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農在煙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趁著晴好天氣,搶抓農時加強煙田管理。(吳騰江 攝)
春回大地,萬象“耕”新。當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蕉嶺縣8414畝烤煙也全麵進入中耕管理階段。近段時間以來,廣大煙農搶抓節令,開展揭膜培土、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工作,確保烤煙生產提質增效,烤煙增產增收。
“當前是烤煙中耕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科學管理直接影響煙葉質量,大家要及時進行揭膜培土。”3月上旬,廣福鎮石峰村的煙田裏,煙葉長勢喜人,煙農在煙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趁著晴好天氣,搶抓農時加強煙田管理,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走進石峰村,放眼望去,廣袤的煙田連著遠處的青山,一壟壟的煙葉正茁壯生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青翠欲滴。在種植大戶林輝梅的煙田裏,一行行煙壟在田間鋪開,30多名工人穿梭在田間,有的在揭膜培土,有的在提溝除草,大家幹勁十足,齊心協力精心護好每一片“金葉子”。阡陌縱橫的煙田裏,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徐徐鋪展。
“我今年承包的煙田麵積約400畝,每畝產值約5000元,總產值200多萬元。現在是春耕農忙時節,用工需求量大,有30多名工人在幹活,工錢每天130元。”林輝梅告訴記者,目前煙葉長勢良好,但前段時間雨水較多,不便農事操作,這幾天難得天氣好轉,在煙站技術人員指導下,他們抓緊時間做好大培土工作,盼望今年有個好收成。“煙田揭膜培土能減少壟體雜草數量,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具有增加煙株防澇、抗倒伏和抗病能力,為煙株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充分促進煙株生長、養分吸收,從而提高煙葉產量和煙葉質量。”廣福煙葉工作站副站長湯清宏表示,今年煙葉預計收購均價能夠達到每斤約19元。
種烤煙是廣福鎮傳統產業,其中,石峰村是全市最大的村級煙草基地和梅州煙草核心產煙區。近年來,石峰村狠抓政策、管理、技術等保障措施的落實,確保煙葉生產工作有序推進,讓“綠葉子”變為“金葉子”,拓寬煙農增收致富渠道,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煙葉和水稻,都是我們村的傳統產業,兩者在輪作上具有很大的優勢。煙葉收完後,可立即種植水稻,充分利用了煙田資源。種植煙葉後的田塊,土壤肥力更高,營養更均衡,可減少化肥使用,提高水稻產量。同時,因為種植煙葉,我們進一步完善了灌溉水源和建設了烘烤工廠,如此,煙草和水稻製種所需的相關設施設備可相互利用,盤活了資源,增加了效益。”石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鍾景維表示,接下來,石峰村將繼續推行煙稻輪作模式,延長產業鏈,積極推動“煙稻+N”的多元產業發展,提高產值,推動煙葉生產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