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稻豐米業水稻機械示範基地,農機手將秧苗整齊有序地插入田裏。(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行走在梅縣區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搶農時、忙生產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間美景圖在梅縣大地盡情鋪展。
今年以來,梅縣區聚焦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聚力推動“三農”高質量發展,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全力做好糧食安全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全方位助力春耕春管,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早稻拋秧忙 田野披“新裝”
時令催人播種忙,不誤田間一季春。近段時間,梅縣區各鄉鎮的農戶紛紛搶抓農時,忙著給稻田灌水、翻地、育秧、拋秧,讓田裏披上嫩綠的新裝。
在水車鎮安美村,記者看到,村民們卷起褲腿紮進農田,一手拿著秧盤,一手嫻熟地拋著秧苗。“雨後初晴是拋秧的好時節,我們這裏有80多畝田,現在是集中人力抓緊拋秧,大概需要一周才能全部拋完。”村民李和英說。
在位於丙村鎮溪聯村的稻豐米業水稻機械示範基地,插秧機在田裏來回穿梭,伴隨著農機手嫻熟的操作,一株株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依次滑落,整齊有序地插入田裏,猶如一塊塊綠色的地毯在田野間鋪展開。“相比人工插秧,機械化插秧不僅速度快、能夠保證行間距,還可以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基地負責人薛偉民說,今年種植500畝絲苗米,於清明節後一周能拋完秧。
正值農戶拋秧的高峰期,梅縣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服務,傳授水稻防旱技巧,指導農戶選好種子,灌溉好田地,提高播種質量。“農戶要注意保證水分供應、防治田間的福壽螺,有缺苗情況的要抓緊進行補苗,才能夠保證後期的產量,十天左右要再施一次肥,保證分蘖充足。”梅縣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廖國英提醒,秧苗拋種後,廣大農戶不能懈怠,要注意時刻檢查田間情況,做好必要的管護工作。
春耕備耕工作是關乎農業豐收的開局之戰。為打好今年農業生產的“第一仗”,梅縣區及時召開全區糧食安全工作會議和“三春”工作現場會,對今年糧食生產、春播春種春管等工作進行了全麵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糧食安全和春季農業生產各項工作。
截至目前,梅縣區已完成春季糧食生產任務89.41%,完成早稻種植12.6萬畝、大豆種植1.09萬畝、其他糧食1.94萬畝。同時,鞏固撂荒耕地複耕複種成果,確保今年底全麵完成連片3畝以下撂荒耕地複耕複種任務,守牢耕地保護底線,切實保護好耕地資源。
“柚”到春管時 護出好“豐”景
隨著春天的到來,柚樹開始吐蕾,梅縣區各地柚園進入了春管的關鍵時期。近段時間,廣大柚農搶抓有利時機,紛紛開展起忙碌的春管工作,為今年的豐收打好基礎。
2月底,在雁洋鎮大坪村石灰徑柚園,記者看到,滿園的柚樹長出了新梢,一簇簇花蕾掛在枝頭,柚農們穿梭在柚樹林忙碌著。“疏花、疏梢是春管工作的重要環節,適當的疏花、疏梢可以減少樹體營養不必要的消耗,使養分相對集中,花開出來後就要開始授粉了。”柚園負責人鍾宏業說,雖然人工疏花授粉很耗時間和精力,但是能提高柚子座果率,經濟效益相當明顯。
到了謝花保果期,柚農們依然不敢懈怠。記者日前在丙村鎮大雅村看到,一架農業無人機在生產托管員的遙控操作下穩定地起飛,靈活自如地在柚樹上空來回飛行,無人機旋翼下巨大的氣流推動肥料呈現霧狀均勻地散開噴灑在柚樹上。“我家種植了100畝柚樹,現在到了保果階段,就要趕緊施葉麵肥防止病蟲害,不過現在有了‘田管家’的幫助,柚園的用工成本下降,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都得到了提升。”柚農夏雨說。
每年開春後,梅縣區農業農村局都會召開現場會,培訓、組織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果農傳授柚樹疏花授粉等技術,做好梅州柚春季管理工作。農技人員建議,柚農要做好肥水管理、促梢壯花、保花保果等管理措施,確保柚果產量和質量;同時春季也是病蟲害高發的季節,做好病蟲的防治十分重要,要重點預防炭疽病、瘡痂病、潰瘍病、沙皮病等。
春季也是種柚苗的好時節,梅縣區對柚農購苗進行補貼提高了柚農擴種的積極性。在梅縣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育苗基地,繁育大棚裏一株株利用營養杯培育的無病毒柚苗生機勃勃,不少農戶前來買苗。“政府大力發展梅州柚產業,讓我們對梅州柚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我之前種植了十幾畝柚樹,現在打算擴種20畝,所以這次買了1000多棵柚苗。”白渡鎮柚農劉誌勇說。
作為中國金柚之鄉,梅縣區近年來堅持“品質贏市場”,大力推廣金柚標準化種植,培育脫毒種苗、建設高標準果園,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病蟲綠色防控、無病毒苗木培育等成熟的優質金柚栽培技術,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等行動,進一步提高金柚種植管理水平和柚果品質,讓梅縣金柚真正成為廣大柚農的“搖錢樹”“致富果”。
農資供應足 春耕有保障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在這農資供應的關鍵時期,梅縣區全力保障農資市場供應,抓好春耕生產農資的儲備、供應和服務工作,確保春耕生產安全有序。
記者走訪石扇鎮多家農資經營店看到,各類春耕所需的菜苗、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應有盡有。一家農資經營店負責人章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春耕貨源充足,種子、肥料、農藥各種都有,完全能夠滿足附近農戶的購買需求,同時還可以根據農戶需求,將農資配送上門。
在位於城東鎮的梅州市誌穎農資有限公司的倉庫裏,工人們正在緊張卸貨,將一袋袋肥料從大貨車上搬下來再分類擺放好。“為保障農資市場供應,我們從春節前就開始做好物資調配,5000多平方米的倉庫都堆滿了農資產品。”該公司總經理李穎說,公司結合農戶需求,不斷優化配送機製,強化農資技術服務指導,為農戶提供優質售後保障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護航春耕生產。
為保障農資供應,梅縣區提前對種子、化肥、機械生產資料需求、供應、價格、儲備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及時組織調劑供應了水稻、花生、大豆等作物種子,複合肥、尿素、鉀肥磷肥春耕春種農資,滿足了春耕生產需要,確保不誤春耕、不誤農時。
春耕備耕期間是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進入市場的高峰期。為淨化農資市場,梅縣區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檢查,向農戶宣傳農資購買常識,進一步規範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確保農戶春耕生產用上放心農資產品。據了解,執法人員重點對農資門店經營者主體資格是否合法、證照是否齊全、農資產品是否合規、進貨渠道和票據是否規範等進行檢查,並隨機對農資產品進行抽樣檢查,防止假冒不合格農資產品流入市場。
“作為行業監管部門,我們會加大監管和巡查力度,按照雙隨機製度去各鄉鎮、農資店進行監管,確保農民群眾在春耕生產中‘播下放心種,施上放心肥’。”梅縣區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說,在此也提醒廣大農戶,要到正規門店購買農資,留存票據,保障權益。(撰文 吳麗伶 馮森達 王雅 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