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主場比賽日,前來五華看球的球迷絡繹不絕,帶動了五華文旅消費。(賴鋒 攝)

梅蓄項目二期建設進入機電設備安裝階段。(受訪者供圖)

今年3月,五華獲評“廣東省戲劇之鄉”。(曾曉彬 攝)

村民在“產業村長”帶領下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產業。(鍾小豐 攝)

五華景田百歲山礦泉水廠項目產值、稅收不斷提升。(賴鋒 攝)
全球首個浸沒式液冷電池儲能電站投入運行;在全市率先推行“產業村長”政策、實行鎮域經濟考核;梅蓄項目一期效益明顯、二期全麵進入機電設備安裝階段;中超主場累計吸引近30萬球迷現場觀看;“一場球激活一座城”係列活動入選省文旅促消費優秀案例;全縣首家三甲醫院建成啟診;獲評“廣東省戲劇之鄉”……今年以來,五華縣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主線任務,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奮勇爭先,推動各項工作出新出彩,攻堅克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聚焦“百千萬工程” 紮實推進勇爭先
今年是廣東實施“百千萬工程”開局之年,五華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奮進姿態,擘畫藍圖啟新程,全力壯大縣域經濟,強村富民,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力推進五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3日,五華“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成立,標誌著該縣“百千萬工程”指揮體係進入實體化。健全指揮、工作架構後,五華縣按城區鎮、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普通鎮等分類標準,對全縣16個鎮的鎮域發展定位進行了預分類,“對症下藥”,特色發展。此外,五華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支撐,共謀劃了2023年省重點項目10項、總投資328.51億元,市重點項目35項、總投資516.97億元,縣重點項目131項、總投資674.48億元。
在實施過程中,五華縣還突出先行先試,推動“百千萬工程”破題開局、起步爭先。今年4月,五華在全市率先推進產業社區建設和“產業村長”選聘工作,集中資源力量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縣共聘請了237名‘產業村長’,累計帶動3000多名農民就業,促進了茶葉、柚子、水稻等本地特色產業發展。”五華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幸娜介紹說。
今年以來,除創新推進“產業村長”政策外,五華縣還在全市率先開展鎮域經濟考核工作、率先實現鎮級國企“強鎮富村公司”全覆蓋,充分調動各鎮抓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實績論英雄、以發展論功過,探索出了不少好經驗和好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上”企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今年以來,五華縣認真做好“四上”企業培育工作,在市下達18家“四上”企業年度培育任務的基礎上,主動加壓、優化政策措施和服務,把51家企業列入“四上”企業培育庫名單精心培育。“按照今年各企業營收和發展趨勢,預計‘四上’培育庫一半以上企業今年有望‘上規’。”五華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足球之鄉看球熱 文旅消費亮點多
15場主場比賽,場均近2萬名球迷現場觀看;萬人大合唱、非遺表演、燈光秀等精彩活動,以及周到的賽事保障和服務,讓球迷流連忘返、交口稱讚;餐飲住宿消費火爆、城市旅遊熱度不斷上漲……今年4月份中超新賽季開賽以來,五華球市火爆“出圈”,越來越多人從全國各地趕來五華看球,邂逅並感受一場球與一座城的魅力。
開賽以來,五華縣集中資源力量,從賽事保障、觀賽體驗和服務提升、賽事帶動等方麵入手,全力做好“場內”和“場外”工作。同時,精心組織策劃了“一場球激活一座城”係列活動,將各類活動與足球元素有機結合,滿足觀賽球迷賽前、賽中、賽後的消費和休閑需求,放大“體育+文旅”效應,讓五華的城市美譽度和產業活躍度持續提升。
“每逢比賽日,店裏晚餐、夜宵都有球迷遊客過來用餐,每次都滿座。”五華惠堂體育場側的廣園食府負責人曾誌強告訴記者,受益於火爆的球市,該食府的生意也異常火爆。在中超賽事帶動下,前來五華看球、旅遊、消費的人數暴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五華全縣共接待遊客76.85萬人次、同比增長84.6%,實現旅遊總收入4.92億元、同比增長78.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初,五華長樂足球街啟用,為市民、球迷提供了一個集旅遊、休閑、娛樂、看球等功能於一體的打卡“網紅地”,助推了消費提振複蘇。據介紹,五華長樂足球街依托該縣深厚的足球文化,以中超主場賽事舉辦為契機,投資近1000萬元打造“足球+美食”相融合的夜市。長樂足球街位於五華奧體中心旁,總占地麵積1萬多平方米,引進商鋪48家、攤鋪150家,彙聚了五華特產、各地特色小食,是一個集主題遊樂、文化娛樂、休閑美食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夜市。
今年9月15日,在“2023廣東文旅推介大會暨金秋文旅消費季啟動儀式”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公布廣東省2023年度文旅促消費優秀案例,梅州市五華縣“‘一場球激活一座城’係列活動”成功入選。
巧幹實幹補短板 夯實基礎快發展
“五華阿哥硬打硬、實打實,簽了承諾書就要做到,年終的時候用結果說話,用成績說話。”今年2月16日,五華縣高質量發展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整場大會體現了一個詞:“實幹”。會上,五華各鎮、各縣直單位“一把手”依次公開亮諾,現場沒有豪言壯語,直接晾幹貨、表硬態,並簽訂了承諾書。
這份從春天出發的堅定“承諾”,折射出五華縣一年來實幹巧幹、隻爭朝夕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五華縣域經濟總量小、農村點多麵廣基礎薄弱、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和現實難題,也正是五華需要持之以恒攻堅的重點。
一年來,梅蓄項目一期、景田百歲山礦泉水廠項目產值、稅收等不斷累積,梅蓄二期、高鐵經濟產業園、智能機械產業基地等項目有序推進;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個,獲評2022年全省工業穩增長優秀縣;新增經營主體6786戶,累計達到7.9萬戶,數量居全市第一;全縣首家三甲醫院梅州穀城醫院建成啟診,填補了縣域三甲醫院的空白……從經濟發展到項目建設,從民生優化到營商環境打造,五華用努力和汗水澆灌出一個又一個勝利碩果。
一個地區強大的競爭力是一流的營商環境。今年,五華縣還緊抓營商環境、作風建設不放鬆,堅持把企業和群眾滿意作為營商環境的“第一標尺”,出台了營商環境15條“硬措施”,創新實行營商環境監督員製度,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兩個100%”,傾力打造招商引資熱土。
設立新型儲能產業專項資金1億元,加快打造“綠色能源示範縣”;出台政策對入駐園區企業進行獎補,最高可100%補貼廠房租金;完善園區平台建設,“一企一策”做好對接服務,開展“免費五華”行動……在栽梧築巢方麵,五華也拿出了越來越多的誠意和優惠,歡迎、服務更多企業、項目落戶,實現共贏。(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張炳鋒 曾文敏 曾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