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振興資訊
五華縣引導激勵致富帶頭人發揮優勢“領跑”鄉村振興路
帶頭人帶出共同富裕好光景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4-06 09:37:45  瀏覽:-
字號:

李素偌公司發展主導的“稻蝦共作”項目在五華遍地開花,帶動了一大批人增收。(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突出縣域振興,大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廣東定下的發展新基調。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如何譜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敢想敢幹的五華人給出了自己的探索答案——發揮致富帶頭人優勢“領跑”鄉村振興路,帶出共同富裕好光景。

  評選致富帶頭人 釋放幫帶大動能

  五華縣共有450個村(社區),鄉村廣袤。由於各村(社區)資源稟賦不同、發展程度不一,不少村(社區)麵臨人才外流、產業薄弱、增收相對乏力等現實問題。破解鄉村振興困局,亟需發揮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

  2021年11月,在駐鎮幫扶單位省自然資源廳和五華縣委、縣政府支持主導下,安流鎮舉辦了首屆“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擂台賽,最終有20名參賽選手獲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通過評選,該鎮進一步摸清了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等方麵致富能手的底數,充分掌握了鄉村產業的分布情況,建立了一批優質項目庫,並以此為契機,廣泛宣傳動員各方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通過以評促優,發揮致富帶頭人優勢,建立健全‘傳幫帶’長效機製,在全鎮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進一步促進鎮域鄉村全麵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省自然資源廳駐安流鎮幫扶工作隊隊長張誌杭說,為更好地引導激勵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發揮“傳幫帶”作用,相關單位還對評選出的帶頭人統籌安排為期3年的政策支持,涵蓋資金激勵、政策扶持、人才培訓等方麵,助推帶頭人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釋放更大的帶動能力。

  今年3月,安流鎮舉行“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群英薈暨第二屆擂台賽。本屆大賽現場集中展示了首屆帶頭人幫帶成效,並按成效頒發一、二、三等獎和優勝獎。同時,又有4名參賽選手獲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首批20家帶頭人企業中,共有16家參加此次幫帶成效評比活動。據統計,去年16家帶頭人企業合計帶動增加村集體收入超過120萬元,帶動農戶穩崗就業360多人,其中脫貧戶40人。”張誌杭說。

  “擂台賽賽出了水平、賽出了榜樣、賽出了效益,可以看到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用足用好鄉村振興的各類知識和政策,在各個領域通過聯農帶農,創造就業崗位,打造了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典範,同時也彰顯了新農人在鄉村振興路上的持續發力和精彩表現。”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謝寶劍作為點評嘉賓現場點評道。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為引導更多能人賢士、高素質人才助力鄉村全麵振興,五華縣充分放大“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擂台賽效應,以“踐行初心,助力振興;頭雁領航,強縣富民”為主題,於2022年舉辦了全縣“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評選活動。經村推薦、鎮比賽、縣評定,此次活動共評選出100名縣級“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旨在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實現“先進一人、帶動一戶、輻射一方”的積極作用。

  五華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激勵帶頭人更好地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在同等條件下,該縣優先推薦“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項目入選鄉村振興相關項目庫,優先享受五華縣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扶持,優先安排一名金融助理,並組織一次集中學習參觀培訓,進一步提高帶頭人的致富帶動能力。

  帶頭人各顯神通 村民致富有門道

  “感謝春梅,熱心給我提供雞苗和技術指導,讓我通過發展養殖業實現年均十多萬元的增收。如今,我家裏成功蓋起了小洋房,日子越過越紅火了。”在安流鎮紅山村,養殖大戶陳會嫻正在分享她的致富故事。

  陳會嫻口中的“春梅”,是全國人大代表、安流鎮首屆“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擂台賽一等獎得主張春梅。2000年嫁到紅山村後,張春梅便開始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種植養殖業,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耕山致富帶頭人。2013年,張春梅成立紅根然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成員150多戶,年銷售額達到800多萬元,戶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接下來,我們將認真打造品牌,並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精深加工企業,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村民實現更大增收。”張春梅說。

  連日來,五華大地早稻陸續播種,進入農忙時節。上個月剛獲評安流鎮“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的陳偉宏的電話一早便響個不停,“都是訂單電話。目前我們團隊早稻托管耕種麵積有5000多畝,我自己承包撂荒地的複耕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出村、進城,這是不少農村青年的選擇。當不少同齡人都在走出去時,“95後”小夥子陳偉宏卻選擇“歸巢”,從大城市回到家鄉五華,成為一名的農業托管員。2019年,陳偉宏購置並整合家庭農場原有的40台農機,成立梅州市稻宏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並吸引20多名年輕人加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簡言之就是‘你的地,我來種,減成本,增收益’。”陳偉宏說,以全程托管耕種為例,農戶平均每畝每造能盈利400元左右,該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計實施水稻種植和加工托管服務1.1萬多畝,帶動了一大批農戶增收。

  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增收方式。在安流鎮雙福村,“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陳華明通過發展百香果種植,帶動周邊近百人實現就業增收;在五華縣宏安製衣有限公司,100多人在這裏實現就近就業增收;回鄉創業鄉賢李素偌成立的廣東省憫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主導發展“稻蝦共作”產業項目,從10畝試驗田開始,如今總麵積擴大至2000多畝,基地分布五華13個鎮,帶動越來越多農戶通過產業或就業實現增收……在“政策+情懷”引導下,越來越多的“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帶頭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尖,逐漸成為五華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尤其是鄉村產業振興的一股重要示範引領力量。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走出去的人才,往往積累了先進的經驗、技術和資金。五華正凝聚更多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外出人員回鄉幹事創業,培育更多敢為人先、積極創新的帶頭人,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隨著五華縣“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近日正式揭牌成立,五華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再添一重要賦能抓手。該辦公室下設綜合信息和督辦、項目建設、保質保暢等3個工作組,主要負責綜合協調、重大問題的調研和政策、項目跟進、考核評價、作風建設、督查各項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等工作,確保五華更好地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張炳鋒 曾文敏 曾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