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著力打造蘇區融灣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窗口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興寧實踐取得新突破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02-21 09:52:39  瀏覽:-
字號:

黃槐鎮規劃建設“一路一街一園三區”,圖為河流和外立麵改造現場。


興寧市不斷加強興寧鴿“12221”市場營銷體係建設,打造“中國鴿業之都”。


興寧立訊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興寧市產業轉移工業園是興寧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集聚區。


興寧市通過擴綠量、提綠質、增綠效,進一步厚植紅色蘇區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梅龍高鐵開通讓興寧步入“高鐵時代”;黃槐軍旅特色鎮、葉塘溫泉特色鎮建設成效初顯;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平安建設成績優異,連續3年獲評梅州優秀等次,並被省委平安辦頒授“平安鼎”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興寧市積極推動,在經濟發展、城鄉建設、產業升級等方麵取得顯著成果。

  如今,興寧市正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結合實際提出以“一核三極”為路徑,著力打造蘇區融灣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窗口,全力當好梅州“百千萬工程”主力軍,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興寧實踐取得新突破。

  改革開放添活力 融灣發展啟新程

  2024年12月以來,“食在廣東,鴿出興寧”為主題的“興寧鴿”係列主題活動相繼開展,助力興寧鴿產業飛進大灣區,飛向全中國、全世界。

  據了解,興寧市目前正積極推動興寧鴿實現蘇區生產、灣區銷售、暢銷全國,力爭3年內新增培育1至2家國家級肉鴿產業龍頭企業,5年內成功創建國家級肉鴿產業園,實現全市存欄種鴿500萬對、年出欄肉鴿1億羽、全產業鏈產值50億元,努力打造成為大灣區優質肉鴿產品供應地、國內一流肉鴿產業發展高地。

  去年以來,興寧市主動深挖《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紅利,搶抓機遇,爭取到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等各類資金14.85億元,推動37個省市重點項目投資30.86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在融入大灣區的進程中,興寧市還積極搭建平台,打造了3個“反向飛地”,獲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扶持資金8161萬元,推動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2024年規上企業首次突破百家,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破百億元。與此同時,興寧市還成功舉辦了“興商回歸”係列活動啟動儀式、2024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廣州)推介會,啟動興寧鴿“12221”市場體係建設。興寧市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入選省電商助力“百千萬工程”農特產品展銷廳名單。

  “我們接下來將持續挖掘相關政策紅利,在與大灣區產業協作、交通互聯、人文交融等多方麵發力,爭取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項目、重大改革列入國家和省‘十五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興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興寧市還將用心用情做好新時代“僑”文章,推動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

  產業發展為核心 打響四大主戰場

  素有“小南京”和“無興不成市”美譽的興寧市,有著深厚的產業根基。如今,興寧市正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打響“工、商、農、旅”四大主戰場。

  在位於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興寧立訊技術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的工作緊密銜接、井然有序。工人們有的在操作控製麵板,有的在拚裝產品,有的在檢查產品質量,大家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生產線高效運轉。麵對訂單量的增長,興寧立訊技術有限公司去年底在坭陂鎮擴充了新廠區,今年將向年產值3億元的目標努力。

  當前,興寧市正全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工藝、釀酒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變。與此同時,興寧市還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正重點發展醫療器械、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規劃布局低空經濟、AI智能、算力等未來產業。

  為做好“土特產”文章,興寧市努力推動肉鴿、絲苗米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及沃柑、單叢茶、油茶等優勢產業發展。特別是圍繞打造“中國鴿業之都”目標,目前正加強興寧鴿“12221”市場營銷體係建設,通過舉辦“興寧鴿美食大賽”等活動,強化人才、市場、生產、文旅等支撐,努力將興寧鴿打造成富民產業。

  城鄉建設重融合 “一核三極”促發展

  “打造蘇區融灣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窗口,必須立足興寧實際、堅持‘一核三極’的發展路徑。”春節前召開的興寧市委全會,對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再部署、再動員。

  在興寧市提出的“一核三極”中,“一核”指的是堅持以縣城為核心。在縣城建設中,興寧市將圍繞梅州市副中心城市定位,持續推進城市更新。特別是加快南部新城建設,謀劃推動古城片區保護提升,著力提升興田、福興、寧新三個街道綜合實力,推動人口、產業、消費集聚,不斷提升興寧縣城的承載力、引領力、推動力,以此輻射帶動全市鎮村發展提檔升級。

  在鎮域發展上,興寧市聚力打造“三極”,即黃槐鎮全民國防教育特色發展增長極、葉塘鎮與梅州興寧產業園區融合發展增長極、水口鎮與廣梅園區聯動發展增長極。其中,黃槐鎮以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為契機,配合省旅控集團把其打造成國家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並規劃建設“一路一街一園三區”,全力建設黃槐“軍旅第一鎮”,再現“小香港”繁榮,讓其成為提振興寧北部發展活力的一顆亮眼明珠。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集聚區。葉塘鎮是興寧市產業園區所在地,且擁有豐富的溫泉旅遊資源、農業產業資源、客家文化資源。接下來葉塘鎮將圍繞打造興寧縣城副中心的目標,按照“工農旅互聯共生,產城鄉融合發展”的思路,做大做強工業園區和溫泉文旅產業,為興寧市中部經濟的騰飛注入強勁動力。而水口鎮則依托與廣梅園區的聯動關係,找準產業發展融合點,建設產城融合示範鎮、廣梅園“後花園”,帶動興寧南部鎮強民富。

  綠色發展繪底色 生態文化共繁榮

  興寧市作為林業大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綠色生態屏障。興寧市一直以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建設上持續發力,通過擴綠量、提綠質、增綠效,進一步厚植紅色蘇區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我們將堅持科學植樹造林,持續優化林分、改善林相,確保今年完成林分優化2.4萬畝,新造林撫育3.15萬畝,森林撫育2.2萬畝目標任務。”興寧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興寧市今年還將持續推進四望嶂“一帶一環三林六園”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建設,積極打造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示範點,打造生態宜居的綠美家園。同時將紮實推進縣鎮村綠化,縱深開展“我為興寧種棵樹”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植綠行動,推進留白增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營造植綠愛綠濃厚氛圍。

  此外,興寧市還將持續繃緊弦護綠,完善森林防火等基礎設施建設,防控林業生物安全風險,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嚴格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下活“一盤棋”興綠,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發展特色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興寧市將牢固樹立‘發展思維、產出思維、用戶思維’不動搖,在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中找定位,在‘百千萬工程’中找方法,在興寧市獨特的資源稟賦中找動力,力爭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在梅州市日前召開的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興寧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超文現場亮諾時如是說。(記者 陳思傑  攝影記者 吳騰江  特約記者 鍾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