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巧)19日,在廣州市“南國書香節”現場,舉行了《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教材》係列叢書首發式。作為粵菜的三大流派之一客家菜的培訓教材——《客家風味菜烹飪工藝》和《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工藝》正式麵向社會發布。
據了解,《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教材》由省人社廳組織院校、企業、行業協會及一批粵菜名師名廚,以粵菜的三大流派即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為基礎,按照《廣東省“粵菜師傅”烹飪技能標準開發及評價認定框架指引》編寫,重在傳承嶺南文化,培育“粵菜師傅”工匠精神,反映“粵菜”發展要求。全套教材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包含《粵菜師傅通用能力讀本》《廣府風味菜烹飪工藝》《廣式點心製作工藝》《廣東燒臘製作工藝》《潮式風味菜烹飪工藝》《潮式風味點心製作工藝》《潮式鹵味製作工藝》《客家風味菜烹飪工藝》《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工藝》9本,收錄了傳統粵菜菜品近600個、風味粵點品種近400個,是我省首次從粵菜烹飪技能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對粵菜傳統文化進行全麵係統的梳理。《粵菜師傅通用能力讀本》主要是針對“粵菜師傅”工匠精神、職業素養,粵菜、粵點文化,烹飪基本技能,食品安全衛生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另外8本教材則是重點圍繞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粵式風味菜和粵式風味點心的烹飪工藝、製作工藝。
《客家風味菜烹飪工藝》由陳鋼文主編,《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工藝》由張海鋒、羅瑞丹主編,對全省特別是韶關市、河源市、梅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客家菜和客家點心進行了深度挖掘,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地對其文化淵源、操作技能、操作規範、操作流程等進行了權威的解釋說明。“要進一步推動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就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培養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技藝精湛的粵菜(客家菜)師傅。因此,一套係統性、針對性強的教材是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的重要基礎之一,能夠為培訓、教育提供一個標準,避免‘一菜百做’‘一菜百味’。”陳鋼文告訴記者,接下來,《客家風味菜烹飪工藝》《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工藝》將作為各大職業技工學校的教學材料和考試依據,我市的客家菜人才培養從此有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