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豐順縣砂田鎮、小勝鎮緊緊抓住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契機,大力推動耕地規模化集約流轉,“小田”變“大田”的效益逐步顯現。
目前,豐順縣砂田鎮連片流轉土地1000畝、平整土地500畝,引進梅州市佳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計劃首期種植500畝朝天椒。小勝鎮連片流轉土地1200多畝、平整土地300多畝,引進興晟中墾智慧農業發展(梅州市)有限公司計劃種植900畝朝天椒,引進源豐園家庭農場計劃建設300畝絲苗米種植示範基地。
近日,記者在砂田鎮占中村的梅州市佳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朝天椒種植基地看到,農戶們正忙著施肥、除草。“我們種植的辣椒品種是航紅七號,由公司負責為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回收價保底為每斤4元。”梅州市佳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法山表示。
很難想象,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此前是撂荒地。轉變得益於占中村落實“網格化”責任,深入推進農用地整治,集約流轉集中成片的撂荒耕地。如今,占中村已建成200畝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範點。
“土地流轉後,村民不僅有田租收入,還可以到基地務工,每天有100多元收入,大家都十分支持。”占中村黨總支書記陳小文表示,土地流轉不僅讓農民增加了收入,“三線”整治和灌溉等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
砂田鎮黨委書記徐小維表示,砂田鎮將結合自然生態優勢,探索建設鄉村旅遊與農業融合發展模式,打造以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為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
同樣推進土地“煥新”的還有小勝鎮。該鎮通過撂荒地集約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道路重新布局等措施,推動“碎片化”耕地向集中連片轉變,使耕地質量與布局得到顯著優化。
記者在小勝鎮大南村看到,147畝土地已完成平整和水渠鋪設,通過招商引資引入農業企業,計劃種植玉米、朝天椒、薑等農作物,帶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小勝鎮將緊抓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機遇,繼續探索‘小田’變‘大田’耕地整理、林耕互換、園耕互換等途徑,打破傳統低效的農業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行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同時加強整治後土地的管護和利用,鞏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成果。”小勝鎮副鎮長李遠航說。(記者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