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金雁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在興寧市工業園區開展年產4000噸微細電磁線技改擴產項目。

辰浩醫療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是早期入駐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的企業。

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臨時租賃園區廠房先行投產,今年可完成2.3億目標產值。

保儀生態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綜合型涉農企業。

興寧市做大做強工業園區主平台,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競爭力。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集聚區。近年來,興寧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用力,持續改善工業園區軟硬環境,從加強隊伍建設、做強產業主平台、做大園區經濟總量、提升服務企業效能等方麵加力提速,不斷增強園區承載力、競爭力,努力實現園區企業運行穩中向好,為縣域經濟的騰飛注入強勁動力,助力興寧市“百千萬工程”邁向新高度。
建強基礎 提升承載能力
對製造業等企業而言,廠房是開展生產的必要保證。自從興寧市工業園的標準廠房建成後,許多入園企業的發展因此駛入“快車道”,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在臨時租賃的園區廠房內,紅禾朗(興寧)電工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生產。“今年的目標產值是2.3億元,目前來看可以達成這個目標,而這些產值都是在園區租賃的臨時廠房內完成的。”該公司經理劉丹青介紹道,2022年,該公司投資項目在興寧動工以後,興寧市工業園管委會根據企業的訴求,為企業提供標準廠房租賃,讓他們可以邊生產、邊建廠房,使企業大大縮短了投資周期,降低了投資風險,增強了盈利能力。
記者了解到,興寧市近年來已完成12.26億元投資,分三期陸續建設興寧市產業轉移工業園整體城鎮化(標準廠房)項目,並將其命名為興寧·天河創新產業園。已建成的標準廠房共有38萬平方米,可容納30多家中小微企業,為企業提供拎包入駐的便利條件。其中孵化中心、人才驛站能為中小企業和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目前園內已有14家企業進駐,另有多家意向入駐企業正在洽談。
除了標準廠房的建設,興寧市工業園區近年來還圍繞“產城融合、區域一體”的發展架構,以“七通一平”為標準,不斷加快主平台融灣載體建設。目前,園區內“六橫六縱”市政路網已基本建成通車,建成日處理萬噸汙水處理廠、220KV變電站。葉塘安置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首期、二期已建成安置房1608套並交付使用,三期項目(A、B區)正在加快建設中,衛生院、小學、幼兒園、智慧園區、商業項目正在謀劃建設,產城融合配套設施將逐步完善。
“我們將搶抓‘蘇區融灣’政策、廣州天河對口幫扶、省工信廳產業主平台機遇,積極謀劃項目資金,加快安置區三期(AB區)、園區智能化等項目建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還將進一步加快申報興寧市葉塘產城融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麵提升園區綠化、亮化、美化環境,創建園區標準廠房星級物業服務園區,升級改造園區汙水處理、供排水係統,持續完善園區綜合配套設施,做強主平台承載力。
做大總量 彙聚發展動能
走進廣東金雁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設備。“在園區管委會的幫助下,我們有信心完成技改擴產的目標。”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目前園區管委會正與該公司全力推進廣東金雁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4000噸微細電磁線技改擴產項目。“項目首期計劃建設年產4000噸微細電磁線生產線,租賃園區廠房總占地麵積約87畝,計劃總投資1.75億元,2024年計劃投資3800萬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的主要生產設備已完成招標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廠房簽約、廠房修繕改造、設備采購、電力設計和必要的第三方評估等工作。
為了進一步做大工業園區經濟總量,園區管委會正全力扶持金雁電工、辰浩醫療、凱聞生物等15家規上企業增資擴產,著力培育保儀生態、火牛哥科技等8家企業上規。加快紅禾朗、賜裕鞋業等19家企業在建項目投資,保障界電新能源、華峰三維等項目盡快動工。同時加快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加大園區主導產業補鏈強鏈,力促意向落戶園區的冠華科技、翰德澤信等項目落戶。此外還進一步加大征地拆遷和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力度,利用國家開發區目錄公告審核政策窗口期,重新修訂園區詳規和環評,增強園區發展競爭力。
搶占先機 發展特色產業
2022年8月,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在梅州興寧產業園區內揭牌,規劃占地麵積約800畝,總投資約50億元。它是一個以醫療器械製造加工、產品研發、物流倉儲為主體,輔助配備健康服務、綜合配套、貿易物流、生活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是廣東省第五批生物醫藥產業唯一的創新服務重點地區。
作為早期入園的醫療器械企業,辰浩醫療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自入駐以來,就得到了專人專崗輔導、全程無縫跟蹤服務。“從項目落地開始,就有專人全程跟進,協助我們準備各種審批資料,幫助我們快速高效通過注冊檢驗、技術審評、行政許可等流程,取得多張產品注冊證,產品迅速投產,順利上市,搶占了市場先機。”該公司負責人稱讚道。
為加快興寧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興寧市工業園管委會積極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加省心、用心、誠心、耐心、暖心的服務體驗。通過發揮“省藥監局與梅州市政府、興寧市政府共建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作用,用好“三重”政策,讓企業在注冊檢驗、技術審評、行政許可等流程上更加便捷高效,節省時間和精力,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不斷走深走實。
據統計,今年以來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新注冊醫療器械企業4家,新引進嘉琪科技、君豐醫療、丹旺醫療3家企業落戶。推動在興寧注冊公司的醫療器械企業,共取得Ⅱ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13 張、Ⅰ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證13張。
優化服務 厚植發展沃土
“用工一直是困擾我們企業的問題,特別是訂單量大的時候,工人更是緊缺。在向工業園管委會反映後,相關部門很快就幫我們緩解了這個壓力。”廣東省賜裕鞋業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吳雅竹說。
作為一家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賜裕鞋業的用工需求一直都十分大。為此,園區管委會專門召開會議研究,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協助企業創新招用工模式。通過利用人才驛站,會同就業服務中心,組織企業到各個鄉鎮去舉辦招聘活動,並協助企業解決員工住宿、交通等問題,獲得了企業的讚譽。
作為落戶園區十多年的資深企業,保儀生態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綜合型涉農企業。但因生產鏈長、資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長,造成資金一時難以周轉,公司的成長遇到了資金瓶頸。工業園管委會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主動上門與企業做好對接,搭建起了政企銀對接橋梁。
“管委會了解情況後,積極到公司開展調研,組織了幾次政企銀對接活動,最終促成了我們跟農商銀行,以及省農擔的合作,幫我們切實解決了資金問題。”該公司總經理方一說,相關部門的協助,讓企業沒有後顧之憂地高效運轉,企業今年的營收、產值也保持了穩定增長。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優化服務,管委會建立了“一企一專員”服務企業專員製度,並聯合統計、科工商務、招商等部門,建立起每月經濟分析研判會議製度。同時搭建“政銀企”交流平台,成立產業基金和金融服務公司,並加快出台《梅州興寧產業園區關於進一步加大實體經濟扶持力度的若幹措施》。此外還進一步加強“政校企”合作,支持社會中介“招工”,多措並舉全力解決企業用工、用地、融資服務需求,增強企業發展“助推力”。(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 攝影 吳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