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大埔縣持續發力做大做強茶產業
種一山好茶 興一方產業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04-03 09:55:17  瀏覽:-
字號:

農業科技特派員走進茶園,查看今年春茶長勢。


在梅溪村,村民們正在茶園忙著采摘春茶。


鵬發茶業公司對原料嚴格篩選,保證茶葉品質。


嘉鵬茶果公司製茶車間內,製茶師傅正忙著製茶。


大埔茶山上,茶農們正搶抓農時,采摘今年第一批春茶。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黃金時期,大埔縣各茶山熱鬧非凡。茶農們背著茶簍,熟練地穿梭於茶樹間,手指靈動如蝶,精準地采摘下今年第一批春茶嫩芽。每一片嫩綠的茶芽,都承載著茶農們對豐收的期盼,也為他們的增收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大埔縣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在茶產業發展道路上持續發力,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特色茶葉品牌,積極推動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全縣茶產業保持穩健良好的發展態勢。

  茶旅融合 共赴春日茶香之約

  滿園春芽綻新綠,又逢春茶馥鬱時。3月29日,位於楓朗鎮梅溪村的梅州嘉鵬茶果種植有限公司千畝生態茶園內,嫩綠的新芽在春日暖陽下熠熠生輝,采茶工穿梭於茶樹間,嫻熟地采摘下鮮嫩的茶芽,將這飽含春日氣息的第一縷“鮮”意,輕輕收入囊中。

  “春茶采摘期差不多有一個月,每天能有140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幹活還能顧上家,很不錯。”天剛破曉,梅溪村村民張女士就已在山腳下的茶園裏忙碌開來。

  近段時間以來,楓朗鎮的茶園不僅迎來春茶采摘的黃金時期,而且也引來八方遊客,遊客們或賞春景,或體驗采茶、製茶的樂趣。

  來自汕頭市的遊客陳先生說:“趁著假期,特意帶孩子來親身感受采茶、製茶的過程,讓他們領略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做好的茶香氣撲鼻,也讓孩子真切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內在意義。”

  山上茶農“采茶忙”,山下茶廠“製茶香”。亚博ap 嘉鵬茶果種植有限公司的製茶車間,數台機械正在不停運轉,製茶師傅全神貫注,對鮮葉進行攤青、烘幹、揉撚等工序,空氣中彌漫著春茶的清香。

  大埔縣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種茶曆史久遠,茶文化底蘊深厚,是廣東省優質茶葉基地之一、全國重點產茶縣。據史誌記載,唐代末期大埔已種植生產茶葉,距今已有超千年曆史,西岩茶成為梅州曆史八大名茶之一。大埔先後創建西岩山茶場、雙髻山茶場、飛天馬茶場等茶葉生產基地,引進嶺頭單叢、鳳凰水仙、梅占、大葉奇蘭等品種。隨著茶園麵積不斷擴大,茶葉產量逐年增加,茶葉品質也顯著提高,大埔縣以茶興業的版圖在不斷擴大,形成了以西岩山麓為中心,輻射楓朗、大東、高陂、湖寮等鎮的茶產業發展格局。

  近年來,大埔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茶產業,以建設規範化茶園、打造生態有機品牌、堅持茶旅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動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大埔縣茶葉種植麵積已達10.8萬畝,發展茶葉種植的省、市、縣級農業龍頭企業有16家,茶產業發展已成為大埔縣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埔縣先後獲得“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中國最美茶鄉”等殊榮,大埔烏龍茶被農業農村部登記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

  多措並舉 促茶產業提質增效

  走進大麻鎮桃石村,連綿起伏的茶山青翠欲滴,數十名采茶工人穿梭其間,手指翻飛間,嫩綠的茶芽落入茶簍中。

  桃石村坐落於海拔1298米的陰那山麓,這裏常年雲霧繚繞,土壤富含微量元素,是茶葉生長的天然溫床。“我們這裏海拔高、雲霧多,種出來的茶葉品質特別好。”桃石村黨支部書記羅安華告訴記者,該村村民收入一半以上都靠種茶。茶好,村民的收入也就高。近年來,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桃石村開始規模化發展茶產業。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桃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桃石村建成了現代化的茶葉加工廠,采取“村委會+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與梅州市鵬發茶業有限公司攜手,全力打造“鵬順石澗茶”品牌。

  “每年就盼著春茶開采,這幾年茶葉的行情不錯,去年一共製茶1000多斤,加工不完的茶葉就拿到村裏的加工廠來賣,合計下來一年能有十多萬元的收入。”在鵬發茶業公司的加工廠收茶窗口前,桃石村茶農羅勇輝正笑著售賣新鮮采摘的茶葉。

  作為農業產業化縣級龍頭企業,鵬發茶業公司在茶業專家的悉心指導下,不斷革新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實現了從傳統手工到現代化工藝的跨越,還引入科學管理理念,對茶園進行科學化管理,保證茶葉品質的穩定性。2023年,該公司總經理巫勝欣帶著“鵬順石澗春蜜”參加“粵茶杯”廣東省第十五屆茶葉質量推選活動,斬獲烏龍茶類銀獎。去年,鵬發茶業公司茶園入選“廣東生態茶園”。

  “桃石村春茶的香甜,離不開加工環節的品質管控,每道工序都馬虎不得,時間、溫度等都要留心。”巫勝欣告訴記者,在石澗茶的製作過程中,從鮮葉采摘到成品茶出廠都嚴格遵循傳統製作工藝和標準流程,對原料進行嚴格篩選,並通過先進設備和精湛工藝,精準控製各個環節,確保每一片茶葉都達到高品質標準。

  種一山好茶,做一葉精品,興一方產業。目前,桃石村茶葉種植麵積達1000多畝,年產量約25萬斤。眼下,大埔正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桃石村的高山“石澗茶”憑借自身獨特優勢,成為興村富民的關鍵產業。

  近年來,大埔高度重視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種植技術指導服務、拓展市場營銷渠道、推動基地化發展等舉措,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讓茶農共享產業發展紅利。如今,楓朗鎮被認定為省級茶葉專業鎮,楓朗鎮三溪村、上山下村和大東鎮富溪村、大麻鎮桃石村、高陂鎮福員村、桃源鎮桃星村被認定為省級茶葉專業村,茶產業發展的星星之火,在大埔已成燎原之勢。(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  圖片均由大埔縣委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