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
提出五個方麵26項定量指標,首次將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列入指標體係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05-07 09:51:17  瀏覽:-
字號:

res01_attpic_brief.jpg

res04_attpic_brief.jpg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圖表由梅州市發展和改革局提供)

   近日,梅州市政府發布《梅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確定了“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未來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基本遵循。

  《規劃綱要》全文約8.8萬字,共22章,“高質量發展”主題貫穿全篇;實體經濟、現代服務業、旅遊業、“互聯網+”經濟、文化名城、統籌發展和安全等內容單獨成章,同時將民生板塊分拆成加快教育現代化、推進健康梅州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等篇章。

  《規劃綱要》提出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五個方麵26項定量指標,並首次將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列入指標體係。經濟發展上,全市GDP年均增長6%左右,到2025年GDP約為1800億元;創新驅動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五年累計增長0.9%左右;民生福祉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一致;綠色生態上,森林覆蓋率達74.6%;安全保障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年產110萬噸。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規劃綱要》提出逐步按常住人口規模和社會發展需要配置公共資源,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區域均衡配置。在教育方麵,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和普通高中教學改革,到2025年,新增6萬個義務教育學位,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8%以上,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達到95%以上。在衛生健康方麵,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製,在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設立公共衛生部門,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推進公共設施平戰結合改造,建立各級各類醫院以及公共設施轉化為醫學隔離觀察點、方艙醫院等應急救治設施的預案。

  根據《規劃綱要》,梅州市區域發展定位為“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粵北生態發展區建設先行示範市、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範例、生態文明示範區、世界客都·長壽梅州”。梅江區、梅縣區為中心城市,廣梅園、興寧市、豐順縣為副中心城市,其他縣為縣域中心城市。將銅箔、高端電路板、電聲、汽車零部件、智能家電、中醫藥、食品飲料、綠色建材列為梅州市製造業重點發展領域及重點項目。

  《規劃綱要》還確定了24個梅州市“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針對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新型基礎設施、綜合交通運輸、現代能源等11個領域,製定了總投資7983億元的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其中“十四五”期間預計投資達5468億元。(記者林德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