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五華縣今年以來累計種植各類樹木逾200萬株
人均種植一棵樹 綠美生態好家園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6-06 11:24:39  瀏覽:-
字號:

少年兒童在老師帶領下,積極參與植樹活動。(五華縣林業局供圖)


今年以來,五華縣累計種植各類樹木209.58萬株。(五華縣林業局供圖)


市民群眾種下觀賞花木,進一步扮靚家園。(五華縣林業局供圖)


五華幹部群眾積極參與綠美生態建設。(五華縣林業局供圖)


  春種一棵樹,綠化美家園。今年以來,五華縣積極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各項工作,截至5月30日,全縣種植各類樹木209.58萬株,按照全縣150萬人口計算,實現了“人均種植一棵樹”以上的目標任務。

  亮眼數據的背後,是五華全縣上下共同參與綠美生態建設取得的成效。作為林業大縣,五華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綠美生態建設和縣鎮村綠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麵動員、廣泛組織,大力推進綠美五華生態建設,持續掀起全民綠化高潮,用植樹扮靚城鄉,共建美麗家園。

  全民植綠

  人均種植超一棵樹

  五華縣華東中學日前舉行新團員入團儀式暨“入團種棵樹”主題團日活動,60名學生在團旗的見證下,共同種下60棵黃花風鈴木,打造了擁有青春印記的“團員青年林”;在水寨鎮榕樹村,老黨員張妙華帶頭出錢出力,助力該村開展“四旁”“五邊”見縫插綠行動美化家園……今年以來,從少年兒童到老年人,五華幹部群眾攜手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的火熱場景隨處可見。

  “我們積極統籌資金1700多萬元,並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形成推動綠美生態建設的強大合力。”五華縣林業局副局長葉朝陽說,在推進綠美生態建設過程中,五華注重突出做好“人”的文章,積極引導全縣上下投身綠美五華生態建設,從認種一棵樹、栽種一片林開始,推動“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成為新風尚。

  尤其是進入3月份以來,五華縣積極搶抓植樹造林黃金季節,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縣鎮村綠化工作推進力度,全縣“三級林長”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開展“機關聯基層、幹部帶群眾”活動,掀起新一輪縣鎮村綠化行動熱潮,縣鎮村綠化高質高效推進,“9大行業林”“20個主題林”營建各具特色。

  今年五華縣兩會期間,參會的五華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出錢出力,齊心協力種下“人大林”“政協林”,傳遞出五華人人要在綠美生態建設中唱主角、爭先鋒、作表率、主動作為的熱情和擔當。“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努力建設美麗家鄉。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五華縣政協委員、東莞五華商會清溪分會會長劉偉林積極認種首期規劃種植300畝“五華政協林”中的50畝,全力支持家鄉綠美生態建設。

  轉水鎮五星村將綠美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以主人翁姿態投入綠美工作;華城鎮鐵爐村喜事新辦,用植樹造林的方式紀念喜事……五華各鎮各村也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用實際行動為家鄉建設注入“綠色動能”。

  提高綠質

  持續扮靚美麗家園

  “以前這裏都是雜草,現在種上了美麗的花木,每天路過這裏時心情都美美的。”今年4月,五華工業園區北延線大道原本雜草叢生的綠化帶搖身一變,成了整齊美麗的景觀帶,贏得了不少過路群眾的點讚。

  五華工業園區北延線大道是連接工業大道和Y102、接通城區和高速路口的重要線路,但之前由於缺乏管護,道路兩邊的綠化帶雜草叢生。為扮靚北延線大道,水寨鎮籌集資金20萬元,對大道綠化帶、溝渠兩側的雜草、垃圾等進行清理,並種下宮粉紫荊、秋楓、黃花風鈴木等觀賞苗木400多株,完成了綠化帶全麵綠化改造和提質升級,打造出綠美園區風景線。

  “植樹也是一門大學問,種哪裏、怎麼種、種什麼,都需要科學規劃,既要持續擴大綠量,又要兼顧提高綠質、增加綠效。”五華縣相關部門負責同誌介紹道,今年1月,五華組織各鎮村幹部對各行政村再次開展全麵摸查,合理規劃實施植樹的位置和樹種,真正把“哪裏要種樹、種什麼樹、什麼時候種”摸清楚,並製作簡易的鄉村綠化示意圖,同時認真填報《五華縣鄉村綠化規劃表》,以“一圖一表”統籌推進綠美生態建設,確保提高綠質,持續扮靚美麗家園。

  增綠添彩,因地製宜。記者梳理發現,在推進綠美生態建設過程中,五華各地各部門堅持因地製宜,科學選擇綠化地域,確保集中連片。突出以森林公園、圩鎮公園、郊野公園和高鐵、高速路出入口、國省道、縣鎮村道沿線、縣城周邊及省市縣重點項目周邊為重點,全力構建“春有百花夏有蔭、秋有果實冬有彩”的美好生態景觀。同時,聚焦兼顧綠美生態建設和惠及群眾,堅持集中連片,科學有序推進。

  “山下”綠化美化繁忙,“山上”綠質提高同樣一刻不停。五華縣提出,今年將集中資源力量推進林分優化、林相改善,計劃完成林分優化5.51萬畝、森林撫育4.2萬畝、新造林撫育超4萬畝,同時全力打造天雲嶺公園精品示範點,為群眾休閑娛樂提供更多好去處。

  加強管護

  鞏固造林綠化成果

  “三分造林,七分管護”。植樹造林,加強管護,提高成活率是關鍵。春季是植樹的最好季節,栽種隻是樹木成材中的第一步,後期的管護任務更為艱巨。一段時間以來,五華縣各地逐漸把植樹工作中心轉移至後期管護,通過組織養護人員對新植樹木澆水、蟲害防治、剪除亂枝等,保證新植樹木健康茁壯成長。

  “我們已經全麵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林長組織體係,設縣級林長31名、鎮級林長255名、村級林長2072名,聘用護林員830名、基層監管員1736名,全麵加強森林管護。”葉朝陽介紹說,針對“山下”新植樹木,則加強相關部門與鎮村之間的聯動配合,每個鎮村都配備相應管護機製和人員力量,鞏固造林綠化成果。

  五華縣持續加大技術力量下沉,充分發揮林業、農業等相關部門職能作用,統籌資源建立農藝師等專業隊伍定點聯係鎮村製度,加大在政策、技術、人才等方麵對基層的指導和支持力度,推動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確保“樹種得科學、種出成效”。截至目前,五華縣共組織多支鄉村綠化技術指導團隊掛鉤指導16個鎮450個村(社區),指導做好植樹和管護工作。

  五華縣提出,接下來,將繼續集中資源力量,重點持續推進山上造林綠化和高效推進縣鎮村綠化。山上綠化方麵,積極向上爭取涉農資金,深入實施綠美五華生態建設“八大工程”,加大造林力度,同時規劃每年山上林分優化5萬畝以上,森林撫育7.5萬畝以上;高效推進縣鎮村綠化方麵,圍繞“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和“由綠及美”“由美及富”目標,堅持“該種樹的地方種上樹”“該綠的地方綠起來”,至2026年每年縣鎮村綠化種植樹木25萬株以上。

  與此同時,五華縣將按照“鎮有典型、村有示範、戶有特色”原則,在抓好麵上綠化的基礎上,注重重點區域的綠化提升,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6個典型村和今年擬培育的20個典型鄉村綠化建設為重點,緊密結合本地文化特色,打造一批有文化、有內涵且特色鮮明的綠美鄉村,實現“一鎮一景”“一村一特”。(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張炳鋒 曾文敏 曾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