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驗大田育秧長勢正好。(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丘瓊 攝)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從“一村一品”建設,讓“壽鄉土特產”名片越擦越亮,到科技創新賦能種業“強芯”,再到農業“接二連三”加速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在奮進的春天裏,蕉嶺縣各地紛紛搶抓“耕耘”時機,積極發揮特色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大力實施全麵推進鄉村振興行動,一幅幅“春耕圖”盡情鋪開。據蕉嶺縣農業農村局預計,全縣今年計劃完成春播農作物麵積11.03萬畝,春耕生產力爭在4月上旬前全麵完成。
一村一品繪就產業發展“滿園春色”
蔥蘢的李樹遍布山野,環抱碧潭,藍坊鎮藍坊村程坑農業專業合作社三華李示範基地春意萌動,生機勃發。一大早,當地有名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基地負責人黃賓永領著多名農戶鑽進朦朧的山霧,或除草培土,或施肥增效,忙得不亦樂乎。
“目前基地種植三華李300多畝,擬籌資新擴種至500畝。此外,我們還以基地為中心,依托專業合作社,以家庭種植管理的模式,輻射帶動周邊100多農戶種植了1000多畝李子,年產值超千萬元。”黃賓永告訴記者,藍坊鎮山水環繞,氣候條件優渥,是有名的“長壽鄉中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這裏出產的三華李色澤豔麗,肉質爽脆,酸甜可口,遠近聞名。黃賓永告訴記者,基地現與華南農業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和“有機肥示範基地”,經過科學管育,今年產量或將翻一番。不僅如此,在鎮黨委以及工作隊的籌劃推動下,他計劃在果園內道路沿線種植櫻花等觀賞花種,發展立體農業,促進農旅融合,將示範基地打造成“產學研農旅觀光園”。
“春色”也來到廣福鎮廣育村的田間地頭。在當地黑木耳產業示範基地內,一排排白色菌棒正整齊“站隊”,上麵長滿了鮮嫩黑亮的木耳。“乘著鄉村振興‘一村一品’建設東風,廣育村今年黑木耳產量約有1萬斤,預計收入能夠達到40萬元。”廣育村黨總支書記黃忠鐸表示,黑木耳產業是當地“富民興村”產業,共輻射帶動全村1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和管理,實現“家家有產業、人人能就業、戶戶能增收”,為全麵實施鄉村振興積蓄動力和產業支撐。
“一村一品”欣欣向榮,特色農業“春色滿園”。時下,行走壽鄉各地,更多“春耕圖”映入眼簾:廣福鎮豪嶺村桃花源山莊的鷹嘴桃花謝了春紅,小青桃含羞露臉;石峰村田間的煙葉已從地膜中蹦出,伸展出厚實的葉片,迫不及待地沐浴春陽;長潭鎮滸竹村蜜柚園裏花香陣陣,果農們搶抓時令,有序進行人工疏花育果;三圳鎮九嶺村等地的時令蔬菜鬱鬱蔥蔥,農人正忙著采收……
科技支撐賦能智慧農業“盎然綠色”
伴隨著插秧機“突突突”的馬達聲,一行行秧苗為農田增添了綠意,遠處三五農人彎腰在田間檢查、補插,“春忙模式”火熱開啟。
“我們農場是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正月我們便著手準備育秧,包括承攬的社會化服務在內,共有近2000畝秧田需要管理,目前均已推廣數字化智能農業生產係統。”在長潭鎮白馬村的優質稻種植標準化示範基地,科誠家庭農場經理李春洪蹲守在田間,對“農業成為真正有奔頭的產業”顯得信心滿滿。
“今年春令不遲,氣候溫暖,十分有利於水稻生長,但病蟲害防治也尤為緊要。因此,完成播種後,我們將通過植保無人機進行噴灑藥物作業,以科技力量助力水稻病蟲害科學防治。”李春洪表示,相比傳統人工,機械化、智能化的操作能夠極大提升效率,節約成本的同時,還能提高防治效果,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在蕉嶺,像科誠家庭農場這樣嚐到科技賦能智慧農業“甜頭”的種植大戶並非個例。“慢直播:蕉嶺大米成長的3072個小時”——在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樓綜合服務大廳,一個碩大的電子屏非常吸睛。作為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另一實施主體的梅州市建豐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崇文告訴記者,“這是蕉嶺縣農機社會化服務聯合體農機信息化服務平台,采用GPS全球定位係統、田野實時監測、全程透明化溯源等技術收集全縣農業大數據。”產業園的種植戶、絲苗米采購商、農業專家等均可使用這個大數據平台,通過“大數據+農業”做好智慧農業大文章。
據溫崇文介紹,目前,蕉嶺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稻田都安裝了數據監管係統,禾苗的生長情況、土壤、大氣環境、水環境狀況、病蟲害實時動態監控均可通過手機端的大數據平台App實現實時監測。
良種配良技,豐收有底氣。今春,該縣將有更多農業種植基地走上科技助農的道路。在文福鎮暗石村臍橙種植基地,滴灌軟管已經鋪設下地,解決了當地春耕缺水的難題;在長潭鎮神崗村四季耕耘基地,隨著辣椒、茄子采收,四季豆新苗播種,一條麵點深加工生產線正加快建設……
多措並舉擦亮鄉村振興“最美底色”
春播春耕,農資先行。日前,記者走進蕉城鎮一家農資經營部店,但見各式化肥疊放整齊,農資商品應有盡有。“我今天來看看辣椒種子,以前選種子的時候就犯愁,總選不好。今天店主給我講解了很多相關的選種知識和種植技術,相信今年會有好收成。”三圳鎮村民塗叔笑道。
抓好春季農業生產,保障農資供應,事關全年糧食生產目標大局。“連日來,縣供銷社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搶先做好農資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為有序推進春耕春播‘保駕護航’。”蕉嶺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黃桂庭表示,當地結合種植結構和農民需求特點,提早規劃部署,依托供銷農資有限公司、縣域助農服務綜合平台和服務中心向廣大農戶做好科學種植宣傳,及早調運貯存各類農資,積極做好春耕生產物資保障供應。同時,聯合各部門強化農資市場監管,確保農資質量安全、價格穩定、供應順暢,從源頭把好質量關、價格關,全方位做好農資供應後勤服務。
記者了解到,除了農用物資保障,蕉嶺縣還加強轄區排灌設備檢修維護,做好山坪塘、排灌渠維護修複,保障春耕用水。同時,安排專業農技人員,指導農戶加強農用機械設備校正、保養和維護,做好蓄水翻耕準備,精準指導農戶抓好春耕生產,確保穩產增收。
“我們聚焦糧食生產功能區、農機農資生產供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全麵做好金融支持。針對春耕備耕生產、流通、供應鏈等環節,積極組織各金融機構專員深入田間地頭,重點走訪糧食蔬菜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涉農主體,充分挖掘金融服務需求,抓好對接跟進服務。”中國人民銀行蕉嶺支行相關負責人說,同時,各金融機構還通過線上掌上銀行、數字鄉村場景和線下網點、惠農服務點等,盡力滿足涉農主體金融需求,確保金融服務觸角延伸到鄉村“末梢”。
“我們將主動作為,引導農戶科學把握農業生產規律,因時因地抓好春季田管,做好病蟲害防控和極端天氣應對防範。同時將持續加大農業生產扶持力度,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生產托管加快發展,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推廣良種良技良法,持續推進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全麵夯實糧食生產基礎,以實際行動勾勒全年糧食穩產豐產的‘糧’辰美景,助推鄉村全麵振興。”蕉嶺縣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丘瓊 特約記者 廖靜宜 汪敬淼 丘林強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