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春來茶葉香 新綠促增收
大埔縣積極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4-25 10:20:03  瀏覽:-
字號:

大麻鎮桃石村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加強茶園管理、提高茶葉品質。


大麻鎮桃石村的茶農正在生態茶園采摘高山春茶。


梅州市鵬發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巫勝欣在茶葉加工廠檢查搖青情況。


茶農羅勇輝在鵬發茶葉加工廠出售自己種植的鮮葉。



  又是一年采茶季,春風十裏茶飄香。眼下正值春茶采摘季節,大埔縣的茶山上又變得熱鬧起來,茶農們在山間穿梭,搶抓黃金時期采摘第一批春茶,為增收打下基礎。

  近年來,大埔縣立足資源稟賦,不斷優化茶產業結構、培育茶葉品牌、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全縣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大埔全縣茶葉種植麵積10.8萬畝,產量0.91萬噸,產值11.9億元。

  擴大種植規模 提升茶葉品質

  近日,大埔縣大麻鎮桃石村的千畝茶田迎來春茶開采,茶農們搶抓有利時節,采摘第一批高山春茶。在村裏的茶葉加工廠內,前來交易的農戶正忙著將一筐筐嫩綠的茶葉過秤,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桃石村位於海拔1298米的陰那山麓,常年雲霧繚繞,非常適合茶葉種植。“過去由於管理粗放、加工工藝落後等原因,茶葉的經濟效益一直不景氣。”桃石村黨支部書記羅安華介紹,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村裏建起了茶葉加工廠,並通過“村委+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引進梅州市鵬發茶業有限公司,大力打造“鵬順石澗茶”品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我種了30畝茶,自己也製茶,加工不完的茶葉就拿到這裏賣。”正在鵬發茶業加工廠收茶窗口交易的茶農羅勇輝笑著說,加工廠每天都在收購新鮮茶葉,價格也公道,村裏的茶農都到這裏來銷售。

  作為農業產業化縣級龍頭企業,鵬發茶業在茶業專家指導下,不斷提升茶葉生產加工水平,促進茶園科學化管理。2023年,該公司總經理巫勝欣帶著“鵬順石澗春蜜”參加“粵茶杯”廣東省第十五屆茶葉質量推選活動,榮獲烏龍茶類銀獎。去年,巫勝欣的茶園還被評為“廣東生態茶園”。

  “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會種茶,種茶也為村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羅安華說,現在茶農們的種茶技術提高了,產量也高了,茶品質也越來越好,春茶價格普遍在每斤200元左右。

  目前,桃石村種植茶葉麵積1000多畝,年產量約25萬斤。眼下,大埔積極推進“百千萬工程”,桃石村的高山“石澗茶”正以其獨有的魅力,助力當地興村富民。

  近年來,大埔高度重視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通過種植技術指導服務、拓展市場營銷和基地化發展等為茶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共建、共享、共富。目前,大埔縣楓朗鎮被認定為省級茶葉專業鎮,楓朗鎮三溪村、上山下村以及大東鎮富溪村、大麻鎮桃石村、高陂鎮福員村、桃源鎮桃星村被認定為省級茶葉專業村。

  強化示範引領 加快茶旅融合

  走進位於楓朗鎮上山下村的西岩山萬畝茶文化產業園,站在主觀景台眺望,雲霧繚繞,滿目翠綠,茶園梯田層層疊疊,與素雅房屋交相輝映,宛如仙境。

  打造萬畝茶園,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結合起來,西岩山的美麗風光讓不少遊客駐足觀賞。從汕頭市驅車兩個多小時過來的遊客張先生感慨不虛此行,他說:“上午可以穿梭在茶園裏,逛逛茶吧,中午嚐嚐特色農家菜。回去時還能買上新鮮出爐的茶葉成品帶走,體驗感好極了。”

  2019年,大埔縣成功創建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西岩山萬畝茶文化產業園綿延“三鎮十村一場”,其中上山下村便在產業園內。

  近年來,楓朗鎮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圍繞西岩山脈,以大埔角村至上山下村為發展主軸,串起了一條全長22公裏的紅綠文化旅遊路線,並對茶園沿途進行全麵環境整治和提升改造。平整的柏油路從山腳鋪進了山裏,茶吧、茶廠分布在道路兩側,如今的上山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潮汕遊客多了起來,茶青收購價格也在逐年提高,許多村民已不再外出務工,就在家門口賣起了茶葉。”上山下村黨支部書記魏新光介紹,目前村裏開設有農家樂2間、民宿2間,有80多間小型茶葉加工廠,並在深圳、汕頭以及梅州本地開設了180多間門店,形成了產製銷一體化產業鏈條,直接和間接解決了800多名村民就業,茶農年收入戶達10萬元以上,個別農戶年收入高達20萬元。

  以茶為媒、以茶會友、以茶增效。近年來,大埔縣持續探索“茶產業+”的發展新路子,積極構建“特色農業+茶旅休閑+紅色文化體驗”產業體係,不斷推進茶旅產業深度融合。梅州市大埔縣客家生態休閑遊旅遊路線(百侯名鎮旅遊區—西岩茶鄉度假村—梯田旅遊區)成功入選廣東省100條森林旅遊特色線路;大埔縣西岩山崠頂湖茶場入選廣東省100個森林旅遊新興品牌地名單;大埔壽鄉紅風茶韻客家風情遊(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崠頂湖茶場—崗頭村—西岩山茶鄉度假村)入選2021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遊行(春季)推介活動現場推介線路。

  目前,大埔有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7家(其中省級7家,市級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5家,“粵字號”農業品牌13個。2023年大埔茶葉種植麵積10.8萬畝,產量0.91萬噸,產值11.9億元。2022年,大埔縣西岩茶葉集團有限公司上榜“2022中國十大茶王”名單。此外,大埔縣西岩茶葉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凱達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入圍2022年度茶業百強企業,凱達牌香妃翠玉烏龍茶榮獲“粵茶杯”金獎和中國國際茶業全國名優茶質量推選活動金獎。

  去年,大埔縣製定了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從拓展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規範化建設茶園、打造生態有機茶品牌等方麵,全麵推進全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預計到2027年,大埔縣茶葉種植麵積達12萬畝,總產量達1.2萬噸以上,總產值達16億元以上。(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  攝影記者 連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