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梅州柚(大埔蜜柚)開采活動暨銷售推介會現場,蜜柚企業與經銷商簽約。



大埔縣青溪鎮溪口村高峰農業蜜柚種植基地采摘現場。

大埔縣蜜柚產業園裏,工人正在挑揀蜜柚打包裝袋。

在梅州萬川千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基地,大批蜜柚正在被分揀、打包。

蜜柚產業已成為大埔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圖為青溪鎮溪口村高峰農業蜜柚種植基地。(本版圖片均由高訊攝)
金秋時節,在“世界長壽鄉”“中國蜜柚之鄉”大埔縣,漫山遍野的柚樹上掛滿沉甸甸的果實,清甜的柚香彌漫在山間田野。作為大埔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蜜柚產業已形成從種植到加工、從品牌到銷售的全鏈條體係,預計今年蜜柚產量突破35萬噸,不僅暢銷國內多地,更遠銷海外。如今,大埔蜜柚產業正以蓬勃姿態,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精耕品質 築牢產業“生命線”
“蜜柚品質是產業的生命線,隻有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才能讓大埔蜜柚產業發展走得穩、走得遠。”大埔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杏鋒的話,道出了當地對蜜柚品質的重視。今年以來,大埔縣圍繞“穩品質、樹品牌”目標,打出一套精細化管理“組合拳”,為蜜柚產業發展築牢“質量防線”。
在技術指導方麵,大埔縣創新組建“黨員先鋒服務隊”,從全縣篩選30名種植業類黨員農技骨幹,分成15個掛鎮(場)服務隊,實現重點產區技術指導全覆蓋。每名隊員至少對接1家蜜柚龍頭企業或種植大戶,在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柚果膨大等關鍵生長節點,深入果園開展指導。無論是果樹修剪的角度,還是水肥管理的配比,農技人員都手把手教學,推動測土配方施肥、綠色病蟲害防治等先進栽培技術進村入戶到園。
為提升柚農整體管理水平,大埔縣還常態化開展技術培訓,今年已組織4次大規模培訓,培訓農技人員、種植戶310多人次。每次培訓都邀請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專家,圍繞“病蟲害綠色防治”“土壤改良與肥力提升”“蜜柚品質優化關鍵技術”等主題授課,既有理論講解,也有田間實操,讓柚農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與此同時,嚴格質量監管保障蜜柚品質。大埔縣實施蜜柚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編製地標產品生產標準,推行“帶標上市”和電子身份證溯源體係,消費者掃碼就能知曉蜜柚的種植基地信息、生長過程記錄、質量檢測結果。每年蜜柚上市前,大埔縣還會對100個種植基地開展100批次質量監測,並通過縣鎮村三級聯動倡導“不熟不采,非熟不賣”,堅決守護“大埔蜜柚”的金字招牌。
在築牢品質根基的同時,大埔縣以蜜柚為核心土特產,優化產業布局,激活農村“造血功能”。2019年以來,全縣在特色農產品培育發展中的投入,有67%集中在蜜柚產業相關配套項目,從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到深加工生產線引進,全方位提升產業配套能力。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湖寮、茶陽、百侯、青溪、西河5個鎮成為蜜柚特色產業重點發展區域,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種植基地;湖寮鎮雙髻山村、青溪鎮溪口村等20個村憑借蜜柚種植形成特色產業村,構建起“鎮有特色產業、村有優勢產品”的發展格局。
科技賦能 激活產業“新動能”
“以前運輸柚果靠人工肩挑手提,工人往返一趟至少要10分鍾,現在使用無人機吊運,隻要1分鍾就能把蜜柚從果園運到貨車上,太高效了!”在湖寮鎮密坑村蜜柚種植園,種植戶鄭先生指著空中穿梭的無人機,難掩興奮。如今,這裏的柚園沒有了往年人工搬運的繁重場景,取而代之的是“不知疲倦”的貨運無人機,一幅科技感十足的豐收圖景讓人眼前一亮。
密坑村的蜜柚基地地處丘陵地帶,地勢起伏、山間道路狹窄,每年蜜柚采收季都麵臨“雇工難、成本高、勞動強度大”的難題。今年,大埔翼啟飛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貨運無人機,徹底破解了這一難題。在操作手的遙控下,滿載100多斤蜜柚的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預設航線平穩飛行,越過山坡和溝壑,精準降落在山腳下的貨車接收點,全程高效順暢。“無人機單趟最大載重能達到160斤,運輸成本和人工差不多,但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該公司負責人張慶浩介紹道,蜜柚采收高峰期時,無人機日均能吊運4萬斤蜜柚,最多一天可運輸5萬斤,大大縮短了采收周期。
無人機運輸蜜柚,隻是大埔縣運用科技賦能蜜柚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大埔縣不斷將先進技術深度融入蜜柚產業“種、管、采、賣”全鏈條,構建起數字化產業體係:種植端,靠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溫濕度,通過水肥一體化實現精準滴灌;管理端,依托5G技術預警病蟲害,邀請專家在線解答種植難題;采摘運輸端,除無人機外,軌道車也加入“運輸隊”;銷售前,用糖度儀、智能分揀線嚴控品質,通過二維碼實現產品全程溯源。
值得一提的是,為破解傳統蜜柚“銷售周期短、集中上市壓力大”的問題,大埔縣自2019年起引入高枝嫁接技術改良品種,紅寶石、西施柚、葡萄柚等3萬畝新優品種先後“落地生根”。這些新品種的上市時間與傳統蜜柚錯開,將整體銷售期延長至次年1月,為柚農爭取了更廣闊的市場,也讓消費者在不同季節都能品嚐到大埔蜜柚的美味。
產銷聯動
拓寬產業“增收路”
好產品需要好銷路。為讓大埔蜜柚走出山區、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大埔縣通過舉辦開采推介活動、整合多方資源、創新營銷模式,構建起“產、銷、運、保”一體化的服務體係,讓“長壽鄉味道”香飄全國、遠銷海外。
9月15日,“2025年梅州柚(大埔蜜柚)開采活動暨銷售推介會”在青溪鎮溪口村高峰農業蜜柚種植基地舉行。活動現場,6組蜜柚企業與經銷商完成簽約,合作範圍涵蓋種植、加工、物流等多個環節——大埔高峰農業與廣東碧鄉科技簽下年度采購協議,廣東碧鄉科技將采購100萬斤蜜柚供應華潤萬家;大埔縣蜜柚行業協會與多家物流企業達成合作,確保蜜柚運輸高效暢通。“我們和大埔蜜柚合作四年了,這裏的蜜柚皮薄、肉嫩、汁多,還富含硒元素,特別受歡迎,今年肯定能賣得更好。”廣東碧鄉科技銷售總監侯敬輝說。
除了線下簽約,活動還啟動了“媒體+梅州柚”暨“網絡強村”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係建設行動,為大埔蜜柚搭建起全方位的宣傳推廣平台。該行動整合各級主流媒體與網絡自媒體力量,按照“預熱-集中-深化”三個階段,構建“線上+線下+外部”三位一體傳播格局:線上打造全市全媒體宣傳矩陣,通過短視頻、直播、圖文報道等形式,在各大平台推廣大埔蜜柚的種植故事和產品優勢;線下在機場、高鐵站、大型商超等公共場所投放廣告,提升品牌曝光度;外部邀請市外媒體深入大埔采訪,講好大埔蜜柚背後的“長壽鄉”故事。同時,創新推出“媒體+電商”聯營、“社區+團購”直達、“農文旅+柚產業”融合等營銷模式,讓消費者既能在線上輕鬆下單,也能走進果園體驗采摘樂趣,進一步拉近與市場的距離。
在產銷環節中,物流與金融服務的支撐同樣關鍵。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梅州市分公司針對蜜柚銷售中的“物流難、融資難”問題,推出了係列惠農舉措:針對20斤以下的蜜柚包裹,推出專屬惠農箱服務,對於柚農、柚商,每斤蜜柚運費僅需0.45元,包裹從大埔縣寄出後,80%以上的廣東省內訂單可實現次日送達;在運輸保障上,將蜜柚旺季郵件與日常郵件分離作業,增配運輸車輛和直運線路,確保柚果新鮮送達;金融服務方麵,推出“融資E專屬貸款”產品,柚農無需抵押即可快速獲得資金支持,同時提供資金回收、手機銀行理財等服務,助力柚農實現“錢袋子”增值。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則從風險保障角度,為蜜柚產業保駕護航。公司推出蜜柚種植保險、收入保險、溯源保險等多款產品,覆蓋從種植到銷售的全流程風險。通過“保險+農業托管+防災減損”模式,不僅為柚農提供風險賠付,還安排專業團隊上門指導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幫助柚農降低損失。同時,開展“柚子走出去”“直播達人”培訓,支持蜜柚行業協會開展柚園評比活動,助力柚農提升經營能力和品牌意識。
如今,大埔蜜柚產業已形成“白肉+紅肉+特色品種”的多元化品種結構,全縣種植麵積達22萬畝(紅肉蜜柚種植麵積13萬畝),是中國最大的紅肉蜜柚種植基地。預計今年全縣蜜柚產量突破35萬噸,不僅暢銷珠三角及湖南、湖北、河南等國內市場,還遠銷美國、加拿大、白俄羅斯、新西蘭等國家。
從品質管控的“精耕細作”,到科技賦能的“轉型升級”,再到產銷聯動的“聚力突圍”,大埔縣用一套“組合拳”推動蜜柚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隨著更多新技術、新模式、新力量的加入,大埔蜜柚必將結出更豐碩的果實,讓“長壽鄉味道”香飄更遠、甜進更多人心裏。(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