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黃槐鎮四望嶂的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項目建設現場。

工作隊助力興寧鴿“12221”市場體係建設。

葉塘鎮北塘村“補改投”建設興寧鴿養殖小區。

在工作隊支持下,葉塘鎮示範主街打造完成。(圖片均由工作隊供)
2023年11月,按照省委部署和省直單位組團幫扶工作安排,由省財政廳聯合省地質局、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組建的省縱向幫扶駐興寧工作隊和“雙百行動”服務隊(以下簡稱“工作隊”),滿懷熱忱奔赴興寧市,開啟了一場真抓實幹的幫扶征程。
協助謀劃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因地製宜扶持肉鴿等主導產業發展、著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入駐一年多來,工作隊秉持“資源統籌、重點突出、務實高效、有序推進”的原則,結合自身豐富資源和興寧本地特色,深入調研、積極探索,精心研究提出“1+1+6”幫扶思路,用努力和付出彰顯幫扶實績。如今,在工作隊的幫扶下,興寧正朝著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一幅嶄新的發展畫卷徐徐展開。
深調研 提出“1+1+6”幫扶思路
一年多前,工作隊剛入駐興寧,便馬不停蹄地投身到忙碌的調研工作中。工作隊深知,隻有摸透興寧的“家底”,才能精準發力幫扶。在兩個月時間裏,工作隊員們不辭辛勞,足跡遍布興寧20個鎮街。
在田間地頭,工作隊員與村民促膝長談,傾聽最樸實的聲音,了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在各職能部門,工作隊員與當地幹部深入交流,探討政策落實情況和發展瓶頸;在企業廠房,工作隊員與企業負責人麵對麵溝通,分析產業發展態勢和困境。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調研,工作隊對興寧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資源分布、產業基礎等有了清晰且深刻的認識,為後續幫扶工作的開展找準了切入點。
在深調研的基礎上,再經過深入思考和精心謀劃,工作隊結合興寧實際需求和資源優勢,創新提出“1+1+6”幫扶思路。“第一個‘1’是指堅持黨建引領,緊扣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這條主線;第二個‘1’是突出將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作為幫扶第一要務;‘6’是指著力在重大項目建設、縣域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城鄉融合發展、強化幫扶合力等6個方麵開展工作。”興寧市委副書記、省縱向幫扶駐興寧工作隊隊長麥東陽說。
為確保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工作隊按照目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的方式,製定了省縱向幫扶興寧三年工作方案,將一批打基礎、利長遠、促發展的幫扶項目融入工作方案中,部署了6個方麵共25項重點任務、14個重點項目,為省縱向幫扶工作明確了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
抓重點 加速推進典型鎮村建設
在黃槐鎮四望嶂,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現場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機揮舞著長臂,土方被不斷開挖;壓路機有條不紊地來回碾壓,讓道路基礎愈發堅實;一輛輛工程車輛滿載建材,穿梭在工地之間……6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爭分奪秒,推動項目早日竣工。
作為省“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之一,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也是省財政廳牽頭的重點工作。工作隊深知基地項目的重要性,將其視作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隊員們積極奔走於省直有關單位和興寧之間,全力做好溝通銜接工作。同時,工作隊還牽頭製定了《興寧市推進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項目工作方案》,明確了興寧市推進基地建設的詳細任務清單、精確的時間節點和責任單位。通過多次組織召開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及配套項目建設推進會,成功助力基地一期正式動工。
為給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工作隊積極協助謀劃了供水、供電、供氣、交通、汙水處理等13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約5.7億元。如今,所有配套項目均已全麵組織實施。其中,興寧市黃陂至四望嶂礦區省道225線路麵改造工程和四望嶂礦區35kV、10kV線路遷改工程等2個項目已順利完工,臨時用水、用電和進場道路、臨時安置點也已建設完畢,為基地後續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為推動葉塘鎮、黃槐鎮的典型鎮村建設,工作隊積極協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精心為兩鎮做好建設發展規劃。為解決資金難題,工作隊指導謀劃爭取專項債資金3億元,並對接中鐵廣投集團,助力興寧“百千萬工程”建設,支持兩鎮開展“七個一”建設和人居環境提升。“我們在葉塘鎮謀劃溫泉小鎮建設,協調廣東財經大學、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量身定製旅遊發展規劃,同時協調省地質局開展溫泉探查工作。”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說,在爭取到中鐵廣投集團助力後,興寧市推動溫泉小鎮規劃逐步落地見效,正全力打造興寧湯湖溫泉品牌。
與此同時,工作隊積極爭取中央農村綜合改革資金1763萬元,指導采用“補改投”方式支持興寧市6個典型村產業發展,將資金以村集體名義投入到各村的主導產業,有效推動了當地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大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協調聯通興寧分公司與永和鎮沙坪村、黃槐鎮槐東村簽約農村通信合作社試點,為每個村集體每年帶來不少於5萬元的穩定收入。此外,還助力黃槐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爭取到2024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0萬元,興寧也成為2024年廣東唯一獲得中央該項目支持的縣(市)。
謀發展 幫扶壯大縣域優勢產業
在位於葉塘鎮北塘村的興寧鴿“政企銀村”共建養殖小區建設現場,15畝建設用地已平整土地,工人正在全力推進雙層鴿棚搭建工作。
“通過黨委領導、政府搭台、企業運營、銀行融資、村集體入股、農戶入駐共建養殖小區,破解農村產業發展、收入增長難題。”該項目主導企業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偉波介紹說。在全力推動“政企銀村”項目的同時,工作隊為金綠公司爭取到廣梅預製菜基金投資2000萬元發展鴿屠宰加工業務。“與此同時,我們將籌集資金在‘政企銀村’共建養殖小區裏建一個‘興寧鴿’博物館,全麵介紹‘興寧鴿’發展曆史和產業現狀。”麥東陽說。
興寧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工作隊進駐後,積極組織50多名省市專家舉辦助力興寧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眾多專家為興寧文旅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指明方向。同時,發揮“雙百高校”廣東財經大學、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力量,協助興寧編製文旅發展規劃,《發揮獨特優勢、突出規劃引領 助力興寧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案例獲評省“雙百行動”首批優秀案例。梅龍高鐵的開通,更是為興寧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工作隊緊緊抓住這一契機,謀劃開展了“興寧非遺進校園”活動、“蘇區融灣區、百校聯百縣”大學生文旅項目策劃大賽、“高鐵遊興寧”大學生研學團活動等一係列活動。這些活動在大灣區廣泛宣傳推廣興寧的文旅產品和非遺文化,提升了興寧文旅知名度,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興寧。據統計,興寧市旅遊人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86%和40.87%。
一年多來,工作隊指導興寧謀劃爭取專項債資金3億元、爭取省產業有序轉移專項資金近6000萬元,支持產業轉移園主平台基礎設施建設;參與舉辦2024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推介會,集中簽約16個“百千萬工程”產業項目,計劃投資總額32億元,推動興寧產業發展融入大灣區大市場;協助工業大數據平台建設,以工業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協助興寧市政府對企業精準管理、精準施策,數字驅動興寧工業經濟整體發展;設立“百千萬工程”縣域創新基地,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力量,推動溫泉水漉菜、肉鴿等產業不斷創新發展;協調省農科院與興寧市政府簽訂“百千萬工程”戰略合作協議,為當地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特色水果、高山茶葉、生態畜禽等產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持……工作隊組成單位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在助推興寧產業發展方麵實現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的精準導入。
聚合力 著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在永和鎮政府,數字鄉村智慧化管理平台實現了綜合、輿情、應急、消防等多項任務的線上管理。“特別是春節臨近,通過平台可以實現煙花爆竹銷售網點安全防火、山塘水庫防溺水智能化24小時防控,大幅度提升鄉鎮數字化管理能力。”永和鎮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工作隊已助力在永和鎮、葉塘鎮、黃槐鎮等地建設上線數字鄉村智慧化管理平台。同時,協調聯通公司投入800多萬元支持建設覆蓋興寧全市的應急廣播係統,在災害預警與防範、緊急救援與資源調配、信息傳播與公眾教育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一年多來,工作隊協助爭取專項債資金3.2億元,支持梅龍高鐵興寧南站、站前綜合廣場和配套工程建設;爭取省交通運輸部門支持,完成省道225線興寧市黃陂高速出口至黃槐路麵改造工程,提升黃槐四望嶂礦區的交通便利性;指導興寧做實做細石壁水庫與和山岩水庫水係連通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納入中央中型引調水工程支持範圍;爭取省財政2800多萬元實施四望嶂曆史采空區地質災害調查及治理工程,同步推進四望嶂區域的生態修複工程,為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打好基礎;爭取省財政800萬元支持興寧市神光山體育公園升級改造,提升完善園內文體公共服務設施,讓更多群眾享受良好的體育活動空間;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與興寧市技師學院開展中高職貫通“三二分段”培養改革試點,已於2024年9月落實第一批20名招生計劃;協助推進興寧人民醫院搬遷新院區,並於2024年8月1日起經省市衛健部門審批升級納入三級綜合醫院管理,進一步優化興寧醫療資源配置,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在工作隊的支持協助下,興寧公共服務能力正不斷提升。
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接下來將按照“重點項目牽引、推動產業發展、助力城鄉建設、辦好民生實事”的思路,圍繞聚焦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幫扶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幫扶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幫扶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發揮優勢強化幫扶合力,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縱向幫扶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