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人才工作,分析我市人才工作麵臨的形勢任務,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市人才發展工作。市委書記馬正勇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會議。市政協主席戚優華,市委副書記王慶利出席會議。
馬正勇指出,近年來,我市先後實施人才新政“20條”、博士人才引進“黃金八條”等,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招才引智工作取得較好成效。他強調,人才是創新和發展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總體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正確認識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圍繞梅州市情、準確定義人才、認真梳理政策,不拘一格選人用人,狠抓工作落實,全麵激發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不斷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麵,為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馬正勇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全方位做好“引育用留”工作。一要明確引才方向,圍繞壯大實體經濟引進產業人才,實施“青梅計劃”培育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建立起院士專家學者的長效合作機製和專項服務措施,發揮僑鄉優勢,引進各方人才,提高梅州人才發展的開放水平。二要加強自主培養,立足本地高校培養人才,依托院士、博士、博士後工作站和各類科創平台,努力形成“產業+人才”的自主培養發展模式;要聚焦公共服務,集中資源培養科教文衛體等領域人才;要聚焦鄉村振興,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等工作,建設一支高素質新型農民隊伍。三要深化人才製度改革。要搶抓政策機遇,探索建立人才發展基金,在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方麵先行先試,創造梅州經驗;要整合資源,做政策的減法,出台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政策措施,重點引進高層次、有大產出的人才;要根據需要和實際把選才標準交由用人主體,支持企業、科研單位大膽引進、大膽使用人才;要積極為人才鬆綁減負,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激勵體係,激發人才的創新能動性。四要持續優化人才環境,完善聯係服務人才製度,發揮好人才驛站作用,做好人才生活服務保障,厚植人才發展沃土。
馬正勇強調,要全麵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形成全社會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要落實主體責任,黨政“一把手”要承擔起抓人才“第一資源”責任,各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要優化人才投入,積極擴寬資金投入渠道,用好用活各級人才資金,確保人才資金使用安全規範、合理高效。要加強人才政策宣傳,吸引更多人才來梅創新創業就業,推動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共識。
王暉強調,全市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本次會議的部署要求,堅持黨管人才,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台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引導人才資源加快向產業流動集聚,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台,形成良好的人才生態,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會上播放了全市人才工作專題片,興寧市、市科技局、梅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分別作了發言。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市、區)。市領導劉晉生、蔣萬軍、羅盛芬、孫春明、曾永祥、張運全、梁維、餘其豹、溫向芳、詹星、陳伶俐、蔣鯤,嘉應學院、市法院、市檢察院主要負責同誌,市直和中央、省屬駐梅有關單位負責同誌,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誌等參加會議。 (記者羅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