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區墟鎮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整合資源創新機製為民服務
線上線下齊發力 文明實踐有活力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7-25 09:46:12  瀏覽:-
字號:

  來到梅江區三角鎮墟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民樂悠揚,山歌動聽,掌聲不斷。日前,“禮讚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喜迎黨的二十大文藝展演——走進三角鎮墟鎮社區活動在這裏舉行,台上演員傾情表演,台下觀眾拍手叫好,還有“紅馬甲”用情服務,現場一派熱鬧場麵。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黃鈺庭 攝)

  這是墟鎮社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墟鎮社區整合各方資源,讓文明實踐“一站互聯”;強化多元參與,讓文明治理“一觸直達”;構建循環體係,讓誌願服務“一鍵獲取”,不斷提升工作信息化、便利化、精準化水平,增強群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綜合利用陣地資源優化社區服務

  今年初,保利(梅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三角鎮人民政府無償移交了位於保利江南苑的社區公共服務用房。三角鎮結合社區所需、群眾所盼,將該處社區用房打造成集多功能於一體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實現便民效益最大化。

  新建成的墟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環境舒適、功能豐富,融合了墟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梅江區“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梅江開放大學墟鎮教學點、星光老年之家、家風家訓基地等,既增加了群眾活動空間,又增強了社區服務功能。

  “過去社區辦公條件比較簡陋,社區群眾也缺乏活動場所。鎮裏統籌盤活資源,利用社區用房,加強陣地建設,優化社區服務。”三角鎮墟鎮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丘麗娜說,社區時常結合各陣地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

  “四單模式”讓誌願服務零距離

  打開“梅江智鄰”微信小程序,記者看到,黨群聯動、社區共建、居民共治、美好共享、暖心服務五大功能板塊清晰醒目。對不少墟鎮社區居民來說,“梅江智鄰”已成為他們經常使用的小程序之一。據了解,“梅江智鄰”小程序是全市首個由鎮街開發、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的基層治理小程序。

  “我們依托‘梅江智鄰’微信小程序平台‘問需於民’,引導群眾自助點單,實踐站彙總需求,然後網上派單,誌願者在線接單,並由群眾對訂單進行評價。”丘麗娜說,線上聯動線下、線下承接線上,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服務、衛生健康、惠民活動等文明實踐活動,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便利性。居民還可通過小程序,線上進行政策理論學習並留言互動,隨時掌握社區動態,共建社區良好環境。

  “文明實踐站很接地氣,也受歡迎,能夠讓便民服務落到實處,將黨的聲音第一時間傳達到基層,還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社區居民楊增生說。

  積分製讓誌願愛心“雙向循環”

  獲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文藝活動需要誌願者,危三妹就踴躍報名參與誌願服務活動。“隻要時間允許,我都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為社會服務,為群眾服務。”危三妹告訴記者,社區為了鼓勵居民積極參加誌願服務,設立了文明實踐誌願服務積分製。誌願者每次參加活動都能獲得3至5分,積分可用來兌換生活用品和家政服務。

  墟鎮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成立了“墟要你”誌願服務隊,聯合市、區結對共建單位,持續開展各類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活動,目前共有200多名誌願者。今年以來,社區開展各類誌願服務活動30多場,服務群眾1000多人,兌換積分總數達1056分。

  “我們以平台為紐帶,構建以積分為媒介的循環服務體係,激勵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戶、居民、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積極主動參與到文明實踐活動中來。”丘麗娜介紹,積分製讓誌願愛心由“單向流動”變成“雙向循環”,也形成文明實踐誌願服務長效激勵機製,讓文明實踐更有活力。(記者王玉婷 實習生蔡梓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