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疫情防控專題
梅州市城市新冠核酸檢測基地連日奮戰助力五華抗擊疫情
90多萬份核酸檢測報告的背後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1-24 09:03:14  瀏覽:-
字號:

  1月22日上午9時,劉益平結束了12個小時的核酸檢測工作,脫下護目鏡、防護服、N95口罩等一身“裝備”,乘坐包車回到酒店,吃個早餐,洗漱一下,向家人道聲平安,再處理一些瑣事,11時許終於躺下休息。

  劉益平是來自市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一起通宵達旦的,還有他的5位同事和其他醫療機構的31名檢測人員,這是他們集體“倒時差”的第七天。15日下午開始,107名醫務人員分兩批從市直和各縣(市、區)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彙集到梅州市城市新冠核酸檢測基地,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助力五華抗擊疫情。

  在市人民醫院檢驗中心負責人郭學敏的帶領下,醫務人員迅速完成調配分工和職責確定。市人民醫院12名檢測人員兩班倒,其餘95名隊員三班倒,讓城市新冠核酸檢測基地24小時燈火通明、運轉不停,為五華縣核酸檢測提供了準確及時的數據,加上春節期間“兩站一場”落地核酸檢測工作,15日12時至22日8時,該基地已檢測了90多萬人次。

  龐大數量的背後,凝聚著醫務人員的汗水和智慧。核酸樣本送到檢測基地後,首先由標本接收區的工作人員逐個拆下包裝、消毒外部、掃描條形碼、錄入係統。隨後,樣本被傳遞到加樣區,由檢測人員在生物安全櫃中加樣提取核酸。“這是高風險的一步。”郭學敏解釋道,像是打開一個盲盒,完全不知道裏麵陰性還是陽性,而且擰開蓋子的那一瞬間,氣溶膠濃度是最高的,所以必須在生物安全櫃內的負壓狀態下操作。

  核酸提取出來後,就可以加入到精確配製的核酸擴增體係中,經混勻、離心後,由檢測人員放入熒光定量PCR儀中擴增並實時檢測,一至兩個小時後便可出結果。

999_副本.png

梅州市城市新冠核酸檢測基地,檢測人員正在查看PCR擴增結果。(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連續的夜班、高強度的工作,慎之又慎、唯恐有任何閃失的巨大壓力,都沒有讓107名醫務人員產生一絲畏縮。“穿上一身白衣,自然要承擔起這份責任,為家鄉做事一點也不辛苦,我們都會堅守到任務完成的那一刻。”來自興寧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馮運新說。

  據悉,梅州市城市新冠核酸檢測基地由市人民醫院牽頭建設,於2021年1月竣工,每日最大檢測量可達3萬管、混采檢測30萬人次。同時,通過該基地,市人民醫院為全市100家醫療機構核酸檢測技術人員開展培訓指導,累計培訓700多人次,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檢測技術支撐。(記者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