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黨和國家未來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近期,我市教育係統結合實際,深耕本土紅色資源,廣泛開展多樣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引領青少年知黨史、感黨恩,爭做新時代的接班人。
多形式宣講百年黨史
“黨的曆史是一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的曆史,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風雨不改的初心……”日前,大埔縣英雅家炳學校校長李源煉在學校升旗儀式上,為師生們上了一節“學黨史、感恩黨、跟黨走”的主題思政課,讓師生們收獲良多。
與李源煉一樣,梅州中學校長鍾聲輝、蕉嶺縣城鎮中學校長王海波、蕉嶺縣實驗小學校長夏映芬等我市中小學校校長也紛紛站上“講壇”,圍繞“建黨百年”主題開展校長思政第一課,利用廣播、觀看視頻等,給學生講述紅色故事,將黨史學習教育以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融入校園、課堂,引導學生共同了解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社會責任感。
與此同時,嘉應學院、梅州市曾憲梓中學、五華縣職業技術學校、平遠縣第二幼兒園等我市各級各類學校的黨史學習教育正在持續推進中。“嘉應學院黨史學習教育分兩個階段進行,將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深入校園宣講、參觀革命遺址和紀念館、開發微黨課網課等係列主題活動和實踐舉措,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課堂、進頭腦。”嘉應學院黨委書記吳琦在該校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說。
重走先烈革命路,參觀紅色紀念館,緬懷先賢銘曆史。日前,梅州市曾憲梓中學開展“重走憲梓求學路 緬懷先賢鑄紅心”主題研學實踐活動;五華縣職業技術學校到五華革命事跡陳列室參觀學習;梅江區各學校結合清明傳統節日開展“憶百年黨史,承先烈遺風”清明祭掃……我市教育係統在加強青少年黨史理論學習的同時,把學習形式從校內延伸至校外,讓青少年在學思踐悟中明晰共產主義接班人的真正含義。
從“一把手”講思政到支部書記(校長)上台講黨史;從課堂宣講到走進革命遺址、紀念館開展實踐活動。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進一步完善黨政領導幹部為師生講思政課的常態化機製,大力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充分運用梅州市紅色資源,依托“紅色思政+客家+N”思路,構建“課堂+活動”的模式,把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中小學生思政教育教學全過程。
多渠道學習黨史知識
學史崇德,賡續精神葆本色,感恩勵誌,汲取力量促發展。今年以來,我市教育係統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宣講百年黨史之餘,創新利用微信公眾號、官網等網絡平台,開辟“黨史百年天天讀”“明黨史感黨恩”等推文欄目,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平台宣傳麵廣的優勢,堅持每天一推,內容涵蓋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中的重要節點、重要論述,以及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的回溯,讓廣大師生從中汲取百年黨史知識,深切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曆程。
此外,我市部分學校還通過發放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書籍,開展小組閱讀、國旗下講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學黨史、講黨史、感黨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新時代的接班人。(記者 林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