家政”工程
五華縣:
1.7月10日,五華縣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率隊到興寧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交流學習興寧市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工作先進經驗和做法。
2.7月10—17日,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平遠縣人社部門先後到該縣參觀“南粵家政”工程展示廳,學習該縣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工作先進經驗和做法。
3.7月13日,市人社局組織拍攝團隊到該縣拍攝梅州市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宣傳視頻。
4.7月16日,在五華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議室組織相關會員單位對五華家政超市平台操作運營應用培訓。目前,共有60多家家政企業進駐“五華家政超市”,提供了600多名家政從業人員。
5.7月份,該縣大力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項目,培養本地急需的家政服務技能人才,開展多元化家政服務培訓。本月共培訓母嬰類285人,累計培訓461人,占年度工作計劃30.73%。
豐順縣:
6月30日,豐順縣啟動“南粵家政”培訓工程,舉辦2020年“母嬰服務”首期培訓班,參加培訓班學員共計28人,通過“理論+實操”的教學模式教授嬰兒生活照料(喂養、睡眠、洗澡)、清潔與消毒和嬰兒撫觸、嬰兒被動操和家政職業道德培訓等母嬰護理技能,提高學員的母嬰護理技能。
蕉嶺縣:
7月20日,蕉嶺縣“南粵家政”工程——母嬰護理(第一期)在縣人社局六樓正式開班。此次培訓為期10天,來自本縣近30名學員參加了理論和實操課程的學習。
興寧市:
1.7月10日,梅江區、梅縣區、五華縣就業局到興寧市交流實施“南粵家政”工程的做法。
2.7月份,興寧市大力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項目,培育本地急需的家政服務技能人才,開展多元化家政服務培訓,本月共培訓居家服務50人,累計培訓家政服務類人員245人,占年度培訓計劃的40.13%。
梅縣區:
1.7月2日,梅縣區民政與人社局聯合區婦聯、團區委就如何做好“南粵家政”培訓促進就業工作召開座談會。
2.7月10日,梅縣區民政與人社局由局分管領導帶隊,組織業務骨幹到興寧市、五華縣參觀學習了兩地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工作先進經驗和做法。
3.7月份,梅縣區大力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項目,培養本地急需的家政服務技能人才。本月共培訓母嬰類86人次,累計培訓356人次,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的122.76%;培訓居家類170人次,累計培訓363人次,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的181.50%;培訓養老類14人次,累計培訓14人次,完成年度工作計劃的23.33%。
市衛生健康局:
1.7月份,該局就“南粵家政”醫療護理服務培訓項目與市人社局、嘉應學院醫學院進行協商,研究具體的開展培訓方案。
2.7月份,開展母嬰服務培訓合計524人次,其中育嬰員培訓188人次,保育員培訓120人次,婦嬰護理培訓216人次。1—7月,累計開展母嬰服務培訓合計1416人次,其中育嬰員培訓464人次,保育員培訓380人次,婦嬰護理培訓572人次。
市商務局:
1.組織梅州市客家大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廣東客天下母嬰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梅州市嬰皇母嬰護理服務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申報並獲評2019年度廣東省家政服務示範企業。會同衛生健康局和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牽頭組織指導客天下月子中心、安琪嬰皇月子中心、美恒月子會所等6家母嬰服務機構所有工作人員按照“應檢盡檢”要求,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全市161名在崗從業人員經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廣東技工”工程
市人社局:
1.聯合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製訂出台了《梅州市“鄉村工匠”實施方案》。
2.開展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專題調研,全市已進行企業職工線上適崗技能培訓41860人次。
3.按照“誰評價、誰負責、誰發證”的原則,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試點工作。經專家評審、現場評估和公開公示,確定市技師學院列入廣東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50家試點技工院校,經公布予以省級備案。
梅江區:
1.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254家9939人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
2.組織全區406名有勞動能力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包括母嬰保健師、育嬰員、保安員、電工等培訓項目,已完成線上適崗培訓的有220名。同時,組織舉辦養老護理、育嬰員技能扶貧線下培訓班3期,共計培訓有勞動力建檔立卡貧困人員78人。
3.開展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印發《關於印發進一步加強梅州市梅江區農村電商培訓推動就業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關於印發梅江區2020-2022年農村電商培訓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江南街道辦事處組織的第一期農村電商技能培訓班於7月25日開班。
梅縣區:
1.7月份,組織城鄉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370人次,其中育嬰師82人、茶藝師40人、美容師78人、電工170人;開展2場產業技能培訓80人。
2.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359家12979人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其中7月新增備案8家635人。
3.梅縣技工學校與梅州市盛富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開展企業新型學徒製培訓,已有110名學員意向報名接受培訓。
4.梅縣技工學校組織學生73人通過理論教學和實操課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技能證書考核。
5.7月以來接受各類工種鑒定申請12期291人。
興寧市:
1.7月份,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13家1091人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
2.7月25日,組織在校生跟社會人員共73人參加保育員省統考鑒定工作。
3.7月29日,舉行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
4.7月31日,舉辦興寧市電商網紅創業孵化基地揭牌儀式暨網紅之夜活動,並舉行產教融合共建電商網紅創業孵化基地簽約、舉行電商網紅創業孵化基地揭牌儀式、舉行電商網紅創業孵化基地首屆網紅培訓班開班儀式、舉行首屆網紅直播帶貨創業大賽啟動儀式、網紅直播活動。
平遠縣:
7月18日,平遠縣跨境電商服務中心在該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成立,是全市首家縣級跨境電商服務中心。現已吸引10家企業入駐,具有直播經濟、產品展示、培訓服務、創業孵化等功能。
蕉嶺縣:
1. 7月份,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職工1947人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
2.7月24日,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市交通技工學校合作承辦的企業新型學徒製在蕉嶺塔牌文體中心正式開班,對69名學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3.完善和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支持“廣東技工”通過自主努力實現終身持續提升發展,已受理個人技能提升補貼94人。
大埔縣:
1. 7月份,開展初級、中級電工培訓各1期共計60人,美容師培訓1期30人。
2. 7月15日,大埔人社局開展陶瓷燒成工、陶瓷成型工培訓130人次,提升陶瓷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素質。
豐順縣:
1.邀請省畜牧獸醫推廣總站專家以送技下鄉的方式開展畜牧品種改良項目“良種良法”培訓,參加培訓有44人。
2.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3.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20家1141人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其中7月份新增備案企業5家285人。
4.根據省、市“廣東技工”工程工作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結合豐順實際,擬定《豐順縣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工作方案(草案)》,於7月17日向各相關單位征求意見。
五華縣:
1.出台《五華縣實施2020年“廣東技工”工程工作計劃》,涵蓋“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全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展高技能競賽”等三大方麵內容。
2.開展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已有備案企業33家2040人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
3.成功舉辦五華技校供需見麵會,來自五華當地及外地的各行業企業和單位踴躍進場“搶聘”第一屆842名畢業生。首屆畢業生涉及汽車維修、數控加工、電子技術應用、幼兒教育、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6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