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華縣新媒體協會會長張龍文在直播間推介五華菩米。(賴鋒 攝)

五華縣電子商務協會黨支部書記宋偉東在田間地頭幫助農戶宣傳售賣生薑。(受訪者供圖)

五華縣消費幫扶轉水館內,負責人正在打包客戶訂購的農特產品。(賴鋒 攝)

五華縣消費幫扶轉水館內,各種農特產品布滿展櫃。(賴鋒 攝)

五華供銷係統多措並舉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受訪者供圖)
五華縣新媒體協會2024年直播助農帶貨450萬元,16支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積極奔走牽線助銷農產品,五華供銷係統多措並舉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2024年,五華各級各相關部門把助農助銷作為推動鄉村全麵振興和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凝聚各方力量,譜寫助農篇章,持續助力農民增收。
直播助農 千裏買賣一線牽
“昨晚直播到12點,今天一早起來又去農戶家裏選看農產品,有點沒休息好。”記者見到五華縣新媒體協會會長張龍文時,他兩眼微紅,略顯疲態。簡單采訪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走進直播間,“今天要直播賣五華的菩米、茶葉、柚子”。直播間裏,沒有華麗的布置,有的更多是一份真實和助農的初心。
作為五華縣小有名氣的網紅,張龍文與五華縣新媒體協會的成員們一有空就會走進田間地頭開展直播助農活動。“囿於各種原因,五華農產品價格優勢並不明顯,傳統的銷售渠道已不能很好滿足產銷需求。”張龍文說,直播助農就是一條很好的出路。於是,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幹起了直播助農的事業。如張龍文的IP“張搞長”、鄒訪林的IP“油老板”、宋偉東的IP“客家茶哥”等。
鄒訪林是五華縣新媒體協會副會長,也是地道農民。54歲的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年過半百竟成為了年輕人口中的“網紅”。直播帶貨一年來,他個人線上農特產品銷售額達到了45萬元,並通過線上引流拉動線下消費擴容提質。
“直播對農業來說,意義是顯然的。看似簡單的銷售形式,實際上有效解決了‘產供銷不暢’的難題。”張龍文說,五華縣新媒體協會義不容辭,發揮傳播優勢,讓五華優質農產品乘著“網絡經濟”效應做成“千裏買賣”,走向更大市場。據介紹,2024年,五華縣新媒體協會電商帶貨銷售額超450萬元,創曆年新高。
與五華縣新媒體協會一樣,五華縣電子商務協會也積極發揮行業優勢,在直播助農、電商人才培養等方麵聚焦發力。2024年以來,五華縣電子商務協會黨支部書記宋偉東也頻頻走進田間地頭直播售賣茶油、生薑、西瓜等各種農產品,幫助不少農戶解決了銷售難題。“多虧了宋書記宣傳推介。”五華縣琴江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宋鳳萍說,該公司種植了幾千畝油茶,但茶油銷售一直是難題,今年得益於宋偉東等人的助農直播,該公司茶油銷量逐漸好起來了。
消費幫扶 農產品出山入灣
走進五華縣消費幫扶轉水館,絲苗米、腐竹、花生、南薯粉絲、古法醬油等各種產自轉水鎮及周邊鎮村的農特產品琳琅滿目。場館負責人李葉青正忙著打包由廣州市番禺區多家政企單位訂購的新春員工福利,大大的紙箱盒擺滿了門店,紙箱裏裝滿了轉水鎮產的絲苗米、腐竹等特色農副產品。
李葉青告訴記者,這些大訂單的促成,多虧了廣州市番禺區派駐轉水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的奔走牽線。番禺區新一輪派駐轉水鎮工作隊自2024年7月進駐以來,通過多種形式深入了解轉水鎮農業產業發展情況,把如何幫助農業企業和農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工作隊充分發揮組團幫扶單位優勢,向各單位及相關企業、食堂發出消費幫扶倡議書,號召大家積極支持采購轉水鎮農特產品。”工作隊隊員林永堅說,2024年中秋節以來,工作隊共發動多家單位在五華縣消費幫扶轉水館累計采購各類農特產品189萬元;同時在番禺區多家大型商超幫忙搭建轉水鎮農特產品展銷點,助力轉水鎮農產品“出山入灣”,助農增收。
眼下,正是冬種蘿卜的采收時節。在梅林鎮梅東村,五華縣日日升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150畝白蘿卜迎來豐收,農戶正搶抓農時采收蘿卜、曬製菜脯,當地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也積極奔走推銷相關產品,助力農戶增收。
“我們的產品有梅林菜脯、老菜脯等,因為量比較大,所以需要拓寬銷路。”五華縣日日升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世鵬說,梅林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了解情況後,非常熱心幫忙推廣銷售相關產品,目前已有10多家餐飲店與合作社達成合作意向,並且已經開始拿貨,目前銷售了近6萬元的貨品。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一整年,五華縣16支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通過發動各所在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力量實現消費幫扶1928萬多元,有效助力了五華各鎮村農特產品銷售和農戶增收。
供銷搭台 助農服務上水平
2024年初,五華縣梅林供銷社尖山分社掛牌成立。這是五華縣第一個開展實體業務的供銷社,標誌著五華助農服務體係建設逐步完善。“成立村級供銷社的目的主要是聯農帶農,幫助企業和農戶‘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企業和農戶不再擔心銷路的問題。其次,供銷社有一個統一的品牌,能讓大山裏的農特產品更好地走出去。”梅林鎮尖山村黨支部書記、梅林供銷社尖山分社負責人黃國俊說。
梅林供銷社尖山分社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產銷聯動優勢,以“村集體+供銷社+企業基地+農戶+互聯網+統一包裝+統一倉配標準化”方式推進,實現企業能發展、農民有工作、集體有收入的良性發展。目前,梅林供銷社尖山分社自有品牌菩米係列農產品已含有菩米酒、菩米釀粄、菩米南瓜餅及加工產品甜粄、綠茶、紅茶、白茶等30多種,月均營業額達4.1萬元,覆蓋農戶73戶,每戶農戶可實現增收2100元。
此外,五華供銷係統還堅持多措並舉持續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五華供銷農服圍繞產前、產中、產後需求,通過搭建體係整合資源,提供個性化“套餐式”托管服務,建立了有組織、有機構、有人才的專業生產托管服務隊伍,助推五華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在五華縣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五華網約機小程序,對農戶的耕種訂單進行接派等各種操作。負責中心運營的五華縣優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由省、市、縣三級供銷企業聯合成立的企業,目前日作業能力可達到1500畝以上。該公司總經理陳煥告訴記者,繁忙時節,公司單日最大接單量達到了25單,服務的土地畝數接近300畝,能有效解決農戶耕種難的問題。
與此同時,五華優禾農服公司以供銷社各基層社及助農服務中心為基站,發掘培養鎮村助理,積極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目前除水寨鎮托管運營中心外,還建設有橫陂、華陽兩個鎮級托管站點。據統計,目前五華共建有生產托管示範基地5個,服務農戶4000戶,近年來共完成農業社會化服務麵積超10萬畝,累計舉行40多場農業社會化服務培訓會議,培訓人數達2000人,實現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各項指標的預期任務,進一步擦亮了供銷社為農服務“金字招牌”。(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曾文敏 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