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僑”資源 服務“僑”經濟
梅州檢察機關為僑鄉振興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2-07 09:48:30  瀏覽:-
字號:

  作為華僑之鄉,“僑”成為廣東省梅州市聯通四方的重要紐帶,也是砥礪前行謀發展最為獨特的資源優勢之一。如何守好用好“僑”資源,不僅是梅州黨委、政府的必答題,也是梅州市檢察機關以監督促發展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從保護涉僑文物,留住華僑華人鄉愁;到著力守護客都青山綠水,助力綠色發展;再到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客商在梅州投資興業……梅州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依法能動履職,為僑鄉振興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守住華僑遊子的“鄉愁印記”

  梅縣區鬆口鎮,被譽為“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由於資源匱乏,曆史上一代又一代敢闖敢試的梅州人,從鬆口出發,下南洋、渡重洋,在異國他鄉開辟了新天地。梅州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有500餘萬人,遍布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在鬆口鎮上,依然能尋覓到不少當年華人華僑留下的足跡。在梅縣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楊文彪的帶領下,筆者來到了鬆口鎮銅琶村的“愛春樓”。這棟建於清末的中西混合式建築,由鬆口同盟會會員謝逸橋的伯父、華僑富商謝夢池所建,1918年孫中山先生到梅縣拜會謝逸橋等同盟會會員、發表革命演說時曾在此居住,被列入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第二批廣東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就在半年前,由於疏於維護,‘愛春樓’一度荒蕪,樓內外長滿雜草、堆滿砂石,樓房整體環境與眼前的可大不相同。”楊文彪向筆者介紹,發現問題後,梅縣區檢察院積極向相關行政部門了解情況,綜合運用訴前磋商、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有關行政部門履行養護職責,並推動建立了日常巡查監管機製,落實常態化保護舉措。目前,“愛春樓”已恢複了往日的風采。

  涉僑文物,是研究曆史的重要載體,更承載著華人華僑對故鄉的寄托。梅州市檢察機關立足僑鄉實際,以梅縣區檢察院為試點,通過一次涉僑情況調研、一次僑資源保護磋商、一次走訪僑胞問需、一係列涉僑法律監督專項活動,推動建立高效聯動的協作配合機製,有序推進僑資源保護與利用。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梅縣區檢察院對轄區16處省、市、區級涉僑文物保護建築進行實地走訪和調查核實,立案辦理涉僑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0件,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對10處涉僑文物進行修繕整改、劃定保護界線等,用心用情守住華僑遊子逐夢尋根的“鄉愁印記”。

  嗬護古樹掩映的綠水青山

  若與海內外遊子談論梅州,“綠”是一個離不開的主題。“在四處奔波的戰亂中,仍不時回憶起家鄉的片片浮雲、清清的小溪、遠遠的鬆林和屋旁的翠竹。”中國近現代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林風眠在其傳記中自述,梅州代表著山清水秀。

  數據顯示,梅州林地麵積118.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4.54%,位居廣東省首位。如何以法治力量護住這一片綠色?梅州市檢察機關有著自己的經驗。

  走進蕉嶺縣藍坊鎮石湖村高磜青檀古樹園內,參天大樹鬱鬱蔥蔥,山間溪流傾瀉而下,潺潺的流水與樹木的光影交相輝映,山林風光美不勝收。“這棵古樹有過蟲蛀的痕跡,要做好筆記,提醒相關部門做好保護工作。”蕉嶺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鍾思華和同事們走在林中,卻無暇留戀山中美景,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每一棵古樹的健康狀況上。

  在梅州,古樹名木們有兩位“家長”:一位是林長,另一位則是來自檢察機關的檢察長。雙方攜手合作,為保護古樹名木出了不少力。

  在落實“林長+檢察長”工作機製中,蕉嶺縣檢察院通過實地勘察、走訪村民村幹部,對轄區認定的411棵古樹名木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存在保護標識不清、周邊環境汙染、根部水泥硬化、蟲蛀朽蝕等問題。今年3月,該院組織蕉嶺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縣林業局以及蕉城鎮等8個鄉鎮政府等單位召開磋商會,督促相關行政部門采取有效整治措施,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常態長效。在兩位“家長”的監督共管下,古樹名木又多了一重保障。

  近年來,梅州市兩級檢察院充分發揮“林長+檢察長”工作機製,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聯合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和管理責任人共商共治,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有效保護古樹名木1522棵;針對森林督查案件涉嫌犯罪線索開展專項監督,推動公安機關刑事立案28件;移交行政機關行政處罰55件,行政機關責令涉案當事人停止砍伐11件,補種1451畝、4.9萬株。

  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客從八方來。今年11月,第六屆世界客商大會在梅州召開,會議邀請嘉賓覆蓋海內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會還設立歐洲法國、北美洲加拿大、南美洲阿根廷、非洲毛裏求斯、大洋洲澳大利亞5個海外分會場。這次盛會,不僅是梅州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梅州搶抓發展機遇的契機。麵對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梅州市檢察機關正在持續發力。

  2022年以來,梅州市檢察機關加強與當地工業園區聯係,搭建檢企互動平台,實現了全市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全覆蓋;上門走訪企業問需解難171家,開展普法宣傳58場次,辦理涉園區公益訴訟案件30件,辦理侵犯園區企業合法權益刑事案件16件,參與涉企矛盾糾紛調解21場次。

  今年,梅州市檢察院先後出台了《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梅州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的意見》和《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以法治力量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檢察機關為入駐園區企業提供各類法律服務,幫助企業加強製度建設、調解勞資糾紛,提升了企管人員和職工的法律意識,改善了營商環境。”梅州興寧市工業園管委會企管股股長曾文浩說。

  “梅州市檢察院將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工作理念,進一步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將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作為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著力點,全力為梅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梅州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