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縣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擦亮文明底色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0-13 09:57:47  瀏覽:-
字號:

1.jpg

平遠縣不斷完善鎮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鎮村風貌。圖為仁居鎮新貌。


2.jpg

平遠縣不斷豐富基層文化供給,圖為長田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進村向小朋友們傳授落地花鼓舞蹈技巧,讓孩子們感受非遺魅力。


3.jpg

長田鎮的牆繪既扮靚了村居環境,又營造了良好文化氛圍。


4.jpg

河頭鎮好人公園設置有當地的好人好事展板,潛移默化引導教育廣大群眾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當好人。


5.jpg

河頭鎮積極探索建立“文明商戶積分管理”製度,為消費者打造一個舒適、幹淨、衛生的購物環境。


  驅車從平遠縣長田鎮沿著206國道往仁居鎮飛龍村行駛,一路上綠樹成蔭,黛瓦白牆的客家民居錯落有致……隨手一拍,處處皆景。這是平遠縣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的成果。近年來,平遠縣不斷完善鎮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鎮村風貌,通過豐富基層公共服務內容、創新鄉村群眾自治模式等方式,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全麵提升鄉村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批文明村鎮創建品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聚焦治理有效 著力惠及民生

  走進河頭鎮河頭路的光平批發部商店,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米麵糧油、酒水飲料、生活用品、地方特產等陳列整齊,牆上掛著的“文明商戶”錦旗格外醒目。據悉, 河頭鎮探索建立“文明商戶積分管理”製度,將圩鎮70多家商店納入評比,對達標商戶給予流動紅旗獎勵。鎮黨委成立評定小組,定期檢查商戶是否存在出攤占道、垃圾未及時清理等扣分情況,每個月設總分100分,將90分以上且前五名的商戶評為當月“文明商戶”,並在“河你一起”微信小程序進行公示,引導廣大經營者文明誠信、履約守法、愛護環境,給消費者創造一個更為舒適、幹淨、衛生的購物環境。

  “文明商戶積分評比開始後,不僅我們商家文明經營氛圍改善了,也帶動更多村民、遊客提高了文明意識。”光平批發部店主張伯指著店內的“文明商戶”流動紅旗,滿眼自豪。作為一名黨員示範戶,張伯從1996年開業至今,一直都是文明經營的代表,對於“文明商戶積分管理”製度的實施,他也是第一時間參與並積極宣傳。“過去,鎮村部分商店會有占道經營、遊客停車不規範等不文明現象。自從開展積分評比,大家都開始攢積分、比積分、亮積分,用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文明經營和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中。”張伯說。

  村民也是維護村鎮環境的重要一員。東石鎮汶水村建立了村規民約“積分製+紅黑榜”製度,將全村村民家庭納入評比,立足聚民意、接地氣和樹新風,紮實推進村規民約、移風易俗宣傳,營造文明鄉村建設新風尚。“村規民約‘積分製+紅黑榜’的實行,對村民傳承尊老愛幼的良好傳統有推動作用,特別是對老人進行厚養薄葬等破除陳規陋習方麵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汶水村黨支部書記林清祥告訴記者,村民獲得積分後,每半年可到指定商店兌換生活用品,並且積分還能作為黨員評星定級和道德模範、最美庭院等榮譽評定的重要依據。如今,“攢積分”成了汶水村村民的日常,不僅提振了當地村民的精氣神,也讓移風易俗漸漸成為越來越多人願意遵守、樂意去做的事情。

  開展移風易俗 弘揚文明新風

  每逢星期五,一群身穿紅馬甲的誌願者,或清掃家園,或宣傳文明理念……近年來,河頭鎮持續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豐富基層文化供給。2022年,河頭鎮聯合團縣委打造河頭鎮“青年之家”和“河你一起·河頭誌願服務驛站”,在誌願服務驛站內配套舒適桌椅、應急藥品、愛心雨傘、修理工具、圖書雜誌、飲水機等物品。“我們的服務站,除了提供日常的誌願服務,還會定期舉辦一些誌願活動,號召村民成為誌願者。”河頭鎮“青年之家”工作人員溫靜告訴記者,村民成為誌願者後,可根據參加的活動,獲得與時長相對應的積分,以積分形式直觀反映自己的誌願行動,同時,積分也可進行線下兌換貨物,進一步激勵黨員群眾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便捷參與到圩鎮的建設管理中來。

  在長田鎮,村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移風易俗工作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主抓手,積極推行“一帶一法四參與”社會治理模式,將老黨員和老幹部吸納到這些隊伍中,發揮他們的示範帶頭作用,在各村主要位置和美麗屋場展示村規民約,深入開展移風易俗係列主題活動,大力破除陳規陋習,村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格局。

  記者了解到,這兩年平遠縣持續深入推行村民理事會“一帶一法四參與”製度,實行資金獎補模式,有效激活該縣村民理事會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動力,助推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規可守的村民理事會管理體係。目前,該縣評選出79個“星級村民理事會”和10個三星級至五星級村民理事會。

  聚力文明實踐 培育文明鄉風

  秋日,走進仁居鎮飛龍村,一條條鄉村公路平坦幹淨,道路兩旁的欒樹色彩斑斕,整個村莊環境整潔風光宜人;刻畫鮮活人物形象的牆繪隨處可見,既扮靚了村居環境,又營造了良好文化氛圍,也為小村莊增添了一抹靚麗的新顏。

  鄉村之美,既看“顏值”,也看“內涵”。“鄉鄰們,晚上有電影看呀。”傍晚時分,三三兩兩的村民在飛龍村文化廣場休閑納涼,大家一邊閑話家常,一邊等待著鄉村電影的放映。據了解,為進一步豐富廣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和諧溫馨的鄉村生活氛圍,農村電影放映已經覆蓋了平遠全縣12個鎮的各個行政村。平遠縣還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隊,常態化組織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為各鎮村群眾帶去豐富多樣的文化文藝展演,使文明之風持續改善,群眾幸福感持續提升。

  在河頭鎮好人公園,設置有該鎮好人展板,詳細介紹了河頭鎮的好人好事。近年來,河頭鎮持續開展道德人物“十大”係列評選活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為重點,深入挖掘一批群眾身邊默默奉獻、感動人心的優秀典型,通過先進人物的示範引領,引導廣大黨員群眾爭做幸福河頭的建設者、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該活動已成為河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一張靚麗名片。活動評選結束後,廣大群眾可在河頭鎮好人公園裏了解到他們的事跡,切身感受身邊的正能量,潛移默化引導教育廣大群眾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當好人。據悉,好人公園分為河頭好人、河頭好少年、河頭好婆媳三大區域,以紅色為主基調,抽象化、藝術化地融入“榜樣力量、好人故事”等內容元素,呈現出良好的教育性與觀賞性,現已成為河頭鎮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處重要場所。(撰文 葉嘉瑤 吳輝燕 袁誌鵬  攝影 鍾小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