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大埔縣三河鎮彙城村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
產業顏值兩手抓 典型建設勁更足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12-17 10:24:49  瀏覽:-
字號:

彙城村因地製宜打造綠美景觀帶,村居環境宜人。(劉文烽 攝)


  打造紅色文化示範區,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製定鄉村綠化“作戰圖”,提升鄉村顏值;創新“榕樹下議事”製度,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去年以來,大埔縣三河鎮彙城村搶抓“百千萬工程”機遇,聚焦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風貌提升、鄉村綠化等多個方麵,蹄疾步穩推進典型村建設,紮實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麵突破。

  荒地變身小公園

  扮靚鄉村顏值

  步入初冬,彙城村韓江源頭江水如碧,明媚的暖陽配上繪塑精美的母親雕塑,猶如夢中的冬日畫卷。這裏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前來觀賞遊玩。

  沿著嶄新的柏油路往村子裏走,有一片占地約100畝的小公園——城西水係。過去的城西水係,存在池塘水體渾濁、雜草叢生的情況。如今,經過提升改造,原來的荒廢地變成休閑廣場,古香古色的百年老宅與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整體風貌煥然一新。

  如何科學謀劃解決存在的問題,做好“風貌文章”?彙城村黨總支書記周世祥介紹,該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契機,由鎮駐村幹部帶領村“兩委”幹部一起逐戶摸排,製定具體方案、處理計劃、清拆時限,按照先易後難、集中攻堅的原則開展清拆工作,並爭取資金對城西水係因地製宜打造“水文化”功能區,同步推進周邊農房外立麵改造提升、生活汙水管網鋪設以及道路硬底化改造工程。

  截至目前,彙城村已完成三清理653處、三拆除133處,提升農房風貌178棟、“三線”整治2.7萬米。“典型村建設讓我們村變得更漂亮,沒事繞著村子轉一圈,到處都是好風景!”村民饒琪鋒說。

  在綠美村莊建設方麵,彙城村突出綠化和美化協同,製定完善鄉村綠化作戰圖,在進村口、主幹道兩側因地製宜打造綠美景觀帶。截至目前,彙城村接受捐贈苗木632株,新種各類苗木約2500株,打造“黨員先鋒林”“巾幗林”等4個主題林,創建美麗庭院17戶。

  立足資源稟賦

  提升產業含金量

  在彙城村,一排排銀色的光伏板向陽而立,平整有序,工人們正將一塊塊光伏板運上長廊頂部,進行組裝固定。

  結合鄉村綠色發展,彙城村因地製宜推動分布式屋頂光伏農房建設,充分利用村集體和農戶閑置屋頂,鋪設光伏發電設備,盤活閑置資源,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

  “依靠租金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近1萬元。”周世祥告訴記者,彙城村積極探索“光伏+”融合發展模式,計劃引進企業發展光伏農業,即光伏棚下培育靈芝,夯實產業基礎,努力將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11萬元增長至40萬元以上。

  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彙城村打造智慧魚塘,大力發展清水魚、鬆茸菇、蜜柚等興村富民產業。探索推進農文旅融合,彙城村充分利用中國傳統村落、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等旅遊資源,通過華潤希望鄉村項目集約周伯明故居周邊土地,打造紅色文化示範區,同步引進休閑茶室、書吧、特產購物中心等業態,因地製宜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特色鄉村旅遊業。

  值得一提的是,彙城村還入選2024年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當前,我們已完成梅江碧道、韓江源碧道、韓江源母親雕像周邊環境提升,城西旅遊公路、三河壩古渡口修複等文旅配套項目建設,並完善了周家莊特色民宿配套設施。”周世祥表示,接下來,該村將充分發揮好中山紀念堂、“一門九清華”陳氏宗祠、華萼樓等特色古民居古建築的資源稟賦優勢,活化利用曆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特色村在農文旅融合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全麵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