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全麵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護航高質量發展:聚焦執法質量提升 夯實法治建設根基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10-14 11:30:02  瀏覽:-
字號:

梅縣區舉辦新時代法治人才培訓班暨行政執法綜合法律知識培訓。


梅縣區丙村鎮綜合行政執法隊走進商鋪檢查。(吳麗伶 攝)


梅縣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到廣州參觀學習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經驗。


梅縣區舉辦住建領域行政執法業務工作培訓會。


梅縣區開展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進企業走訪調研活動。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行政執法質量直接關係法治政府建設成效。近年來,梅縣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和省、市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部署要求,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執法規範化水平,將法治的“力度”與執法的“溫度”融為一體,全麵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以更高的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護航全區高質量發展。

  強化隊伍建設 全力鍛造執法鐵軍

  今年4月,梅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梅縣區市場監管局邀請市、梅縣區兩級執法監督或執法業務負責同誌,以規劃建設和市場監管執法辦案重點知識、疑難問題解析為培訓內容,通過集中授課、案例教學的方式,為各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對應執法業務骨幹進行培訓講解,進一步規範規劃建設和市場監管領域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基層執法效能。

  這是梅縣區開展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每月一課堂”業務培訓的一個縮影。

  自2024年以來,梅縣區委依法治區辦、梅縣區檢察院聯合製定《關於開展梅縣區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每月一課堂”業務培訓的工作方案》,統籌組織區級放權單位按計劃開展專題培訓,培訓執法人員達700多人次,進一步提升鄉鎮綜合行政執法人員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提高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

  同時,梅縣區建立起行政執法標準化製度化培訓機製,分類分級分層培訓有序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靈活多樣,公共法律知識、業務知識、行政執法信息平台應用和行政執法技能培訓全覆蓋。2023年至今,梅縣區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院教授等以線上線下形式共開展培訓30多次,培訓人員累計3881人次,讓行政執法隊伍在培訓中汲取知識養分,在實踐中磨礪技能鋒芒,法律素養和業務能力日益精進。

  行政執法隊伍是法治建設的生力軍,也是政府公信力的守護者。近年來,梅縣區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行政執法工作全過程,努力鍛造一支政治信念堅定、業務技能嫻熟、執法行為規範、人民群眾滿意的行政執法鐵軍。為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梅縣區把好執法人員“入口關”,嚴格執行“持證上崗、亮證執法”,加強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每年組織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綜合法律知識網上考試。近3年來,全區共1022人參加考試,通過率96.9%。

  為充分發揮行政執法典型案例的指導、示範、警示作用,今年4月,梅縣區印發《關於建立梅縣區行政執法典型案例指導製度的工作方案》,建立全市首個區(縣)級行政執法典型案例指導製度,旨在通過發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指導性的生效行政執法案例,進一步完善轄區執法標準、規範裁量規則,全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接下來,梅縣區將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以隊伍管理規範化、執法能力專業化、教育培訓常態化為方向,著力打造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的“全能型”新時代執法鐵軍,不斷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推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加強執法監督 確保權力規範運行

  行政執法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直接關係廣大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法治的信心。近3年來,梅縣區加快完善行政執法監督體係,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製,通過定期督查、隨機抽查、專項評查等方式壓實監督責任,堅決糾正和防止執法不嚴、不規範、不公正等問題,確保執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權力必須受到監督。今年2月,梅州市梅縣區人民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正式掛牌;5月6日起,梅州市梅縣區人民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印章正式啟用,由梅縣區司法局負責管理和使用,代表梅縣區人民政府履行行政執法監督具體事務,強化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至目前,該局共製發行政執法監督提醒函7份。為加強執法監督,梅縣區還強化檢司聯動協作發力。2024年,梅縣區委依法治區辦、梅縣區檢察院製發《關於開展行政執法案卷“一季一評查”工作的實施方案》,每季度隨機抽取部分單位的行政執法卷宗,采用現場評查和集中評查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行政執法工作經常性監督。至目前,共抽查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90多宗行政執法案卷,督促相關執法部門及時整改,實現“以評查促提升”的目的。

  針對涉企亂罰款、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執法類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等問題,梅縣區近3年來先後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政執法不規範專項整治、涉企亂罰款問題專項整治、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問題專項整治、執法類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清理和規範工作、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從各個渠道反映的情況來看,各專項整治均取得明顯成效,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梅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放心幹事、安心發展,梅縣區今年高位推動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整治工作,專項行動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推行“亮碼入企”“綜合查一次”“首違不罰”和行政裁量權基準製度、完善“涉企行政檢查公示專欄”、加強問題線索搜集等一係列務實舉措,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今年1月至8月,梅縣區涉企行政檢查數量同比下降19.12%,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約253萬元。

  此外,梅縣區還全麵推進一體化行政執法平台應用,加大督導力度,形成齊抓共管平台推廣應用工作強大合力,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進執法辦案的規範化、程序化,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近3年來,梅縣區累計有793名執法人員上線“粵執法”辦案平台辦理案件超1萬宗。

  深化體製改革 夯實基層執法基礎

  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體製改革是打通行政執法“最後一公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舉措。自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體製改革以來,梅縣區成立了17個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委員會,先後印發製度文件30多份,其中2024年印發《梅縣區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案件移送管轄、執法案件協調會商、執法程序、法製審核等工作規範,細化規範化建設目標任務,形成縱向有序、橫向協調的規範體係。

  近年來,梅縣區依法科學精準做好鄉鎮賦權工作,確保下放職權契合基層治理需求,首批下放519項職權,並根據實施情況動態調整。今年7月,按照編製鄉鎮履職清單相關工作指引,在梅縣區鄉鎮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基礎上,對原來由梅縣區鄉鎮行使的行政執法職權事項共381項進行梳理,形成梅縣區鄉鎮擬承接區級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清單和擬收回梅縣區鄉鎮區級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清單。

  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體製改革的核心在於推動執法力量真正下沉,切實解決“看得見、管不著”的基層執法難題。對此,梅縣區強化各鎮與區級放權單位聯動,完善執法日常協助與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協作機製,並要求區級部門及時為鄉鎮執法隊提供業務指導,解決執法難點堵點,規範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

  為持續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梅縣區除了有計劃、分層次開展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每月一課堂”業務培訓外,還積極與廣州市荔灣區“雙向奔赴”:2024年9月,將荔灣區司法局“請進來”,加強雙方互動交流;今年4月和9月,梅縣區主動“走出去”,赴廣州市部分街道調研學習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優秀經驗。

  “我們還開展鄉鎮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選取丙村鎮作為鄉鎮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示範點進行建設。目前,丙村鎮已完成規範化建設,示範引領作用初步顯現。”梅縣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該區加強對其他鎮的指導,落實場所和製度建設,夯實基層執法基礎。

  2025年是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梅縣區行政執法麵貌煥然一新,執法質量和效能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不斷提升,在法治梅縣的畫卷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成為鮮明底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梅縣區司法局局長徐濤表示,下一步,梅縣區將聚焦執法質量和效能提升,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和製度創新,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提供堅實法治保障。(記者 吳麗伶  特約記者 吳碧芬 馮森達 王雅  通訊員 陳利枝 曾倩  梅縣區司法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