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農業學校創新形式發揮優勢,引導師生知史愛黨為民辦實事
“聲”動學黨史 田間送技術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07-06 10:02:26  瀏覽:-
字號:

  山歌漢劇唱黨史、科技特派員走入田間地頭用家常話詮釋大道理……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梅州農業學校深入挖掘校史資源、用好我市豐富紅色資源,采取聽、說、畫、唱、行等方式,引導廣大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聽黨話、跟黨走,讓師生的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山歌漢劇傳唱黨史

  日前,梅州農業學校的教室裏傳出一陣陣悅耳歌聲。循著聲音走去,原來是山歌興趣班、漢劇興趣班的學子們在歌聲中感悟黨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梅州農業學校用山歌、漢劇唱響紅色曆史、紅色故事。“客家山歌、廣東漢劇是我市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將山歌、漢劇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讓學生能更生動學黨史。興趣班的學生中有學前教育等專業的學生,他們工作後也會將所學傳播得更廣。”梅州農業學校團委書記黃雪菲說。

  梅州農業學校還注重革命傳統教育,通過黑板報、歌詠賽、研學活動等形式,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氛圍。“梅州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我們通過組織教師黨員和團員學生到葉劍英紀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活動,在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中感悟曆史。”梅州農業學校副校長曾誌洪說,課堂上,老師們充分用好思政教育資源,依托主題班會、主題演講等活動,讓學生更生動了解黨的曆史、黨的故事;教師們則通過集中學習、觀看紅色經典影視作品等方式,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老黨員通過講黨史故事、領袖故事、英雄故事……讓師生在沉浸式、情景式的黨史校史思政課中,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築牢立德樹人“大陣地”。

  送技下鄉送學上門

  “科學頭腦,農夫身手”是梅州農業學校辦學理念,該校把為民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把“送技下鄉”和“送學上門”相結合,把黨史學習教育送到田間地頭。

  “我校有6名省級農業科技特派員和4名市級農村科技特派員,這些特派員不定期到農村為農民提供科技谘詢、科技指導等服務,和農業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助力技術攻關。”梅州農業學校科技開發科副科長張在忠說,特派員們送技術的過程中,也會以“家常話”詮釋“大道理”,將黨史知識送到村民身邊。

  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是省重點專業、省中等職業教育“雙精準”示範專業,是梅州農業學校“王牌”專業之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現在該專業教學範圍不局限在校園內,還走出校園,結合各地需求授課,為各縣(市、區)培訓一批“粵菜(客家菜)師傅”,指導餐飲行業提升菜色。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校培訓了300多名客家菜師傅,計劃今年將培訓1000人。此外,依托“農”特色,梅州農業學校還組織專業教師開展送教下鄉,為村“兩委”幹部開展農村基層管理培訓服務。

  今年9月秋季開學,我市學校隊伍中將再添一員——廣東梅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我市第一所公辦高職院校,它承載了廣大群眾的萬千期盼。廣東梅州職業技術學院籌建辦設在梅州農業學校,梅州農業學校幹部職工從思想到行動上全力支持做好廣東梅州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不僅派員到其他高職院校跟崗學習,而且堅持事不隔天的作風,對籌建事務即交即辦。目前,廣東梅州職業技術學院藍塘校區建設有序推進。(記者 鄭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