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為大埔小學生開設內容鮮活的趣味課程。
自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啟動以來,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與大埔縣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共同組建“雙百行動”駐大埔縣服務隊,緊扣“縣域所需、高校所能、師生所長”原則,探索“縣域出題、高校解題、雙向賦能”實踐模式。
截至目前,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累計組織800多名師生深入大埔基層一線,完成鄉村牆繪超6200平方米,電商直播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增長40%,培訓基層人才超4400人次,改造公共服務空間3處,惠及14個鎮(場),讓高校智慧真正化作大埔振興的“源頭活水”。
校地協同破題 產業振興添動能
“2024年,我們先後投入70萬元,聚焦蜜柚、陶瓷、茶葉三大特色產業,從技術、設計、銷售全環節發力。”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駐大埔“雙百行動”服務隊副隊長吳貴靖介紹道,在高陂鎮杉富農業公司落地的智慧農業項目,給當地柚子種植帶來了全新變化。通過傳感器實時收集土壤濕度、光照等數據,係統自動調節灌溉,實現蜜柚生長的精準監測和智能控製,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種植成本,而且還能對農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數字化記錄和追溯,顯著提升產品的價值和議價權。
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從技術賦能到市場拓展全鏈條發力。今年上半年,廣東金融學院依托金融和電商學科專業優勢,聯合大埔縣長壽事業發展中心,精準對接25家壽字商標授權企業,深入開展產品推廣和品牌建設合作。“我們通過實地走訪企業,詳細了解企業在產品包裝、營銷策略等方麵的需求,隨後組織專業團隊設計優化方案。”廣東金融學院駐大埔“雙百行動”服務隊隊長陳偉欣表示,僅為企業定製包裝和營銷策略這一項,就直接幫助企業增加收入近40萬元。
為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協同搭建推廣平台。廣東金融學院在清遠校區跨境電商產業學院鄉村振興館設立大埔農優產品專區,陸續引入亮鑫源陶瓷、客情米粉、梅州柚子等產品展示展銷,並組織開展多場電商直播活動;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共投入100萬元建設6間直播間,組建師生創業直播團隊,協助亮鑫源陶瓷等企業開設網上小店,首場直播吸引超6萬人觀看,粉絲數量增長4倍多,有效提升大埔農優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額。
針對陶瓷產業綠色發展的需求,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與富大陶瓷等大埔陶瓷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探討陶瓷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開展低碳環保培訓,優化產品包裝設計,著力推動產業綠色化、品牌化發展。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還聯合在百侯鎮候寶齋成立“藝術鄉見”工作室,組建“高校教師+非遺傳承人+行業專家”的專業師資團隊,開設“陶瓷書畫技法”“產品設計數字化”等課程,培養本土設計人才,開發融合書畫元素的文創產品,為陶瓷產業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和創新活力。
育才強基賦能 長效發展顯成效
“我們不追求‘短期輸血’,而是要‘長期造血’。”陳偉欣的這句話,道出了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幫扶大埔縣的核心思路。針對大埔鄉村振興中人才短缺的短板,兩校精準施策,構建起多元化的基層人才培養體係,打造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隊伍。
針對鄉村工匠斷層問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大埔縣住房城鄉建設局開展免費培訓,編寫《鄉村建築工匠培訓教材》,幫助215人取得鄉村建築工匠認證證書。“有了這個證書,村民找建築相關的工作會更加容易。”吳貴靖介紹道,目前兩校正推動大埔縣出台“工匠持證上崗”政策,讓傳統技藝更加規範。通過校地協同開展12場工匠技能認證培訓,大埔縣鄉村工匠持證率從35%躍升至82%,組建規範化施工班組5支,為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麵對大埔幹部職工數字化能力較弱的現狀,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定製化培訓,通過AI助力政務效能提升、AI課件開發等課程,幫助大埔293名教育工作者和政務骨幹提升工作效率,效能提升超30%。2025年上半年,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與大埔縣田家炳高級職業學校聯合開設大埔縣首個“人工智能3+2貫通班”,首批50名學員中已有12人參與企業數字化改造項目,為大埔縣域數字經濟發展儲備了後備力量。
在電商人才培養方麵,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累計開展6批次電商人才培訓,培訓了大埔466名幹部、企業代表。“課程從直播話術到數據分析全是幹貨,現在參訓的學員每天晚上還會直播賣茶,帶動周邊茶農一起做電商。”陳偉欣說。通過電商孵化,大埔縣新增網店36家,帶動蜜柚線上銷量增長40%,AI設計還幫助企業將包裝成本降低5%。
在城鄉規劃建設領域,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大埔構建起規劃引領、產教融合、育才強基、黨建領航“四維賦能”體係。2025年1月至6月,該校組織22批次師生團隊深入大埔12個鄉鎮,實施重點項目23項,直接服務群眾超2000人次。該校建築設計藝術學院團隊以“綠色低碳、文化傳承、產城融合”為核心理念,完成了5個村的實用性規劃設計,其中大麻鎮北埔村垂釣平台與鄉村公園方案,深度融合客家建築元素與現代景觀設計,帶動周邊農家樂營業額同比增長40%;土木工程學院團隊為大埔縣公共實訓基地等6大民生項目提供專業樁基檢測技術服務,累計排查安全隱患23處,以專業技術保障縣域基建安全和質量。
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還積極參與大埔縣生態建設與公共服務提升。向大埔捐贈5萬元綠化基金,組織師生黨員在高陂鎮陶溪村種植黃花風鈴木、茶樹等苗木269株,打造“高校黨建+生態治理”示範段;組織22支隊伍300多人開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鄉村規劃等服務,4批次土木工程專業團隊為大埔縣轄區內房屋、玻璃幕牆提供安全檢測,為縣財政節省檢測費用超45萬元。廣東金融學院投入約30萬元完成大麻鎮北埔村環湖路燈安裝及赤膊房攻堅美化行動,投入11萬元支持大麻鎮中心衛生院購買手提B超機並舉辦義診送藥活動;捐贈5萬元助力綠美大埔“廿林添綠”行動,組織力量參與高陂鎮陶溪村、大麻鎮北埔村綠化工程,種植黃花風鈴木、茶樹等1100多株,有效優化了河道景觀。
此外,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組建多支“百千萬工程”青年突擊隊,在大埔開展誌願服務。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在大埔縣人才驛站設立突擊隊工作站,19支結對隊伍超228名師生參與牆繪、微景觀改造、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廣東金融學院組織10支超100人的突擊隊,奔赴湖寮、百侯、西河、高陂等多個典型鎮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等活動,為大埔縣典型鎮村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目前,廣東金融學院和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結對幫扶大埔的成果已逐步顯現,百侯鎮、茶陽鎮、三河鎮等3鎮6村省級典型鎮村建設加力提速,完成傳統建築安全檢測與修複41棟,構建起“人才驛站+資源庫+創業聯盟”長效機製,“縣域出題、高校解題、雙向賦能”模式為全省“百千萬工程”推進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持續為大埔縣振興發展輸送智力支持和創新動能。(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