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題 > 鄉村振興 > 鎮村發展
發揮代表作用 彰顯人大擔當
大埔縣人大常委會凝聚人大智慧力量,以頭號力度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4-11 10:28:54  瀏覽:-
字號:

梅州·省市共建“人大代表林”植綠活動現場。(連誌城 攝)



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檢查鋰電池檢測情況。(連誌城 攝)



大埔縣人大常委會組織在埔省、市人大代表視察全縣實體經濟發展情況。



在大埔縣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與會人員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進行討論。(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大埔縣人大提供)



湖寮鎮莒村村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不斷凝聚鄉村治理向心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連誌城 攝)



  2023年以來,大埔縣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和縣委關於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立足人大職能定位,依法履職盡責,積極組織發動各級人大代表主動擔當作為,多措並舉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以頭號工程力度服務大埔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麵。

  精準問需 助推企業加速跑

  三河工業園是三河鎮鎮域經濟的主戰場,擁有廣東粵電大埔發電有限公司、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蔚鴻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質的規上企業,並建設有連片產業園區。2023年,三河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1億元,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稅收收入約9195萬元。

  如何讓三河鎮的長板更長、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去年以來,大埔縣人大常委會立足地方經濟發展實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探索建立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將人大代表履職觸角延伸至產業園區一線,通過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搭好政企“連心橋”,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如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代表提出完善三河工業生產基地雨汙分流排管網設施和建設工業汙水處理站的建議,為提升園區規範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園區有了人大代表聯絡站,企業辦事更加順暢。”大埔縣人大代表、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品質部主任賴文龍告訴記者,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一直致力於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暢通政府、企業之間的溝通,發揮代表跟蹤監督職能,力促政府切實解決企業難題,推動園區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鋰電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博富能公司新投資1.5億元,購置18畝土地,規劃新建廠房2.8萬平方米,用於儲能電源等產品配套生產,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三河產業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人大代表主動介入,通過視察、實地調研等形式,了解項目進展,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涉及的用工、基礎設施建設、惠企政策落實等方麵的問題,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2023年以來,大埔縣各鎮人大圍繞“百千萬工程”、綠美生態建設、鄉村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等主題,全年共組織各級人大代表1894人次進代表聯絡站開展活動,接待選民群眾698人次,收集交辦意見建議300件,推動解決問題292件,促成一批民生實事落地落實。

  “下一步將深入開展‘助力百千萬工程·代表聯絡站在行動’主題活動,全力抓好全縣31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推動代表聯絡站用起來、活起來,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的民意窗、連心橋、宣傳站、大課堂、監督崗等功能作用,更好發揮人大代表的專業特長和廣泛聯係群眾的優勢,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助推大埔縣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大埔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紅梅表示。

  逐綠而行 同繪生態新畫卷

  揮鍬鏟土、扶苗培土、圍堰澆水……3月12日上午,大埔縣委書記黃增國、縣長淩曉文、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紅梅等縣領導和在埔部分市、縣人大代表,一起來到大埔縣城虎源路義務植樹點,與眾多幹部群眾共同種下350多棵綠化樹木,共同建設“人大代表林”。這是大埔縣各級人大代表以實際行動增綠添美的生動縮影。

  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眼下,大埔縣人大常委會積極組織發動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參與“人大代表林”“幫扶林”、省市共建“人大代表林”建設,廣泛開展植樹活動,舉人大之力、聚代表合力,積極投身綠美大埔生態建設。連日來,大埔各地常常能看到各級人大代表植綠護綠的身影。

  為持續掀起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熱潮,今年初,大埔縣人大常委會印發《大埔縣2024年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實施方案》《關於發揮代表聯絡站作用發動人大代表參與綠美生態建設的通知》,繼續集中開展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主題的“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把推進綠美生態建設主題融入全年代表工作計劃;通過微信群、“粵政易”代表群和發放倡議書等方式,向各級人大代表發出參與“綠美大埔 共建有我”活動倡議,號召全縣各級人大代表以身作則,引導帶動全縣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到綠美梅州、綠美大埔生態建設當中,爭做綠美生態的建設者、參與者、維護者。

  大埔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號召,通過捐資捐物、認種認養、投工投勞等形式,帶動掀起共建共享綠美大埔生態建設的熱潮。在去年全縣各級人大代表捐資60多萬元助綠的基礎上,大埔縣人大常委會和各鎮人大主席團今年再次發動各級人大代表捐資75萬元助綠,在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和綠美生態建設中有效凝聚和展示了人大代表的磅礴力量。

  示範引領 產業發展激活力

  綠水青山交相輝映,村莊環境幹淨整潔,產業發展生機勃勃,文明鄉風浸潤心田……漫步在湖寮鎮莒村村,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新畫卷映入眼簾。

  “我既是人大代表又是村支書,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讓村民生活更美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湖寮鎮人大代表、莒村村黨支部書記陳增金說,莒村村去年11月入選全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該村以此為新起點,持續探索發展模式,努力建設具有特色的“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2019年,莒村村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借鑒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功德本”經驗,創辦了我市首個以提升農村治理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功德長廊”。截至目前,“功德長廊”共籌募善款700多萬元,推動莒村村30多個民生項目落地。去年,在陳增金帶領下,莒村村又在全市率先探索微信平台開發應用“莒村鄉村治理積分製”小程序,推行村規民約“積分製+紅黑榜”基層治理新模式,激勵引導更多鄉賢、村民參與鄉風文明、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進一步探索出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鄉村善治“莒村經驗”。

  “現在村民互相競爭,都在想辦法為村裏多做好事。”陳增金說,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村規民約積分製的實施,讓村規民約積分製從規定變為村民自主行動,讓更多村民主動參與“百千萬工程”。

  將履職融入“百千萬工程”主戰場、用實幹擔當書寫履職新答卷的人大代表,在大埔縣不止陳增金一人。大埔縣人大代表、梅州市合生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漢義也是其中的一位。

  2016年,林漢義憑著熱愛家鄉的情懷,毅然回鄉發展,在楓朗鎮大埔角村發展柚果、煙稻輪作等種植產業,帶動家鄉群眾增收致富。當選人大代表以來,林漢義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係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民發聲,提出了許多有溫度、接地氣的意見建議,為大埔角村發展帶來可喜的變化。

  如今,林漢義還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大埔角村產業村長。“人大代表是聯係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既要做給群眾看,更要帶著群眾幹。隻有做大做強產業,才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林漢義說,將立足家鄉資源稟賦優勢,在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真心紮根農村,真情服務農民,以實際行動為大埔縣推進“百千萬工程”貢獻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