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僅能夠將黨的聲音第一時間傳達到基層,還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梅江區三角鎮墟鎮社區居民楊增生坦言道。如今,覆蓋梅州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逐漸成為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台、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和開展中國特色誌願服務的廣闊舞台。
近年來,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文明城市創建擺在突出位置,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高效推進,統籌抓好精神文明創建九大行動,常態化推進各領域綜合治理,切實推動文明創建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經過紮實創建,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城鄉文明程度穩步提升。(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深化拓展文明實踐
誌願服務體係不斷健全
近日,26名“小小講解員”及8名大學生講解員順利結業,成為豐順縣堅真紀念館新一批文明實踐誌願者。2019年,堅真紀念館開設“小小講解員”及大學生講解員培訓班。目前,該館共培訓80多名“小小講解員”和40名大學生講解員。“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用好陣地,以多種形式深入推進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豐順縣堅真紀念館館長陳拓宇說。
近年來,梅州通過“試點先行、以點帶麵”的方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其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二批全國試點縣豐順縣和省級試點縣梅縣區、大埔縣,結合本地實際,總結出可複製經驗在全市推廣。在試點的帶動下,全市各地因地製宜,全麵鋪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構建起完備的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體係。
誌願服務是群眾參與文明實踐和精神文明創建的有效途徑。我市不斷完善市、縣、鎮(街)、村(社區)四級誌願服務體係,組建全市各機關團體、大中專院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誌願者隊伍,推動各縣(市、區)成立誌願者聯合會、誌願服務促進中心,建立健全誌願服務“1+8+N”組織體係,形成全市誌願服務“一張網”。
縱深推進文明創建
城鄉文明程度穩步提升
走進平遠縣河頭鎮旅遊驛站、河頭村委會,記者看到,電子屏幕上滾動展示“文明商戶”積分表,按照文明積分高低向遊客、村民推薦好評商戶。河頭鎮實施文明商戶積分管理製度,是梅州探索建立文明市場長效管理機製,引領文明鎮村建設風尚的創新舉措。據河頭鎮黨委副書記黃立鑫介紹,該鎮實施文明商戶積分管理製度,定期檢查商戶是否存在占道經營、垃圾未及時清理等情況,督促商戶做好周邊環境“三包”。
近年來,我市紮實推進“1+9+N”行動,“1”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9”即是公共交通行業文明服務拓展、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餐飲行業文明誠信服務、農貿市場綜合治理、文明村鎮創建提質、鄉村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弘揚好家教好家風、網絡文明促進等文明創建九大行動,“N”就是N個專項工作。同時,著力推動市、縣、鎮、村“四級聯創”,持續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進一步提升創建的覆蓋麵和實效性。
2018年,梅州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資格,經過紮實創建,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2021年,梅州繼續被推薦為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目前,平遠、蕉嶺進入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大埔、豐順、五華獲評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興寧在2021年廣東省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年度測評中獲得同序列“雙第一”,梅州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城鄉文明程度穩步提升。
大力加強文明培育
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高
餐廳飯店內,“文明用餐”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小區裏,垃圾分類持續推進,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大街小巷,交通秩序井然,“禮讓”成為市民自覺行為;街坊鄰裏間,守望相助,好人好事不斷湧現……如今之梅州,文明元素無處不在。文明景象的背後,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培育和引導。近年來,我市加強精神培育、風尚培育、行為培育,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
“我們在各個領域選樹先進典型,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評選,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樹立起學習的旗幟。在榜樣的引領下,一個個榜樣人物的個體行為正在轉化為群體效應,走出梅州、走出廣東。”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舉行“閃閃紅星”故事會電視大賽,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此外,我市全麵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去年,我市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童心向黨”教育實踐活動1626場次,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係列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線上線下祭奠革命先烈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係列活動、“學雷鋒”誌願服務活動、“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逾萬場次,參與青少年學生達210.3萬人次。與此同時,我市不斷完善文明行為規範,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係建設,著力深化誠信宣傳和實踐活動。
奮進故事
文明之花常開 鄉鎮芳華永駐
初秋時節,走在“全國文明村鎮”梅縣區佘江鎮的大街小巷,看到的是整潔靚麗的鎮村麵貌、蔚然成風的文明行為,聽到的是誌願者的文明勸導,感受到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近年來,佘江鎮以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活動為重要抓手,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被評為市文明鎮、省文明鎮、全國文明村鎮。
發揮陣地作用 文明蔚然成風
走進佘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記者看到10多名村民正在吹拉彈唱,不時傳出悠揚悅耳的音樂聲,氣氛歡快熱烈。村民宋耿亮說,自從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好後,文藝隊幾乎每天都來,大家在茶餘飯後也多了個休閑學習的地方,逢年過節鎮裏在實踐所舉行的活動既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進了鄰裏感情。
梅縣區佘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成,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圖片來源:掌上梅州 吳麗伶 攝)
目前,佘江鎮已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鎮、村(社區)全覆蓋。“我們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統籌推進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等內容,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佘江鎮人大副主席何概生說。
近年來,佘江鎮積極開展“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和諧家園”活動,組織“文明家庭”等創建評比活動和開展文明村、文明窗口等係列創建活動,在創建中普及農科知識、衛生健康知識和普法宣傳等,不斷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同時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鎮綜合文化站、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設施,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臨街商鋪井然有序、店鋪招牌整齊劃一、外立麵煥然一新……記者日前走進佘江鎮一橫街,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文明祥和的美麗畫卷。除了完善基礎設施,佘江鎮還大力推進一河兩岸建設。記者在佘江鎮沿江路看到,柏油路麵寬闊平整,一盞盞新路燈佇立路旁……眼前幹淨寬敞的道路,很難將其與過去“路麵破爛不堪、晚上昏暗一片”的景象聯係在一起。
近年來,佘江鎮投入近2000萬元實施佘江鎮美麗圩鎮建設項目(一期),在此基礎上還謀劃了總投資近5億元的佘江鎮美麗圩鎮人居環境整治建設係列項目,包括實施美麗圩鎮建設項目、佘江東橋新建工程、濱江路改建工程、鎮級汙水處理廠擴容提質工程、佘江大橋改擴建項目等,全方位打造兼具顏值與內涵的美麗圩鎮。
“為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宜居宜業·活力佘江’,我們初步建立起職責明確、經費穩定、運行良好的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製和圩鎮管理機製,做到有機構履行職責、有隊伍專業管理、有資金持續保障、有群眾廣泛參與,還組建了鎮村誌願服務隊開展多種形式的誌願活動,擦亮人居環境幸福底色。”佘江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王玉婷 林玉瑩 吳麗伶 傅思林)
數說成效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實踐所112個、實踐站2257個,實現縣(市、區)、鎮(街)、村(社區)全覆蓋。
全市實名注冊誌願者達59.99萬人,開展誌願服務活動11.88萬場,培育3560個誌願服務組織及團體,累計服務時長達1527.84萬小時。
我市共有全國文明村鎮10個、全國文明單位9個、全國文明校園3所、全國文明家庭2戶、全國“五好家庭”6戶、全國“最美家庭”11戶。
經過紮實創建,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城鄉文明程度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