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華縣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圖為華新村千畝油茶基地迎來豐收。(受訪者供圖)

五華積極推動農房風貌提升工作,提高鄉村顏值。(五華“百千萬工程”指揮辦供圖)

改造後的華城鎮環城街美麗示範主街古典美觀。(五華“百千萬工程”指揮辦供圖)

五華縣岐嶺鎮入口景觀升級,提升圩鎮顏值。(五華“百千萬工程”指揮辦供圖)
今年是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之年。五華縣緊緊扭住“百千萬工程”總抓手,以“頭號力度”推進“頭號工程”,高效統籌協調縣鎮村資源力量,抓住典型鎮村培育和示範引領、產業基礎做強做大、人居環境美化提升等關鍵重點聚焦發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以苦幹實幹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麵突破。
典型示範 打造樣板引領發展
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公共服務日益完善,經濟發展向新向質……五華縣華城鎮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去年以來,華城鎮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拿出典型鎮的擔當和標準,不斷夯實發展根基,壯大鎮域經濟,切實把“百千萬工程”的施工圖轉化為實景圖。
走進華城鎮環城街,經改造提升後的“秦漢風格”房屋沿街兩側綿延連立,既古典美觀,又散發著濃濃文化氣息。記者采訪了解到,環城街美麗示範主街打造,是華城鎮美麗圩鎮建設“七個一”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改造提升過程中,華城鎮充分結合當地“秦漢文化”曆史底蘊,積極籌集資金,打造一條長1.6公裏的美麗示範主街,全麵提升圩鎮建設管理水平。華城鎮結合當地特色、突出因地製宜的圩鎮打造經驗,也引得兄弟鎮紛紛前來參觀學習。
以典型鎮、典型村建設示範引領,是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整體思路。在去年底發布的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名單中,五華共有1個鎮、6個村入選。記者走訪發現,五華這些入選的典型鎮村,突出特點都是產業發展較好、發展思路和幹勁較足。
五華縣棉洋鎮新光村是首批典型村,也是遠近聞名的茶葉專業村、茶葉年產值達3000萬元。“一聽到新光村被評選為典型村,那種集體榮譽感油然而生,無論是人居環境整治還是外立麵改造,大家都積極響應。”村民劉誌強在村裏經營五華客香茗農林發展專業合作社,自典型村建設以來,他主動響應農房風貌提升號召,做好自家房子外立麵建設。
為更好聽取村民對於典型村建設的意見建議,新光村組織開展別開生麵的“百千萬工程”夜談會。“白天村民要上茶山、晚上大家得空便聚到一起商量,大家暢所欲言,積極為典型村建設發展建言獻策。”新光村黨支部書記劉天錫說,村民提出的問題和發展思路,他都會認真記錄,並積極推動落實。
在典型鎮村示範引領下,五華各鎮各村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賽龍奪錦,形成了“你追我趕,各展所長,各顯其能”的發展態勢。
產業振興 著力夯實經濟基礎
產業強則縣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必須大抓產業發展,對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五華來說尤為關鍵。今年以來,五華縣在村級產業發展、“四上”企業培育等方麵持續發力,以產業振興夯實經濟基礎。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華陽鎮華新村的梅州市利源公司千畝油茶基地,隻見沉甸甸的油茶果綴滿枝頭。工人們穿梭林間采摘油茶果,一派繁忙豐收景象。“基地麵積3500畝,每天至少有30名采摘工人勞作,采果期長達一個月。”梅州市利源公司負責人鄒翠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產業村長。在公司和產業村長帶動下,當地村民和村集體增收之路越走越寬。目前,華陽鎮黨委、政府通過掛點服務企業、助力公司多元發展等舉措,積極培育公司使其上規,預計今年底可完成上規目標,屆時預計每年可為華新村增加村集體經濟6萬元。
據介紹,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麵,五華縣積極改革探索,通過產業村長、強鎮富村公司、經濟合作社等力量,推進五華魚生、菩米、茶葉、梅州柚、高山紅薯、茶油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五華縣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基本清零,首批典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
培育“四上”企業是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五華縣通過部門聯動加大“一起益企”力度、深挖“小升規”潛力,查找工作中的短板、摸清底子、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根據企業的產值、稅收、用電、資源開采量、招商引資落地項目等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將51家工業企業納入“小升規”培育庫。其中,確定金特變壓器、新凱樂、玉泉鎮村供水等20家企業為重點培育對象,加強監測和培育,預計今年可完成新增12家“小升規”目標。
五華提出,在做強做大現有企業的同時,要推動更多資源要素向主導產業聚集和傾斜,加快培育打造智能製造、新型儲能兩大主導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產業競爭力,力爭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以上。
提升環境 美麗鄉村煥發新顏
農房風貌提升工作是落實省委“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五華縣農村地廣人多、部分自建房存在風貌雜亂等現象,需要實施外立麵改造工程,提升農房風貌。
記者近期走進橫陂鎮崇文村,看到幾戶磚麵裸露的農房外搭著腳手架,幾名工人正在裝修農房外立麵,村民魏偉珍的房子也在其中。魏偉珍告訴記者,村裏首批農房改造的效果非常好,她便也積極籌集資金,參與了村裏的第二批房屋風貌管控提升。“房子做了好多年了,一直沒有錢裝修,就放到了現在。”魏偉珍介紹說,鎮村幹部積極入戶宣傳,出謀劃策幫助她們進行農房風貌提升,改善居住環境,同時大家批量裝修也節約了成本。
據了解,今年以來,五華麵對全縣需提升農房風貌戶底數大、任務重的現狀,全縣上下知重負重、奮起直追,迅速掀起“機關聯基層、幹部帶群眾”和“百日攻堅”行動熱潮,突出從縣鎮村、黨幹群、人財物三方麵發力,凝心聚力,久久為功推進農房風貌提升。通過努力,今年全縣完成農房風貌提升1萬多座;其中8月份以來,全縣合力攻堅、完成農房風貌提升5800座,全縣農房風貌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提升。
農房風貌提升,“錢從哪裏來”是一大難點。據五華縣“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鎮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風貌提升資金緊缺問題,相關部門牽頭,動員各鎮村獻智獻策,廣泛發動鄉賢、群眾、企業等社會力量,多渠道擴寬資金來源,成立“百千萬工程”助力金,同時做好資金籌措、統計和管理使用等工作。
人均一棵樹,綠化美家園。在積極推進農房風貌和人居環境提升的同時,五華還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積極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各項工作。今年以來,全縣種植各類樹木248.27萬株,按照全縣150萬人口計算,實現了“人均種植一棵樹”以上目標任務,有效扮靚了家園。(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周揚 曾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