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村常年種煙麵積1500畝以上,是蕉嶺縣最早發展的煙葉“千畝村”,也是全市最大的村級煙草基地之一。在當地煙草部門的大力扶持下,石峰村陸續開展了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密集烤房、水利設施、機耕道路等項目建設,逐步形成了山水秀美、道路通暢、良田連片的興旺景象。土地整理後80%以上連片煙田進行集中流轉,由石峰村委會發包給種植大戶承包,統一實行“先煙後稻”的耕作模式。鎮山煙農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今年該村戶均種植麵積66畝,煙葉收購量接近5000擔,預計煙葉產值可達800萬元以上。
煙葉生產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必須以全程機械化作為支撐。蕉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緊跟東南先進煙葉產區步伐,加快成熟農機推廣,在石峰村建立起機械化推廣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基地。目前,該村已實現大中型深翻鏵犁、機械化地膜覆蓋、中耕培土、新型煙夾、生物質顆粒智能化烤房全覆蓋。蕉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針對部分作業環節無法同丘陵山地作業標準相匹配的問題,該局與有關科研院所聯合開展起壟施肥覆膜一體機研發,陸續開展小培土工具、吸盤式播種機等小改進、小升級,受到廣大煙農歡迎,開展的QC課題多次獲獎並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是煙草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蕉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落實“雙碳”目標,堅持“化肥施用減量化、植保技術綠色化、烘烤能源低碳化和煙田廢棄物利用資源化”的投入導向,在煙葉產業綜合體全麵推行稻稈溶田、無病毒壯苗、綠色防控、地膜清理回收、生物質燃料烤房改造升級等重點技術措施,為農業生產築牢綠色保護屏障,為蕉嶺煙葉高質量發展擦亮“綠色生態”底色。
在石峰村,煙葉和水稻都是傳統產業,煙稻輪作已經固化為種植製度,既保障了國家的“糧袋子”,也充實了煙農的“錢袋子”。2022年,盡管遭遇煙葉生產前期極端低溫陰雨天氣影響,但煙葉產業綜合體內的水稻製種產業仍實現大豐收,畝產達400斤以上,畝產值3000元以上。這不僅得益於煙葉產業綜合體內完善的煙水工程保障了稻田灌溉用水,更得益於煙草使用的高效肥料促進了晚稻增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圍繞煙葉生產主業,繼續推進煙稻輪作模式,在品牌培育、多元增收、職業煙農培育等方麵精準發力,做好做實煙葉產業綜合體這篇大文章,為助力蕉嶺鄉村振興貢獻煙草力量。”蕉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林德培 通訊員 楊發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