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梅江區西陽鎮直坑村聚焦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
“內外兼修”塑文明 和美鄉村展新顏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06-04 09:38:24  瀏覽:-
字號:

白宮河直坑村段“一河兩岸”風景宜人,生態環境優美。(西陽鎮政府供圖)


  夏日時節,沿著平坦的柏油路進入梅江區西陽鎮直坑村,隻見白宮河“一河兩岸”風景優美,岸邊綠色步道環境宜人,農房民居煥然一新,與遠處的青山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這座位於西陽鎮東部的村子,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為總抓手,聚焦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堅持“內外兼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繪就生態優美、產業蓬勃、鄉風文明的幸福圖景,日前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受到表彰。

  外塑“顏值”

  和美環境擦亮“文明底色”

  5月30日上午,記者見到村民鍾獻銳時,他正在庭院裏修剪九裏香。“政府不僅統一改造提升民房的外立麵,還鼓勵我們打造‘美麗庭院’,現在村裏環境越來越好,大家都住得更舒服了。”鍾獻銳的感慨,正是直坑村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的生動注腳。

  “我們共提升房屋風貌162棟、新增2000株苗木,主幹道實現‘三線’全部落地,村內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100%,3座公廁均達到‘四淨三無兩通一明’要求,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農村汙水處理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直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世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村乘著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東風,在省、市、區、鎮的各項政策和資金支持下,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廣泛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和“五邊”“四旁”綠化美化活動,有效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潛在的經濟增長點。圍繞“水韻直坑”主題,直坑村開發3公裏遊村徒步路線,推進建設兒童樂園、露營驛站、無花果百香果采摘園等配套設施,著力打造集賞櫻休閑、親水娛樂、采摘研學於一體的農文旅發展體係,激活農文旅發展新動能。“櫻花長廊是網紅打卡點,尤其在三四月櫻花盛開時,每天來打卡、露營的人很多,我們就賣些土特產和礦泉水、燒烤、小零食等,大家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徐愛蓮開心地說。

  依托農文旅產業帶動村民增收的同時,直坑村積極拓展多元發展路徑,累計投入130萬元發展集體光伏產業,有效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同時引導鼓勵群眾利用屋頂安裝光伏,每年讓每戶農戶平均增收5000元。此外,村裏大膽探索,用活資金,以扶貧產業資金20萬元入股企業,每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6萬元,2024年村集體收入達50多萬元。

  內修“氣韻”

  深化治理點亮“文明靈魂”

  5月30日上午,西陽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西陽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直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開展“粽香連鄰裏 佳節話民俗”主題活動,攜手村民共迎端午節。

  “活動效果很好,帶動起村裏的文明新風尚。”村民張利玉告訴記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經常舉辦活動,清明包青團、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餅、冬至做湯圓包餃子,很受村民歡迎。不僅如此,在鎮、村幹部和社工的帶領下,大家一起清理河道垃圾、進行垃圾分類,文明新風處處湧動。

  除了在各類文明實踐及誌願服務活動下功夫外,直坑村還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積極打造“基層黨建+誌願服務+文明創建”多層麵、立體式體係,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通過定規矩、立良俗,不斷破陋習、扶正氣。“‘黨建引領+村民自治’雙輪驅動,深化鄉村治理,是我們村興民安的‘法寶’。”何世鈺說,該村大力推行“支部在網格”工作機製,通過完善群眾來信來訪登記製度、鼓勵黨員幹部深入網格等方式,將基層黨建、政策宣傳、安全生產、矛盾調解、社會治安等關鍵任務深度融合於網格化管理之中,不僅提升治理效率,還增強服務的精準性和覆蓋麵,也讓矛盾糾紛化在源頭、解在訴前、消在萌芽,2024年實現“零信訪”。

  文明新風滋養鄉野沃土,離不開鎮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我們給政策、給激勵,增設了村集體收入績效獎、鄉村文明獎等,全力調動每一名村幹部的工作熱情。”西陽鎮副鎮長朱利華表示,鎮裏積極指導協助村委向上級爭取各類幫扶資金,多方統籌資金支持直坑村重大項目、民生項目,同時安排鎮領導擔任組長的6人工作組隨時支援保障村裏的各項工作,為該村提供政策、資金和人員支持,助力文明新風吹遍鄉村大地。(記者 嚴海苑  通訊員 張創鋒 鄒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