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豐順子平台展示大廳內,各類農產品一應俱全。(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豐順縣以助農服務平台(中心)為載體,全麵實施聯農帶農工程,通過縣、鎮、村助農服務平台(中心)三級聯動,圍繞該縣“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搭建助農服務平台(中心)與小農戶、專業合作社之間的橋梁,力保農產品“產供儲銷”全鏈條暢通,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把“好品質”轉化為“好品牌”,打響豐順本土農業品牌,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助農 構建社會化服務體係
陽春三月,農事忙。豐順縣黃金鎮隍洞村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稻田連片,旋耕機開足馬力翻耕農田,現場幾十名農戶嫻熟地拋出秧苗,一排排整齊的稻田、一行行嫩綠的秧苗,展露出勃勃生機,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春耕畫卷。
梅州市稻漁和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傑河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公司在黃金鎮隍洞村、楊石村、埔東村、埔頭角村四個行政村通過土地流轉,進行撂荒耕地複耕複種,完善農田水利設施,打造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基地,讓荒地變成良田,同時還利用獨特的山水資源,推進稻魚共養,實現“一田兩用、一水雙收、漁糧共贏”。“目前,已完成示範推廣種養1300畝以上,一年雙季種植,每年能收260萬斤稻穀,稻花魚也成了市場的搶手貨。”陳傑河說。
在守好“米袋子”的同時,梅州市稻漁和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豐順縣供銷社的支持下,通過糧食生產托管服務,帶動群眾撂荒複種、進基地務農就業,實現增收致富。
在推進撂荒耕地複耕複種過程中,豐順縣供銷社積極整合碎片化農田,推廣形式靈活多樣的糧食生產托管服務,促進節糧減損和適度規模經營,開展規模化、標準化農技推廣服務,廣泛運用良種良法提高糧食產量。今年,豐順縣還將對建橋、黃金、豐良、潭江等鎮約5000畝撂荒耕地複耕複種,開展全程機械化的糧食生產托管和統防統治等服務。
記者了解到,豐順縣通過對黃金、建橋、潭江、湯西、豐良、龍崗等鎮6個集約連片的種糧生產基地及“一村一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涉農經營主體,提供統防統治、統配統施、農機作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開展農資農技培訓和現場觀摩會,發放農資肥料,大力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應用,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和完善全縣農資農技網絡建設。
搭建平台 建設農產品流通網絡
在廣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豐順子平台展示大廳,大屏顯示器上播放著蔬菜基地、果園、水產養殖場等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實時畫麵,對各類農副產品生產一線進行實時監控。記者了解到,豐順縣供銷社根據打造為農服務生力軍行動計劃,按照“供銷農場”的建設要求及標準共建設了21個“供銷農場”,並且指導子平台在21家“供銷農場”種植示範基地中選取6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作為直供基地。通過在基地內安裝監控探頭,實時監測農產品的種植、生長和生產管理等情況,構建直接連接田間與餐桌、全程標準化、可溯源的放心農產品配送網絡,確保從種子到餐桌的食材安全。
“子平台在2022年年底營業額已破千萬大關。”廣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豐順子平台副總經理吳涼平告訴記者,該平台結合“放心食材進校園”活動,加強與學校的銜接,通過結合配送路線,以點帶麵,串線連片,拓展當地及機關事業單位食堂配送業務。
“我們將不定期邀請省平台專業團隊對子平台團隊人員加強培訓,全麵盤活人才資源網絡建設,進一步加強檢測檢驗的能力水平和食品安全管理。”豐順縣供銷社主任張亮宏表示,該縣整合子平台配送資源,通過密切聯結21家“供銷農場”,引導發展單品種植、訂單農業,采購配送“供銷農場”和本地農戶滯銷農產品,助力解決縣內農產品滯銷難題,讓農民種植無憂、銷路不愁、收益有保障。
目前,廣東供銷(豐順)天業冷鏈物流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到了最後衝刺的階段,工程建設收尾工作正緊張有序、安全高效推進,預計今年6月可以正式投入運營。“項目總投資1.8億元,建成後預計冷庫容量將達到3萬噸,可實現產、供、銷以及冷鏈倉儲、直供配送等一體化全方位服務,補齊城鄉冷鏈物流短板。”廣東供銷(豐順)天業冷鏈物流產業園(一期)項目負責人曾浩平說。該項目建成後將助力豐順縣特色農產品錯峰上市,延長銷售周期,實現助農增收。
打造品牌 緊抓全產業鏈條發展
走進豐順縣供銷社助農服務綜合平台鄉村振興豐順館,記者看到八鄉山紅薯、留隍青欖、潭江茶葉、黃金薑糖……來自豐順縣16個鄉鎮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在此展銷,一鎮多品,琳琅滿目。“鄉村振興豐順館設立了16個鄉鎮約50個品種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展示專區,一頭連著各鄉鎮的山貨好物,一頭連著廣闊消費市場,帶動全縣優質農特產品‘出山入灣’。”豐順縣供銷社助農服務綜合平台負責人黃龍介紹說。
當前,豐順縣以廣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豐順子平台、豐順縣供銷社助農服務綜合平台為依托,加強與係統內8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21家“供銷農場”的對接,拓展配送業務範圍,整合農產品資源,統一設計宣傳豐順特色,全力打造“豐順人家”本土品牌。
“我們緊扣產前、產中、產後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目標,全力開展‘生產、供銷、信用’綜合合作試點工作,打造全產業鏈條。”張亮宏介紹,該縣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滿足農企農戶金融需求,推出特色金融產品,截至目前,已累計向茶葉、水稻、青欖等種植戶提供低息無抵押貸款約1.3億元。“今年,我們還將建設完成黃金鎮供銷社農產品綜合服務站,通過豐順縣供銷農業社會化有限公司聯結黃金鎮24個村集體參與綜合服務站建設,利用‘村社共建’的模式,發揮村集體組織優勢,引導農民、種植大戶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入站,共築與農民密切聯結的橋梁紐帶。”張亮宏說。
記者了解到,豐順縣將通過黃金鎮供銷社農產品綜合服務站,進一步服務帶動周邊留隍、潭江、小勝、砂田等鎮的青欖、黃金薑糖、魚米稻香、石斛種植、陳皮深加工等產業,服務覆蓋範圍方圓50至80公裏,帶動周邊中小農戶1500多戶,輻射有效種植規模約3萬畝,通過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和區域農產品集中生產、處理、電商交易銷售,幫助黃金鎮千畝陳皮種植園,絲苗米水稻種植基地及周邊區域優質特色農產品,打造品牌和推廣銷售,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撰文 林玉瑩 鄭坤 葉思琪 卜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