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振興資訊
蕉嶺縣全麵推行田長製切實守牢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根基
“田長”管田勁頭足 平疇沃野盡歡歌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6-25 09:13:37  瀏覽:-
字號:

新鋪鎮依托“田長製”有序推動產業興旺。(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眼下,水稻已進入抽穗揚花期,由綠轉黃,即將迎來收獲。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曾豔忠和往常一樣不敢鬆懈,得空便往轄區田裏“鑽”,跟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農戶稻田施肥、除草等各類管護作業。如今的他,又多了一重身份——村級“田長”。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近年來,蕉嶺縣緊盯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全麵推行田長製,嚴格落實各級田長責任,在全縣8個鎮(包括蕉華園區),劃分了10878個“田長製”網格,並設置縣級田長4個,鎮級田長26個,村級田長203個,網格田長635個,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耕地保護監管機製,通過采取“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分類施策推進耕地保護工作,提高產出效益,切實守牢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根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發展。

  壓緊責任

  護好田見真章

  在新鋪鎮同福村的一處田埂上,一塊標注為“田長”的公示牌詳細標明了四級“田長”的姓名、聯係方式,並附上了“田長”職責、監督舉報電話等內容,讓群眾一目了然的同時,還可以共同參與監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

  “今年4月,蕉嶺縣在我們新鋪鎮試點開展‘田長製’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麵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實現了田地資源‘全員、全域、全時、全程’的無縫隙、全覆蓋網格化監管新機製,為守護耕地紅線夯實了基礎。作為鎮一級田長,我們也需要動態巡田,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墾造水田、開發補充耕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撂荒耕地治理等相關工作,加強後期管護。”新鋪鎮黨委書記羅偉春表示,他們將嚴格耕地用途管製,加強對轄區範圍內違法違規占用耕地進行“非農化”“非糧化”行為的巡查監管,嚴肅查處破壞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

  新鋪鎮是蕉嶺縣落實“田長製”、守護“飯碗田”的一個生動縮影。“為落實好‘田長製’,我縣專門成立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將耕地保護任務細化、量化並具體落實到責任人,建立層層有責任、基層抓落實的保護機製,做到每塊農田有‘田長’,實現以‘田’為主題、‘長’為關鍵、‘製’為保障,確保耕地安全、糧食安全。”蕉嶺縣自然資源局局長鍾光慶介紹,蕉嶺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上動真格、見實效,同時,向上承接落實本級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向下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到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中,營造全民關注、支持、參與的良好氛圍。

  據悉,預計到今年6月底,蕉嶺的縣、鎮、村級田長和網格田長製“3+1”組織體係和責任體係初步建立,耕地保護“田長製”製度、信息係統、工作機構基本確立。到12月底,全縣各級“田長製”責任體係全麵建立,信息係統、工作機構、配套政策更加完善,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得到有效落實,實現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全覆蓋。

  發展產業

  種好田求實效

  耕地紅線,不隻講數量,更要講質量。新鋪鎮作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地區,堅持因地製宜、因田施策,綜合治理、高效監管,讓曾經的“荒土地”,蝶變成助力鄉村振興的“生金地”。

  走進新鋪鎮同福村的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各色果蔬掛滿枝頭,十分喜人。在一旁的分揀中心內,工人正忙著按個頭、品相將分揀出的精品果蔬碼放整齊,裝箱待發。“汛期來臨,產業發展有沒有遇到難題?”在二樓的辦公室裏,曾豔忠正向該公司負責人黃漢明跟進了解企業發展的需求,並給出意見。作為村級田長,曾豔忠有對農田設施進行管護和服務,協助耕地承包經營主體做好耕地保護利用等職責。

  “各級‘田長’都非常關注我們田地使用情況,並且十分關心支持產業落地發展。自對接以來,不僅主動幫我們企業修築好排圳,完善好灌溉條件,而且服務不斷檔,經常上門幫助我們解決田地管護等問題。”黃漢明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同福村集約了200畝土地,每日出產1萬多斤蔬菜,主要銷往潮汕等地區,年產值近2000萬元。

  “接下來,我縣將結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把推行‘田長製’作為抓好‘三農’工作的關鍵一招,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工作落實落地落細,積極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堅決遏製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穩步提升耕地數量、質量,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維護糧食安全生命線。”鍾光慶說。(記者 丘瓊 特約記者 廖靜宜 丘林強 汪敬淼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