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梅州市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市委禮堂舉行,市委書記馬正勇出席開班式並講黨課,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樹牢“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的堅定決心和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的發展方向,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奮力實現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市委副書記、梅江區委書記陳金鑾出席開班式,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盛芬主持開班式。
馬正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為我們做好民營經濟工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進一步把牢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治方向,深刻認識抓好民營經濟,不僅是經濟責任,更是政治責任,完整、準確、全麵貫徹黨中央關於“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消除顧慮,增強信心,大膽發展。
馬正勇強調,一個地區的民營經濟越發達,經濟發展水平往往越高。我們要進一步凝聚“民營經濟隻能壯大、不能弱化”的思想共識,必須把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采取紮實有力舉措,推動梅州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壯大。要進一步增強“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發展底氣,充分看到穩中向好的經濟環境,充分認識到省委實施“百千萬工程”是梅州加快振興發展的曆史性機遇,充分感受到省出台《若幹措施》支持梅州融灣發展的深情厚愛,堅定不移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麵激發內生動力,突出從“過日子思維”轉向“發展思維”、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在“打糧食”項目上,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馬正勇強調,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既是生存之道,也是發展之道,要進一步把握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實踐要求。突出規模效益,跳出小富即安、小進即滿、小打小鬧的發展思維,找準和始終圍繞主業,強化“規模效益觀”,推動企業發展壯大,實現集聚發展、集群發展。突出研發創新,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建材、陶瓷等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活力。突出實體經濟,發揮鄉賢力量,依托各地資源稟賦,多招引製造業項目落戶,提升招商精準性、實效性。突出守法經營,鼓勵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防範化解經營風險。突出使命擔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心懷夢想把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促進就業、關愛員工、依法納稅、保護生態等方麵擔起責任、做好示範。
馬正勇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幹部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當“官老爺”,做理解市場、理解企業的“服務員”,進一步打造懂企業、懂市場的“陽光政府”。要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強化“用戶思維”,把企業事當成自己事,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做到企業“點菜”、政府“上菜”;堅決兌現政府承諾,做誠信政府;勇於簡政放權,大力推動“數字政府”改革,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簡潔高效。要著力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動各項惠企暖企政策落地見效,堅持依法行政,建立“白名單”製度,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讓民營企業家有更多時間精力放在管理企業、開拓市場、塑造品牌上。要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光明正大、大大方方同民營企業家接觸交往,守好底線、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依法依規為民營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創造更加良好的土壤環境讓民營企業放手大膽幹。
開班式後,我市有關單位圍繞蘇區融灣、大規模設備更新和依法行政等主題進行專題講座。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同誌,各縣(市、區)黨委主要負責同誌,市直和中央、省屬駐梅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全市各類民營企業代表等參加培訓。(記者 羅誠浩 特約記者 辜昀玥)