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以“典”示範繪新景 和美鄉村入畫來
豐順縣建橋鎮鄭屋村群策群力推深做實“百千萬工程”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11-14 09:46:58  瀏覽:-
字號:

村委會辦公樓至鄭屋橋村道完成擴寬改造,方便群眾出行。(劉偉發 攝)


  穿村而過的206國道,沿線“赤膊房”穿衣戴帽,一棟棟房屋扮靚精致“妝容”,白牆黛瓦在秋日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明媚;三溪彙流,靜水圍幽,逐水漫步小道,綠植遍布其間,十裏花溪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家家庭院錯落有致,院內繁花盛開,綠意盎然,繪就村居美好“院”景……

  走進“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豐順縣建橋鎮鄭屋村,滿目新景,麵貌日新月異,美麗蝶變的背後,是群策群力推深做實“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的生動實踐。

  村民主動讓地

  窄村道“單改雙”

  “村委會門口這條單車道是大家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以前道路狹窄,兩邊都是圍牆,遇到會車就麻煩。這次村道升級改造變成雙車道,出行方便了很多。”村民鄭春活說道。

  路通人心通。“百千萬工程”要獲得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就必須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直以來,鄭屋村委會辦公樓至鄭屋橋段道路窄、會車難,困擾著周邊住戶出行,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由於兩邊村民房屋圍牆靠近村道,要想擴路就得群眾讓地拆除自家部分圍牆。在此項問題上,村幹部廖賢梅發揮示範作用,主動帶頭無償讓地,帶動其餘住戶自願配合讓地拆牆。

  如今,該道路擴寬改造升級已基本完成,6米寬的硬底化村道徹底解決了會車難問題,實現小“讓”促大變。據統計,共有5戶群眾主動讓地,3戶自行拆除圍牆,1戶群眾更是自願拆房支持村道改造,以實際行動參與家鄉建設。

  屋主自籌參與

  “赤膊房”穿新衣

  農房風貌提升是典型村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鄭屋村在做好農房情況排查登記的基礎上,全麵摸清“赤膊房”底數並登記造冊,通過重點先行、循序漸進、以線擴麵的方式,因村施策、因地製宜製定農房風貌提升方案。

  “我們積極宣傳發動鄉親參與房屋改造,由村委會牽頭簽訂共建協議,由政府給予一部分資金支持,改造戶籌集一部分資金,把房子牆體統一粉刷,進行外立麵提升。”鄭屋村黨支部書記鄭創軍介紹道。

  鎮村兩級積極探索群眾參與農房風貌提升的途徑,逐戶簽訂農房風貌提升共建協議,有效激發村民參與改造的內生動力,使得農房外立麵改造順利高效推進。至目前,鄭屋村已完成第一期國道和村主幹道沿線的115棟房屋風貌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實現了大變樣。

  群眾共建綠美

  小庭院“春色滿”

  建設“綠美庭院”,打造一院一景是實現鄉村綠化提檔升級的“小切口”“大引擎”。鄭屋村把“綠美庭院”建設作為鄉村綠化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家家參與,戶戶爭創”目標,通過婦聯深入挖掘“潛在”建設家庭戶,結合“我為家鄉種棵樹”“認領樹苗來種樹”等活動,指導創建戶做好房前屋後、庭院角落的衛生整治和美化綠化。

  走進“美麗庭院”創建戶鄭創新的院子,房前屋後幹淨整潔,庭院內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放眼望去,花木繁盛、色彩鮮豔,農家庭院宛如精致園林。

  目前,鄭屋村已建成市縣“美麗庭院”共5戶。“美麗庭院”創建活動讓群眾成為和美鄉村的建設者、受益者,形成良好輻射效應,帶動全村小院逐“綠”前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記者 王銳  通訊員 劉發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