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田鎮通過係列創新舉措,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袁誌鵬 攝)
近年來,平遠以“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錨定“三個百億”發展目標,麵對機構改革帶來的職能調整挑戰,以及“6·16”特大暴雨災害的嚴峻考驗,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以高瞻遠矚的規劃和紮實有力的行動,成功推動農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2024年,農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2%,增速位居全市首位,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目標注入強大動力,也為鄉村振興與經濟騰飛築牢了堅實根基。
黨建領航
擘畫鄉村振興藍圖
黨建引領,是平遠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通過黨建賦能“書記領航項目”,將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突破口,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舉全縣之力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在規模與質量上實現雙提升。
與此同時,各鎮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積極推動村黨組織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起“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完善聯農帶農機製,同時引入“產業村長”和職業經理人,顯著提升了產業經營管理效率。
此外,各鎮通過盤活閑置資源資產、謀劃特色產業項目、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等多種方式,成功激發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活力。
產業驅動
繪就農業豐收盛景
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平遠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2025年,廣東興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綠色發展為底色,以人才為支撐,以合作為路徑,堅定發展信心,奮勇前進,努力實現企業發展的新跨越,力爭全年產值增長50%以上,達到1.2億元,衝刺1.5億元。”在剛剛落幕的全縣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興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賴搖鈴信心滿滿地表示。該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在藥食同源食品、綠色食品、智能食品加工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今年,該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生產工藝,確保年產1000噸果蔬汁技改升級生產線項目在5月份實現投產。該公司還積極探索“供銷社+村集體+運營公司+農戶”合作新模式,通過農產品精深加工,將平遠本地的臍橙、靈芝、百香果、青瓜、三華李等果蔬產品進行精深加工,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值的食品原材料,並暢銷全國各地。這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此外,平遠還以“醉美橙鄉·多彩平遠”為定位,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吃住行遊娛購”一體化布局。仁居鎮打造“紅色仁居”文旅服務中心,串聯紅四軍紀念館、紅軍街等紅色景點,形成集導遊服務、農特產品展銷、紅色文化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紅色文旅典型鎮。南台臥佛山景區依托南台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丹霞地貌和“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奇觀,建成雲梯玻璃棧道、天空之鏡等景點,融合客家民俗特色,成為集觀光、休閑、生態養生於一體的新興度假區。近年來,平遠各旅遊景區的遊客接待量和旅遊綜合收入均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改善環境
雕琢田園宜居新貌
平遠以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重要契機,全力推進各項鄉村建設工程,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石正鎮作為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通過“拆、改、建”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進農房風貌提升工程,成功打造出和美鄉村新樣板。
在該鎮的西湖村,經過微改造的農房煥然一新,屋頂披簷、外牆漆麵、鋁製防護網等得到統一升級,村民的居住環境顯著改善。2024年,石正鎮累計完成546戶農房改造任務,並抓住城鄉臨時建築專項整治的機遇,完成了45戶鐵皮瓦光伏改造。在改造過程中,針對經濟困難、外出或存在疑慮的戶主,石正鎮積極爭取外部支持,采取分批改造方式,引入社會資本,有效解決了改造難題。同時,新建農房嚴格遵循“嚴控規範、示範引領”的原則,結合村規民約,實行帶圖審批和“三到場”全程監管製度,並提供統一風格圖集供村民參考。如今,石正鎮綠樹成蔭的園林與具有客家特色的農房相互映襯,一幅美麗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善治鄉村
構建和衷共濟新局
在鄉村治理中,平遠堅持示範推動,構建“點上突破、麵上鋪開”的典型培育機製。通過試點先行、示範引領,逐步推進美麗環境建設。上舉鎮佘腦村獲評廣東省十大“農房風貌提升名村”,八尺至仁居“三省廊道·醉美蘇區”示範帶也成為全省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
長田鎮則通過一係列創新舉措,推動農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在鄉村治理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1月,長田鎮成功舉辦“聚力百千萬·好歌大家唱”鄉村歌手大賽,不僅展示了鄉村的獨特風貌,成功塑造了“長田歌聲”這一文化名片,還通過新媒體宣傳為景區引流,有效帶動了周邊餐飲和農特產品的銷售。
此外,長田鎮高南村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作用,將基層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實現了民事民理、村事村管,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成為增強鄉村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如今,高南村的村民理事會已成為基層治理的主力軍、文明新風的倡導者、鄉村振興的推動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加速器”。(記者 吳輝燕 鍾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