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南山區教科院附屬集團鬆坪二小與興寧羅浮中心小學結對幫扶。

南外集團第二實驗學校老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示範交流活動。

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實驗小學為興寧下堡中心小學捐贈物資。
鄉村要振興,教育必先行。興寧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在深化與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華南農業大學、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結對幫扶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啟動“鄉村教育振興”深圳-興寧學校結對幫扶行動,進一步拓寬興寧鄉鎮教師與發達地區教育界之間的學習交流平台,促進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互通共享、優勢互補,加快推進興寧教育高質量發展。
探索創新幫扶路徑
推動鄉村教育發展
4月21日上午,徑心中心小學錄播室先後進行了廣州市天河區四海小學與該校的網絡音樂專遞課堂、科學專遞課堂、結對幫扶彙報活動。音樂專遞課堂為兩校的孩子在空中架起一座學習音樂的橋梁,四海小學老師鄧宇鏵用歡快的樂曲把兩地的學生帶入《感知音樂的旋律》的課堂。科學專遞課堂《製作發光禮物》由四海小學老師陳錦璿執教,徑心中心小學老師何思強則負責課堂對接。兩位老師一起帶領兩地學生製作電路檢測器,學習查找和排除電路故障。實時同步的語音和畫麵讓兩地學生仿佛置身於同一教室,學習效果良好。
開展“專遞課堂”,是徑心中心小學與天河區四海小學推進教育結對幫扶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索,以學校薄弱學科為切入口,開展“互聯網+教育幫扶”工作。根據《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印發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2021年以來,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華南農業大學、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對口幫扶興寧市基礎教育發展。經雙方學校自願選擇,興寧市與天河區兩地15對學校順利結成對口幫扶關係。兩地互派教師實地支教、跟崗。至目前,結對學校高頻次、同步開展教研教改、高考備考等各類活動,有力提升興寧市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
有了成功的經驗,興寧更加積極搭建與外部的交流學習平台。在興寧市教育局的積極推動下,深圳市紅荔慈善基金會將“鄉村教育振興”結對幫扶行動的首站定在興寧,並聯合廣東省興寧商會、深圳市寧江文化促進會共同開展。今年4月9日,“鄉村教育振興”深圳-興寧學校結對幫扶行動在深圳啟動,至今已有深圳市南山區鬆坪第二小學-興寧市羅浮中心小學等9對學校,開展為期3年的結對幫扶。
“教育是使人進步的關鍵。對於蘇區梅州來說,教育振興是老區、蘇區振興的重要基礎條件。教育幫扶活動特別有意義。”5月12日在興寧舉行的“鄉村教育振興”簽約儀式上,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陳開枝評價教育幫扶活動時說。興寧市教育局局長郭遠林表示,此次結對幫扶是一種探索創新,也是進一步擴大農村學校受益麵的幫扶力量補充,為鄉鎮教師搭建了具有興寧特色的交流學習平台,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的教研熱情,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和業務素養的提升,推動了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互通共享、優勢互補。結對幫扶有利於教育欠發達地區了解掌握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方法,是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惠及落後地區孩子、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聚焦先進教學理念
全麵開展教育幫扶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教。紅荔慈善基金會創辦的初衷就是扶貧助學,如果僅僅隻是捐贈物資進行幫扶,並非我們教育幫扶的目標。”深圳市紅荔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鄧紹光表示,近年來,深圳市紅荔慈善基金會與廣東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展開合作,聯合開展“好教師圓夢行”送教送培活動,組織省內發達地區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到欠發達地區開展校長、教師隊伍的培訓。雖然送教送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欠發達地區參與的都是城區的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幫扶無法深入農村學校。這次行動真正促成了深圳的優秀學校與興寧的農村學校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有望達到最佳幫扶效果。
5月18日至19日,興寧市羅浮中心小學行政管理團隊來到深圳市南山區鬆坪第二小學交流學習。其間,大家一起旁聽了道德法治課,參觀了鬆坪第二小學全校全員參與的學生社團活動,讓羅浮中心小學教學團隊對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促進學生全麵而又個性的發展有了更深刻、全麵的認識。兩所學校還共同開展了“攜手相助 共赴美好”交流研討會,了解了鬆坪第二小學的辦學規模、辦學特色、辦學理念、辦學成果,以及該校《三年發展規劃》等。
5月,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實驗小學到興寧市下堡中心小學開展了送教送培活動。其間,實驗小學老師吳彤上了《窗邊的小豆豆》整本書閱讀示範課,老師朱紫葶上了《土風舞》音樂示範課,實驗小學還為下堡中心小學捐贈了一台鋼琴、書包和圖書等物資。
“此次結對幫扶行動聚焦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堅持問題導向思維,將根據各學校短板,量身定製適宜其發展所需的幫扶計劃,讓幫扶行動落到實處。”深圳市紅荔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鄧晉標說。
據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黃連常介紹,針對此次幫扶行動,該校將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提升多元教育特色、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為重點,以校園閱讀、體育、音樂、美術、心理健康教育為突破口,逐步開展全學科交流研究。“結對幫扶行動意義非凡,教育幫扶活動是龐大的係統工程,依靠個人、單位想要做好並不容易,這次活動有深圳市紅荔慈善基金會等支持,眾人拾柴火焰高。此外,結對幫扶周期為期3年,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實實在在做好幫扶工作。”黃連常認為,活動不是簡單的單向幫扶,而是雙向賦能,加強了兩地教育管理層幹部、老師、學生的聯係交流,彼此學習,優勢互補。
結對幫扶廣受好評
爭取興寧全麵鋪開
今年2月,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第二實驗學校啟動了對興寧市新陂中心小學、新陂中學的幫扶工作。目前,雙方已形成合作機製,從學校管理、師資培訓進行全麵幫扶,已開展了多場送教送培活動。“雖然結對幫扶至今僅一學期,但成效明顯。”新陂鎮中心小學校長潘君宏坦言,該校教師隊伍普遍年齡較大,通過結對幫扶,教師們了解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進一步拓寬了眼界,在教改、教學理念上提升明顯。此外,針對山區兒童普遍存在閱讀量不足的問題,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第二實驗學校在新陂中心小學推廣“推閱行動”,引導師生豐富閱讀量,積累知識儲備。目前“推閱行動”廣受好評,成效漸顯。
“羅浮中心小學地處偏遠山區,英語、社團活動、校園文化、閱讀活動這四個方麵是我們需要提升的短板。”羅浮中心小學校長劉雲華表示,結對幫扶行動為該校搭建了與優秀學校的交流平台,自與深圳市南山區鬆坪第二小學形成結對幫扶以來,兩校不僅線上聯係緊密,線下也積極開展送教送培、交流學習活動。“我們感到受益匪淺,特別是在學生考核評價體係搭建方麵,在鬆坪第二小學指導下,我們更明晰了立足於新課程標準如何構建教學評一致的優質課堂教學。”
興寧市教師發展中心聚焦教育教學主業,狠抓教研教改。該中心主任曾宇說:“興寧市教育部門時刻關注結對幫扶情況,對於結對幫扶過程中實行的先進做法,經調研,若適合多數學校,我們也會以點帶麵,逐步在各校鋪開,共同推動‘鄉村教育振興’深圳-興寧學校結對幫扶行動走深走實。”
“在深圳教育界,有不少是興寧籍的老師,我們一直心係家鄉的教育,希望能為家鄉教育振興貢獻力量。”鄧晉標表示,“鄉村教育振興”深圳-興寧學校結對幫扶行動不僅為在深的興寧籍教育工作者架起了實現夢想的橋梁,也通過情懷驅動,加深了幫扶責任意識。目前“鄉村教育振興”深圳-興寧學校結對幫扶行動廣受好評,還有不少在深的興寧籍教育工作者希望參與進來。“接下來,我們將致力於在興寧全麵鋪開這項行動,實現興寧全市農村學校都能與深圳優秀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係,進而把興寧形成的成熟經驗向省內外其他農村學校推廣,滿足農村接受好教育的需求,為國家教育均衡化發展貢獻力量!”鄧紹光說。(記者 王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